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348U/2022-88435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黄泽镇 | 公开日期: | 2022-12-06 16:04:47 |
围绕黄泽镇区域发展环境变化,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黄泽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新兴工业强镇。始终坚持把“工业强镇”作为经济建设头等大事,进一步突出“以亩产论英雄”理念,统筹抓好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质量效益更好的方向演变。着力推进园区建设,打造坚实平台,增强创新能力,构筑新兴工业发展主平台。开展园区提升“两手抓”。一手抓存量的清理,对老园区一些圈而不建、建而不用、多占少用的企业进行专项清理,为新引进的企业腾出空间;一手抓增量的供给,启动土地挂牌出让,全力打造一个性平台,为打好工业高质量发展战奠定坚实基础。
特色商贸名镇。围绕“建设嵊州次中心-打造魅力黄泽”目标,结合美丽城镇建设,不断完善集镇规划,加快旧城改造,有效承接市级功能延伸,提升中心镇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以丰泽大道商贸核心区为主,大力引进现代商贸业态,实施一批商贸项目,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交通、娱乐、绿化景观等配套设施,提升特色商业街区服务能力。同时,抓住“互联网+”发展趋势,以服务于本地产业为目标,以“云电商”企业园建设为抓手打造特色电子商务园区。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扩大淘宝镇的影响,构筑特色商贸名镇。
现代物流重镇。发挥区域甬金高速、S312省道以及G527等交通优势,在网营物联项目的基础上,继续谋划布局现代物流产业园,集聚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以公路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同时,以物流集聚区为载体,以网络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以完善物流供应链、提升价值增值链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构筑起完善的物流体系,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仓储物流基地,打造全市重要的物流中心镇。
休闲旅游美镇。以“美景、美食、美人”的“三美”为主线,紧扣四明山资源、民间特色美食、手工匠人等资源,探索开展全域旅游工作。以打造“十里水果”长廊为抓手,串联京采农业、唐溪草庐、明山茶场等旅游点,同时积极打造村级网红打卡点建设,结合中国嵊州小吃城来吸引人气;并邀请社会资本参与民宿开发,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将黄泽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之地。
经济水平更高。到2025年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年均增长8%,争取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园区得到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网、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更加齐全,区块经济特色更加鲜明,企业营商环境更加良好。
民生福祉更优。坚持开展民生实事工作,推进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百姓健身房、体育公园及体育设施进公园等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明溪小学、镇体育馆、黄泽镇中心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的建设。文化资源开发有序开展,城乡公共服务机制更趋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实现更高水平覆盖,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城乡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城乡人居更美。旧城改造步伐明显加快,以丰泽大道为轴线的商贸核心区辐射范围逐步扩大,各类业态不断补齐,美丽城镇建设基本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开展黄泽江两侧亮化工程,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好。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形成一批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力争创建更多精品村、3A村。
发展活力更强。改革深入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城市建设、基层区域自治、“最多跑一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深化综合执法试点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管理效能,优化镇域范围治理能力,深入开展“平安黄泽”建设,提升执法效能和水平。
生态品质更高。主要生态环境约束指标达到上级下达的要求范围。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更加有效,发挥特色农业优势,形成一大片类似家园村“稻梦空间”的农业产业点;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兰州水果研究站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做大做强农业支柱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类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甲青村航空飞行营地项目建成开放。
一是做强工业园区发展。实施园区提升,启动实施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进一步推动镇域内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集中,提升园区企业集聚水平。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园区的设施支撑。完善园区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打造要素齐全、产业集中、环境优美的工业功能区。加快企业培育。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以企业上市、挂牌培育专项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重点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发展规划、要素配置、市场开拓、公共服务等方面实行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的大企业大集团。推进品牌建设,不断加大品牌建设扶持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黄泽制造”的知名度,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深入实施“机器换人”工程,促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设备投入在项目建设中的比重。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强化信用担保扶持、要素资源倾斜和技术开发支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融资难、保险难问题。抓好小微企业培育、企业股改、“个转企”、“小升规”。
二是提升特色产业。机械制造。狠抓产业培育,加快结构调整,继续壮大机械制造的主导产业;狠抓平台建设,实施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完善园区功能配套。进一步拉大园区框架,加快集聚优势产业和优质项目。仿古木雕。立足区域仿古木雕的特色优势,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抓住当前我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契机,将仿古木雕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培育相结合,积极推动形成以仿古木雕为特色文化产业。二是借助电子商务发展契机,把仿古木雕产业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动小微企业园区为主,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优势企业。特色小吃。发挥黄泽镇小吃产业优势,紧扣源头式小吃产业基地打造的目标,积极推行“十百千亿”计划,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富有黄泽特色的小吃工作者。重点非遗文化和小吃文化有机结合,推动小吃产业走出去,打造小吃产业品牌。
三是着力提升集镇品质。把集镇建设作为推进“嵊州副城”建设的核心,坚持规划龙头,狠抓集镇建设,以美丽城镇建设来改善形象,提升品味。抢抓甬金铁路建设、嵊新融合发展契机,以建设嵊州东部副中心为目标,完善集镇功能,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建设规划体系,进一步拉大集镇框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心镇各项建设任务,集中力量抓好一批提升集镇形象的重点工程。积极谋划启动老镇区旧城拆迁改造项目,进一步完善集镇建成区道路、商住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镇的商务、商贸等功能,营造宜居环境。完成丰泽大道配套和商业设施建设,打造全镇标杆中心。
四是培育特色服务业。现代商贸。抓住丰泽大道商贸核心区建设契机,以休闲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区为载体,集聚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和休闲娱乐、特色餐饮等业态,打造精品商业街区。现代物流。发挥区域甬金高速、甬金铁路等对外交通设施优势,以“网营物联”为核心构建现代物流园区,引进一批运输、存储及物流信息平台开发等类型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完善物流供应链、提升价值增值链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构筑起完善的物流体系,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仓储物流基地。电子商务。抓住“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云·电商产业园”为核心,引进一批电子商务企业,打造特色电子商务园区。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扩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及中国淘宝镇影响力。
五是发展农业农村。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经营,积极建设融合休闲、体验、娱乐、文化等多业态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规范提升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更多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黄桃、草莓等特色农业产业,打响黄泽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推进农作物精确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精准农业、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智慧农业技术,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美丽乡村。按照“因村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大美丽乡村培育力度,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居住环境,积极争创更多精品村和3A景区村。
六是推动公共服务新提高。推动科教事业发展。基础教育创优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教育设施,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提升发展小学教育,重点推进明溪小学等学校建设。推进黄泽中学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升群众精神文明素养。大力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全面推进镇村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3号剧场”“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继续抓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积极争创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发展仿古木雕、民营剧团和戏剧服装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完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公共医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能力。积极推动黄泽中心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保险覆盖面,继续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促进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深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扩大居家养老覆盖面。
七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平安黄泽”建设。坚持管理创新,继续探索和深化基层治理模式创新试点工作,以“家园计划”为主导,深入开展“平安黄泽”建设,加大平安宣传力度,着力提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促进社会治安持续稳定。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继续深化基层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六个一”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与“三驻三服务”工作相结合,以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为目标,组建集执法、服务、巡查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科型”执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