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591N/2021-71412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金庭镇 | 公开日期: | 2021-12-29 16:33:28 |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高水平开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2021年工作和“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加快市委“六个重塑”要求,坚持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向好态势,为推动金庭跨越新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拉高标杆,跨越提升,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展现更美金庭风景,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的金庭“金名片”,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规上工业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10%以上,特别是在工业项目落地和文旅产业发展上要实现新突破。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2021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华堂古村为重点加快特色文旅产业开发。深度发掘“中华书圣归隐地”文化内涵,以培育华堂古村创建浙江省大花园耀眼明珠为契机,做深做细华堂古村保护开发文章,有效维护文保和历史建筑,复兴华堂古村,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着力在精品酒店、精品名宿、游客接待中心、名家名校创作基地及研学游基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和旅游业态,力争实现年接待旅游人次达到20万以上,将华堂古村高标准打造成诗路文化带上一个耀眼明珠。
二是以项目投入为重点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确保爱蒙机械、熔岩机械等2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顺利动建。推进博仑机械、宜科电子等2只“零土地”技改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只以上。
三是以金庭互通建设为重点持续提升发展平台。以甬金高速金庭互通建设为契机,全力做好政策处理工作,进一步盘活土地存量,在上东工业园区建设基础上,探索谋划宁波(金庭)工业园区,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园区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村道路改造提升,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深度,加快城乡公交和旅游交通网络化,不断提高区位优势,打造嵊州对接宁波都市圈的桥头堡,做实做深“联甬”文章。
四是以农业现代化为重点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优化农产品电商平台等举措,为金庭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发展基础。通过加强与沙溪等周边农业强镇的合作共建,写好嵊州桃形李和奉化水蜜桃的“桃李联姻”故事,进一步增强品牌效应,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通过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樱桃、杨梅、山茶油、竹林鸡等特色农产品开发,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五是以美丽乡镇为重点全面提高镇村建设品质。以美丽城镇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美丽大花园建设行动,完善集镇功能区划,丰富集镇功能业态,加快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的全域大美格局。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以乡风文明引领美丽乡镇建设,打造文明和谐安居乐业的新金庭。
六是以保护管理为重点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让蓝天常驻、碧水长流、青山常绿,系统性抓好生态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无违建”创建、“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等重点工作。加强水环境治理和水体保护,以“美丽河湖”创建带动全镇水环境品质整体提升。完善农村生活污水管护机制、控新控违长效机制,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七是以矛调中心为重点打造社会治理“重要窗口”。进一步发挥镇矛调中心作用,真正实现“一扇门进出,事情全办清;一揽子调处,全连接解决;一体化联动,全方位延伸”。妥善解决好“金甬铁路炮损”、“灵鹅移民区项目”等信访遗留问题,为推动中心工作,加快经济发展腾出时间和精力。
八是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坚决筑牢人民安康防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因时因势更新调整防控措施,落实精密智控机制。加大对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风险隐患排查,落实重点地区来嵊人员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措施,坚决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继续守好村口、厂区等各个“小门”,严格执行重点公共场所“亮码+测温+戴口罩+一码通”准入措施,扎紧战疫严密防线。
九是以公共服务为重点持续提升人民幸福实感。坚持教育卫生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继续改善教学环境,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推动镇卫生院住院楼、办公楼、停车场改造项目落地,进一步改善就医条件。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救助救困力度,关心关爱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残疾人家庭等弱势群体。
十是以乡风文明为重点多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打响“羲之”“村嫂”志愿服务品牌,依托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开展贯穿全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发动各级文艺团队和广大群众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其中。完善镇、村“羲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微宣讲”等形式,推动全会精神宣讲落地落实落细,以“乡音”传党音,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