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营商环境篇:嵊州打造“强磁场” 引育金凤凰

发布日期:2023-06-02 17:03
信息来源:市招商投资中心
浏览次数:

一座城市的“磁力”从何而来?营商环境是关键所在。以打造“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为目标的嵊州,正在全域掀起一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改革热潮。今日出版的《浙江日报》对此进行专版报道。

一座城市的“磁力”从何而来?营商环境是关键所在。以打造“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为目标的嵊州,正在全域掀起一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改革热潮,做大做强产业平台,创新创业氛围火热,服务品质更加优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凤凰”来栖。

如今,站在崭新的起点,面对大开放格局提升带来的区位优势和“头部”企业招引形成的集群优势,嵊州正快马加鞭打响改革攻坚战,凝聚合力擦亮“胜利办”品牌,推动营商环境大优化,向着“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的目标昂首前进。

以强力推进改革攻坚、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为契机,嵊州立足新兴产业,为重点项目打开“绿色通道”,构建起“1+9+X”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政务、市场、人文环境,送出干货满满的“大礼包”。


聚焦重点项目 激活产业新动能

今年2月,在绍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大门口,由嵊州市人力社保局“点对点”从贵州省包车接来的25名务工人员顺利抵达。现场,工作人员准备了热气腾腾的嵊州小笼包和生活用品,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位于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总投资达130亿元,是嵊州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除了包车招工,嵊州还通过外出劳务协作招聘会、开放“零工市场”、开行“下乡大篷车”等方式,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

在嵊州,重点项目享受到了量身定制的贴心服务,落地发展驶入“快速路”。“通过项目考察、接洽、入驻‘一站式’服务,帮助项目快速签约、落地。”嵊州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今,企业投资项目审批联动机制更加健全,重大项目实现“定制化”。如比亚迪项目在洽谈期间,嵊州市主要领导带队上门对接十余次,还专门协调多部门组建工作专班“一对一”跟踪服务,打消了企业的后顾之忧,最终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用时仅10个月,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嵊州加速度”。

为了精准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护航重点项目高质量投产,嵊州组建起招工服务攻坚专班,今年伊始就启动新春用工服务保障月活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抢抓“开门红”。同时,嵊州还迅速发布58条特色惠企政策,涵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各个领域,通过“定向支持”的方式,助力符合嵊州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优质企业、重点项目、新领域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蔚星科技总部及卫星研制基地项目、长鸿生物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园项目、浙江纳米抗体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年产45000克纳米抗体建设项目、贝达(嵊州)创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近年来,一批聚焦高精尖领域的优质重点产业项目落户嵊州,并在当地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7个特色产业集群,大大优化了产业格局。据统计,去年,嵊州共完成亿元以上项目签约52个、开工35个、投产30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达262.4亿元,3个市县长项目全面落地,省重大项目开工率列全省第一位。

在重点项目的牵动下,嵊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更为强劲。去年,嵊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11.08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高于全国、全省1个百分点以上,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县进位至第68位,重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市规上规下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工业产值、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速全年领跑绍兴。

聚焦重点项目 激活产业新动能

今年2月,在绍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大门口,由嵊州市人力社保局“点对点”从贵州省包车接来的25名务工人员顺利抵达。现场,工作人员准备了热气腾腾的嵊州小笼包和生活用品,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位于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总投资达130亿元,是嵊州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除了包车招工,嵊州还通过外出劳务协作招聘会、开放“零工市场”、开行“下乡大篷车”等方式,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

在嵊州,重点项目享受到了量身定制的贴心服务,落地发展驶入“快速路”。“通过项目考察、接洽、入驻‘一站式’服务,帮助项目快速签约、落地。”嵊州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今,企业投资项目审批联动机制更加健全,重大项目实现“定制化”。如比亚迪项目在洽谈期间,嵊州市主要领导带队上门对接十余次,还专门协调多部门组建工作专班“一对一”跟踪服务,打消了企业的后顾之忧,最终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用时仅10个月,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嵊州加速度”。

