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阅读辅助
关怀版
嵊州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927H/2024-10100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公开日期: 2024-02-08 10:41:28

嵊州市公安局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 02- 08 10: 41
信息来源: 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 58
分享:

今年以来,嵊州市公安局在绍兴市局党委和嵊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紧扣亚运安保主线,全力防风险、保稳定、护发展、惠民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共接报有效警情67216起、刑事发案1564起,分别同比下降13.47%、16.63%,五类案件全部告破,现发命案保持19年全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7%和99.6%,“平安指数”长期居于全省前列。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以亚运安保为主线,全力筑牢安全稳定。牢固树立“安保无小事、事事连政治”理念,统筹推进平安护航亚运、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和“金盾”系列行动,全面清剿面上各类风险隐患,实现全市社会大局平稳有序。一是捍卫政治安全。(略)二是强化安保维稳。(略)三是清朗网络空间。(略)四是严密安全监管。紧盯安全生产,联动应急、消防等部门“拉网式”推进长租房、“厂中厂”“园中园”、电气焊等专项治理,累计检查重点单位3.5万家次,签订安全责任状1600余份,抄告处罚6150家次,拘留196人。紧盯交通管理,深入推进“途安”“夜鹰”等系列行动,完成5处堵点、4处挂牌路口治理,约谈运输企业286家次,排查整改道路隐患6780余处,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11.86%。

(二)以清障护航为目标,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紧扣党政需求与民意导向,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执法和服务双重职能,制定下发护航经济发展12条措施,纵深打击各类显性违法犯罪,进一步做强主业、办好实事、优化服务,有力提升了党委政府认可度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一是护航经济发展。紧盯党政中心工作,组织“项目警官”上门指导服务企业1300余家次,累计推送防范建议485条,消除经济领域风险隐患152条,有力保障了全市116个重点项目、工程顺利推进。创新护企优商模式,上线“企情日记”平台,体系化运行以“警企会客厅”为龙头的助企服务矩阵,累计走访企业1.8万家次,帮助解决困难287个,全年涉企警情同比下降13.6%,我局获评全省“安企共富”县级试点单位。二是严打违法犯罪。强势推进“雷霆”“钱潮”等系列行动,重拳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显性违法犯罪活动,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04起,采取强制措施1524人,成功抓获十年以上命案逃犯3人,4起案件获批公安部督办,9起案件获批省公安厅督办,2起案件发起全国集群,“12.07”系列性盗掘古墓案获时任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肯定,侦破“12.06”特大网络黑恶寻衅滋事案和侦办系列性盗窃案件经验做法获聂展云副厅长批示肯定。三是办好为民实事。深化全民反诈行动,规范化运行反诈联席办、反诈中心,组建市级部门、镇街、村社三级预警宣防队伍30支1275人,开展“一案一宣防”、反诈直播等活动1400余场次,成功劝阻高危预警对象8600余人,止付冻结资金3.16亿余元。深化“就近办”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全市设立村社、企业代办点321个,组建“上门服务助跑小分队”16支642人,上门提供代办、帮办等便民服务8400余次,帮助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12人。四是优化法治保障。坚持“宽严相济”政策,梳理“不落实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措施”等57种轻微违法情形不予处罚目录清单,开设企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帮助修复企业不良记录32条,不予处罚、减责免罚涉事单位67家,“假日容错”“喊话式”“劝导式”消除交通违法10.6万余起。聚焦提升执法素养,加强日常执法监督管理,细化中层干部、法制员4大类26项执法履职清单,每周落实抽查检查、挂网通报、督促整改,每月评选“办案先锋”“示范案例”“劣质案件”,常态开展庭审旁听、法律考试、轮岗轮训,源头化解执法投诉、不满意件76起,执法质量民意感知满意率保持全市前列。

