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102R/2023-74422 | 主题分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 |
发布机构: | 市文广旅游局 | 公开日期: | 2023-03-09 09:43:08 |
我市越剧进校园实践案例获得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系浙江省唯一。
一是“传承”为本延续“立根”。着眼越剧戏曲与“学校育人”的有效整合,迭代编写《越歌悠悠》《小学生学越剧》等6种越剧校本教材,通过音乐课全校传唱《我家有个小九妹》《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经典唱段,让越剧戏曲艺术扎根校园。创立“小小越剧团”,招收有天赋、有基础的学生,聘请黄美菊、裘珍媛等越剧名家定期指导,已培养30多位中国戏曲小梅花金花获得者。城南小学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二是“拓展”为媒播种“增趣”。创作融合越剧动作的课间“越韵操”,开设集探究、动手于一体的《我爱越剧》《趣味越剧》等综合实践课程,开启“绘中创”“做中创”“唱中创”系列活动,设计越剧服饰创意模仿、制作越剧小人偶、视频制作多效演唱等20余项趣味环节,举办越剧小明星赛、亲子越剧大奖赛、戏服道具设计赛等赛事活动,并将所有成果进行全校性展示交流,激发学生热爱。开展项目化学习,在“研学创作”中联创整合,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11首古诗,进行越韵古诗视频配制、景点研究等活动,形成集越剧吟唱、古诗吟诵、祖国山河游览于一体的《唱越诗 游华夏》课程。
三是融创为“径”破圈“寻招”。将越剧与语文跨界整合,分类梳理85首小学古诗,以不同越剧流派演绎,开发校本课程《越韵古诗》,串联《墨梅》《竹石》《画兰》《赠刘景文》四首古诗引领学生吟唱,编排《越韵古诗联唱》《剡溪蕴秀异》等大型集体节目,实现传承越剧经典和发扬古诗文化的双赢。以渗透“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寻访越剧艺人、讲述越剧名家故事等人文活动,开发以行为习惯、公民道德、个人素养等为内容的“越韵好习惯童谣”,目前已创作《就餐歌》《读书三到》《志气歌》等五首童谣,已有64所学校,90个班级,3000多学生参与传唱活动,实现让文化和德行教育融于生活日常。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