为了精准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护航重点项目高质量投产,嵊州组建起招工服务攻坚专班,今年伊始就启动新春用工服务保障月活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抢抓“开门红”。同时,嵊州还迅速发布58条特色惠企政策,涵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各个领域,通过“定向支持”的方式,助力符合嵊州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优质企业、重点项目、新领域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蔚星科技总部及卫星研制基地项目、长鸿生物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园项目、浙江纳米抗体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年产45000克纳米抗体建设项目、贝达(嵊州)创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近年来,一批聚焦高精尖领域的优质重点产业项目落户嵊州,并在当地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7个特色产业集群,大大优化了产业格局。据统计,去年,嵊州共完成亿元以上项目签约52个、开工35个、投产30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达262.4亿元,3个市县长项目全面落地,省重大项目开工率列全省第一位。

在重点项目的牵动下,嵊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更为强劲。去年,嵊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11.08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高于全国、全省1个百分点以上,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县进位至第68位,重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市规上规下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工业产值、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速全年领跑绍兴。


健全服务制度 构建优良生态圈

“新厂房马上就能投入生产!”近日,浙江海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在嵊州的新厂房即将迎来首批设备,董事长王承永连连为“企情日记”点赞。去年底,该企业急需扩充产能,但生产场地有限,项目进展受阻。通过“企情日记”,驻企服务员及时记录和反馈,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仅用时两周,就帮企业找到了一个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新厂房。

“民情日记”是嵊州的一张“金名片”,如今,面临抢先机、拼经济的热潮,在浙江省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背景下,“民情日记”还扮演起了为企业“雪中送炭”的角色,第一时间跟进群众和企业的所急所盼。为了帮助市场主体把握机遇,嵊州进一步扩大“民情日记”的服务范围,创新打造升级版“企情日记”,900余名党员干部把服务从田间地头延伸至企业的厂房和车间,成为驻企服务员,记录、传达企业的诉求,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构建起优良的“生态圈”。

相对复杂的问题,则会坐上“直通车”,得到高效解决。去年,嵊州举行营商环境作风监测点揭牌仪式暨特邀作风监督员授证仪式,首批选取当地重点企业及部分中小企业,共成立93个营商环境作风监测点,184名企业家代表成为特邀作风监督员。嵊州市纪委监委还推出纪委书记“直通码”,为每个监测点和监督员“量身定制”专属二维码,监督员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直接向嵊州市纪委书记反映有关单位或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各项政策、服务的‘落脚点’,从企业家的视角出发,能够更直观地发现问题,精准定位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的薄弱环节。”嵊州市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已通过“直通码”收到并解决企业反映的相关问题13个,除了反馈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干部作风问题,监督员也会积极建言献策、集聚智慧,为企业发展送上“金点子”。

健全服务制度 构建优良生态圈

“新厂房马上就能投入生产!”近日,浙江海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在嵊州的新厂房即将迎来首批设备,董事长王承永连连为“企情日记”点赞。去年底,该企业急需扩充产能,但生产场地有限,项目进展受阻。通过“企情日记”,驻企服务员及时记录和反馈,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仅用时两周,就帮企业找到了一个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新厂房。

“民情日记”是嵊州的一张“金名片”,如今,面临抢先机、拼经济的热潮,在浙江省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背景下,“民情日记”还扮演起了为企业“雪中送炭”的角色,第一时间跟进群众和企业的所急所盼。为了帮助市场主体把握机遇,嵊州进一步扩大“民情日记”的服务范围,创新打造升级版“企情日记”,900余名党员干部把服务从田间地头延伸至企业的厂房和车间,成为驻企服务员,记录、传达企业的诉求,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构建起优良的“生态圈”。

相对复杂的问题,则会坐上“直通车”,得到高效解决。去年,嵊州举行营商环境作风监测点揭牌仪式暨特邀作风监督员授证仪式,首批选取当地重点企业及部分中小企业,共成立93个营商环境作风监测点,184名企业家代表成为特邀作风监督员。嵊州市纪委监委还推出纪委书记“直通码”,为每个监测点和监督员“量身定制”专属二维码,监督员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直接向嵊州市纪委书记反映有关单位或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各项政策、服务的‘落脚点’,从企业家的视角出发,能够更直观地发现问题,精准定位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的薄弱环节。”嵊州市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已通过“直通码”收到并解决企业反映的相关问题13个,除了反馈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干部作风问题,监督员也会积极建言献策、集聚智慧,为企业发展送上“金点子”。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