(三)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优化提升警务效能。立足“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基层治理,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实现警务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深化“公安大脑”建设。围绕改革顶层设计,制定绩效评估办法和保障激励十项措施,健全“三例会、四清单、五机制”工作做法,组建“启明星”改革创新人才战队,38篇次改革经验做法被绍兴市级以上部门录用刊发,“企情日记”“元治理”获评绍兴市局最佳理论成果奖。围绕重点项目攻坚,常态开展“百警秒方”“金点子”征集,专班化推进揭榜试点,“县级中型以上载客汽车登记”项目获公安部试点,“企情日记”获评省厅服务三个“一号工程”优秀案例,“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机制、 “浙江团圆联盟”等10个项目入围省厅优秀创新案例,机关警力下沉下派一线派出所、交警中队做法获省厅政治部熊国和主任批示肯定。二是主动融入基层治理。聚焦警源治理,打造基层事项协同治理嵊州模式,高标准运行“市、镇、村”三级协同治理中心,细致抓好力量体系、运行模式、制度规范建设,累计分流处置非警务警情1.6万余起,派出所处警量同比下降28.5%,成功承办绍兴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工作现场会,“协同治理”项目获评全省第三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绍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案例。聚焦群防群治,发挥社区民警担任村(社)支部副书记(副主任)优势,组织发动治保调解员、村级巡防队、义警等社会力量,参与巡逻防范、矛盾化解、治安防控、平安宣防等基层治理工作1.8万余次,降发案(无案)村占比达89.5%。三是深化枫桥警务模式。深化全域“创枫”,制定“枫桥指数”评估办法,细化十大警种403项创建任务,系统梳理“一所队一特色”提升清单,实行蹲点指导、考察学习、亮晒培训,有力提升2条线路7个参观点位“亮度”,其中“和合”寻亲工作室,累计帮助216个失散家庭实现团圆,寻亲纪实《回家》在央视12套播出。坚持民情为要,以“敲门行动”为抓手,组织75名社区民警、324名辅警上门走访、矛盾化解、信息采集,常态召开警企座谈会、警民恳谈会,累计建立警民联系群963个,走访群众7.5万余户,源头化解矛盾纠纷1160余起,警民双向熟悉率达88.9%,禁毒宣教“个十百千万”工程获刘静副厅长批示肯定,防溺水工作成效获魏明副厅长批示肯定。四是夯实改革基础底座。优化整体治安防控,深入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完成学校、小区、景区、商场等19个“智安单元”建设,新建改建警务站(室)等“警务单元”48个、各类视频监控1250余路,建成电子卡口183个。加快营房建设,揭牌启用崇仁所、仙岩所、谷来所、交警甘霖中队新营房,石璜所、金庭所、交警长乐中队已基本完成硬件建设,新执法办案中心、民警实战训练基地、局大楼内部改造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中。

(四)以主题教育为牵引,着力打造公安铁军。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一体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实战练兵规范化、执纪问责制度化、暖警惠警长效化,全力锻造嵊州公安铁军。一是坚持政治建警。强化政治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来浙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等精神,分批落实全局20名科级干部、511名党员政治轮训,开展“剡警讲堂”、主题党日等活动220余场次。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开展“一最强两先锋”评选,建立亚运安保7个战时临时党支部、13个卡口党小组及3梯次100人的快速反应增援队,举行战时宣誓、授旗、党课等活动47场次,82名民(辅)警递交入党申请书与安保请战书。二是坚持素质强警。聚焦实战需求,深入推进“强三能、护亚运”实战大练兵,定向编制23个类别35门课程,常态开展实战训练、亮晒比拼等活动220场次,参训达3580人次,32个集体、168名个人获立功表彰。做强教官团队,分类开展兼职教官选聘,成立由1名省级教官、16名绍兴市级教官、54名局本级教官组建的兼职教官团队,细化制定4类24项练兵任务清单,常态开展授课讲座、送教上门,全警警务技能、理论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坚持从严治警。深化“清廉公安”建设,常态开展队伍风险自查自纠、警示教育等活动,累计收到自查报告582份,排查化解队伍风险隐患33起,交警剡湖中队获评省厅清廉公安建设示范点。加强队伍日常监督,高频次开展警容风纪、内务卫生、应酬饮酒、执法执勤等督导检查98轮次,全年共点检单位413个次、民警2700余人次,下发通报176期。四是坚持关爱暖警。做实爱警工程,优化暖警惠警十件实事,推进局大院、老年活动室等硬件升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20余场次,完成团圆计划4对,先进事迹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600余篇次。强化战时关爱,举办民警子女暑期托管班,对接卫健部门签订战时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协议,邀请上海中医大研究所专家来局义诊,为在职民辅警购买人身保险,战时走访慰问、送奖上门1980人次,队伍凝聚力、归属感进一步提升。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