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348U/2023-88480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黄泽镇 | 公开日期: | 2023-01-12 09:46:12 |
尊敬的尹伟梁委员:
您好!
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71号提案《关于加强“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的建议》我们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提案中提出的现状基础、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我镇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0年12月省级试点获批以来,黄泽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省、绍兴市、嵊州市的改革工作部署,以“行动最迅速、统筹最科学、融合最紧密、成效最显著”为目标,勇于创新、探索前行,积极承接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的延伸和下沉,着力打造职责清晰、机制健全、高效协同、监督有力的“一支队伍管执法”黄泽样板,相关做法被省委办《工作情况交流》刊发推广,并在《浙江日报》登出。
目前,我们全新组建起了“1+4+4”的执法队伍(综合执法8人,交通运输4人、市场监管2人、自然资源1人、应急管理1人等常驻,农业农村、文广旅游、生态环保、卫生健康联系),应急管理、市场监管进驻人员已申领黄泽执法证,其余人员均完成申报。
一、突出集成管用,架构起制度规范的“四梁八柱”。在市综合指导办的驻点指导下,我们对原先制定的黄泽镇综合执法“183”制度体系进行了集成提档、迭代升级,形成了综合性、指导性、推广性更强的《嵊州市“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规程》,包括队伍建设规范、执法流程规范、执法制度规范、内部管理规范、考核办法等五个部分,明确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岗位职责、规范执法流程及配套制度,为严格规范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提供执法保障和制度依据。我们进一步整合梳理形成了基层常用的高频事项73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时令果蔬自产自销”“村民自建房监管”“砂石资源整治”等“监管一件事”工作流程,于每周一固定召开执法队工作例会暨业务培训会,全力提升“一支队伍”的执法素养和效能。
二、扭住核心效应,有效发挥行政执法改革的治理成果。我们秉持“让下沉事项不沉默”的原则,排定执法计划、巡查计划,确保年底前所有事项“至少查一次”,今年以来,已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18起,简易程序案件82起,人均办案数大大超过往年。尤其是,我们紧盯基层执法盲区,办结了一大批原先“看得见、管不着”的执法案件,在8大新领域17项新划转事项上填补了执法空白。比如,我们办结了全绍兴第一起农用膜随意弃置案,出具了嵊州史上第一张因未实施燃气安全管理责任制而被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让原先因问题难被发现而束之高阁的部门执法事项发挥了应有的法律震慑作用。
三、延伸监管触角,打造“队网合一”基层治理新模式。我们紧密对接1612体系和141体系在基层治理领域的贯通落地,在实现综合信息指挥系统与综合行政执法系统“一屏共享”“一站互通”的基础上,于每个行政村建立了执法联络站,由执法干部担任站长,村干部配合,主要负责相关执法事项巡查工作,对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做好劝导教育工作,需要立案查处的,及时收集证据并通过综合行政执法数字化平台上报,推动执法力量进一步下沉。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基层网格的触角前哨作用,把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可疑线索和问题及时反馈给综合执法队,实现网为队用、队网合一,破解基层执法“最后一公里”难题。
四、坚持以战促融,打造统筹有效、执行有力的执法队伍。我们明确“一周一主题”,每周组织开展全体执法队员参与的集中整治行动,以实战实效,短期内快速磨合新队伍,切实提升综合执法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首战打响集镇流动摊贩规范管理集中整治行动,锚定每天凌晨4点-7点、傍晚4点-6点等时间段,全体队员上街上路,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拉网式全面清理,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镇容环境。我们针对渣土清运整治的痛点难点,出重拳、下常功,多次开展渣土清运联合整治行动,办理案件30余起,累计罚没款20余万元,有效遏制了渣土清运乱象。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联系人:党政办 王之玲 联系电话:0575-83271066)
嵊州市黄泽镇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5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