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4812B/2025-65809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司法 |
发布机构: | 政务公开科 | 公开日期: | 2025-02-11 16:27:09 |
2024年,我市在绍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不断深化依法行政实践,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谱写新时代胆剑篇作出了嵊州应有的贡献。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一是系统部署高位推进。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法治政府建设半年度推进会议等,研究部署推进全市法治建设工作。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二是落细举措严格督导。实行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交办和督办机制,每季度制发《全面依法治市重点工作清单》并开展考核指标“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三是强化考核压实责任。继续将法治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对乡镇和部门的综合考核,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督促法治建设得到有力落实。
(二)坚持源头治理,不断提升依法决策水平。一是构建三级合法性审查体系。建成投运市合法性审查中心新址,开展合法性审查村(社)试点,打造市、镇、村三级合法性审查工作体系。2024年,市级层面共开展审查事项64件,协审重大疑难复杂案件19件,镇级层面审查595件,村级层面审查58件。二是严格管理规范性文件。结合“四类案卷”规范提升行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的实施意见》。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共梳理文件459件,废止126件,宣布失效20件,修改2件。三是持续加强政府依法决策。纳入年度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目录事项3项,全市25个市政府部门单位和15个乡镇(街道)100%编制完成重大行政决策目录。
(三)坚持依法规范,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一是深化执法改革。“云安企”做法获国家级领导批示肯定,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工作信息推广,并入选省第二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工地监管“一件事”做法被省级部门发文全省推广,涉企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闭环处理机制入选省综合执法办增值化改革项目。二是强化执法监督。实施轻微免罚告知承诺制,共发放456份《合规建议书》及《信用修复告知书》。三是规范执法行为。由行业主管业务骨干或者法律顾问等组成讲师团队,围绕划转(赋权)事项的专业知识、执法程序、证据收集等执法办案要点开展培训。2024年,共组织12批次,3058人次参加法律知识考试;组织218人参加执法证考试,行政执法持证率96%。
(四)坚持增值服务,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打造法治服务专区。设立法治服务专区,推出“嵊利顾”品牌,提供仲裁、公证、援助等法治服务。共受理仲裁案件35件,涉及标的50万余元,提供法律援助333件,上门提供法治体检1329次,法律咨询6115人次。二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整合律师、公证、复议等服务资源,借助“12348浙江法网”“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线上载体,实现“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有效覆盖。三是创设跨境电商“法管家”。该项目入选省级涉外法治改革“揭榜挂帅”中榜项目,系绍兴唯一。组建市涉外“法管家”团队,在金天得电商产业园揭牌成立市“企情日记”涉外法律服务驿站,为跨境电商产业园及相关企业提供涉外法律体检、涉外法律咨询等一揽子法律服务。
(五)坚持枫桥经验,不断强化矛盾纠纷化解。一是一体推进“三源共治”。三级联动执行破难做法入选全国枫桥经验优秀案例。规范提升全市调解工作体系,修订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办法。首创“政保联动”调解模式,全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收案235件,同比下降2.98%。二是跟踪化解行政争议。出台《关于构建行政诉讼全流程跟踪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行政争议案件管理。2024年,实现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受案量和败诉率“五连降”。三是警司联动做实矫正。创设社区矫正“警司联动”新模式,承办绍兴市社区矫正矫情分析会暨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场观摩会,入选司法行政刑罚执行一体化改革省级试点。
(六)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浓法治建设氛围。一是深化普法教育宣传。以民主法治村社为基点制定“普法路线图”,结合家规家训、民风民俗、旅游观光等地方特色文化,开展“九斤姑娘”学法课堂、普法山乡行等系列普法活动。“越剧+”法治文化相关做法在《浙江法治》公众号、《人民日报》等重量级媒体刊登报道。二是精心筹办“12·4”活动。组织“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暨“越嵊州 越法治”普法宣传月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000场次。三是提升法治建设满意度。2024年度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综合得分排名绍兴第一。
二、2025年工作计划
我市还存在一定不足,比如个别单位对法治建设重视依然不够,行政败诉风险案件依然较多,基层法治力量依然不足等。2025年,我们将围绕“抓落实、深改革、强基础”这一总体思路,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做深做实“统”的文章,用好用足督察考核指挥棒,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协调推进。
(二)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一是组建涉企法治服务联盟,构建多元协同、集成高效的涉企法治服务新体系。二是打响“嵊”情执法品牌,不断彰显行政执法的“嵊州温情”。三是开展司法行政刑罚执行一体化改革,提升社区矫正效果。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能力建设。一是做实合法性审查工作,全面规范基层工作法治化水平。二是积极化解行政争议,切实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三是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推动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转变。四是加强区域调解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县域矛盾纠纷调解水平。五是精心编制“普法日记”,努力打造“九斤”姑娘普法2.0版。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