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057Q/2025-0005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交通运输局 公开日期: 2025-01-03 15:31:28

嵊州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5- 01- 03 15: 31
信息来源: 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是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的全面推进之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做出“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十周年。为此我局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各项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嵊州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市政府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全力“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使命担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不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统筹“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四港联动”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创新局,今年获评全省第一批“四港”联动示范县、全省“四港”联动建设成绩突出集体、全省铁路建设成绩突出集体等国家级、省市县荣誉26项,其中国家级荣誉1项、省级荣誉7项

.2024年工作总结

全面锚定“开门红”“月月红”“全年红”的战略目标,认真谋划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严格挂图作战,深入督查考核,努力将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责任担当之勇、自身发展之能,推动富乐嵊州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一)竞进争先、提质增效,实现投资规模、增速“双争先”。一是交通有效投资。2023年全年累计完成有效投资达到42.2亿元,2024年要求完成交通有效投资45.32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0%以上。1-11月完成交通区块有效投资50亿元,同比增速35.1%,绍兴地区排名第二;二是道路运输总周转量。1-11月道路运输总周转量累计增速为14.8%,排全绍兴并列第二位。,成功培育规上企业4家。三是“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考核。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相关考核只考核到地级市,因此仅绍兴市参与考核,嵊州市不参与相关考核。而交通强省建设考核依据交通强省办最新印发的《交通强省工作推进激励评分细则(2024年)》(浙交强省办〔20243号)文件精神,对各县(市、区)交通强省工作推进进行激励评分,目前不公开进行打分、排名,只下考核指标。交通强省综合交通投资完成约19.24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要求年度达到60万吨,目前已达到78.32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二)聚焦“项目为王”理念,抓好项目建设推进。一是新建项目方面。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1936”计划要求,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与交投集团等保持常态化联席模式,压实责任抓落实,实现高效统筹闭环推进,目前新建项目均按要求做好推进工作。5月份,嵊州有史以来最大单体投资项目,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绍兴段实现在嵊统计入库,概算总投资为127.47亿元,其中嵊州段115.24亿元,全年计划完成9亿左右的投资额1-11月已超额完成11.56亿左右的投资额,该项目获得全市一季度“开门红”积极推进项目建设通报表扬312省道北仑至嵊州公路嵊州段工程成功纳入2024年省级重点项目库,争取到省级土地指标32.9577公顷,目前已获初设批复,10月18日组织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并根据要求完成施工图修改,该项目5月份获评全市项目攻坚之星。绍甘线(崇仁-甘霖)路面改建工程、嵊州市公路应急保障基地3月份开工入库,目前均已完工。二是续建项目方面。曹娥江清风船闸及航道工程项目已完成交工验收,完成率100%;新昌客货站至金庭互通连接线工程(嵊州隧道段)完成总形象进度81.5%,嵊州段项目全面动建;甬金高速金庭互通完成总体形象进度80.3%,均达到年度考核要求。

(三)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全域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一是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目前已邀请省交科院作为第三方咨询单位,对我市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指导,6月28日已成立工作专班,开展资料报送补充工作,但据了解,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办法有调整,我局将持续对接,新要求公布后将第一时间按照要求做好报送。二是深入推进共富农村公路建设行动。近年来总投资约12.2亿元,实施共同富裕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约181.2公里,大中修254.39公里,2023年农村公路PQI指数全省排名提升27名,排名58名,今年争取排名提升至40名左右。三是积极争先创优示范引领。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模式入选交通运输部养护体制改革试点,目前已通过验收,正待公布验收结果,王崇线成功入选全国公路安全精品路评审,西白山环线获选2024年度浙江省“四好农村路”交旅融合精品路。

(四)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公路管养水平。一是进一步提升普通国省道全寿命养护质效。嵊州市域国省道里程共104公里,目前全部已完成白改黑造,今年争取到省厅资金约3800万元,对104国道、绍甘线等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部完成,国省道PQI指数保持93.45,位于全省17位。相关经验已通过部级专家评审,拟纳入本年度交通强国试点。二是强化交通执法水平。扎实推进非现场执法工作,进一步提升交通执法效能、精准打击违法超限超载运输,非现场执法率63.96%,超过年度考核要求;认真抓好危货智控监管,“两客一危”智控指数平均得分为94.1分;坚持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成功打造了绍兴市级枫桥式交通运输基层执法站所,“前置五法”工作法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典型案例。

(五)背水一战、决一死战、务求全胜,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严格执行交通施工工地 “8个100%”扬尘管控要求。累计出动检查人次2911人次,检查工地169家次,发现问题66个,已全部完成整治,行政处罚18起(其中免罚8起),处罚金额累计达85216元。二是加强路域环境整治。自行排查问题点位共2576处,其中2545处已完成整改,68处正在整改中,发现“抛、洒、滴、漏”2168处,查处超限车辆、渣土运输未实现全覆盖等违法行为309起。三是强化汽车维修企业监管。针对全市现有烤漆房的107家汽修厂(其中3公里范围内77家、1公里范围内4家),做好巡查监管督促。四是抓好国三老旧柴油货车淘汰。落实“日通报、日会商、周例会”工作机制,在建立“一车一档”的基础上,精准分析、分类攻坚,全面完成676辆国三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排名绍兴第一。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引领,通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以交通的“先、快、新”,为大局的“稳、进、立”提供坚实保障,认真做好省委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确保今年交通运输条线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打造浙中重要增长极、绘就富乐嵊州新蓝图作出更大贡献。

(一)“先”就是要以“敢为人先”的意识、“奋勇争先”的姿态、“一马当先”的劲头,抓好经济指标,全面擘画交通运输新蓝图。一是抓好交通投资。立足义甬舟大通道中部枢纽城市区位,紧盯核心指标,织密互联高效公路网,推动嵊州“融杭接沪联甬”发展,做大做强经济发展“大动脉”,力争交通投资在高位基础上继续实现高速正增长二是提前谋划道路运输总周转量指标。提前科学优化国省道交调点,确保稳增长;通过甬金扩容等交通在建工程动工契机,鼓励施工方与我市规上运输企业合作,做大运输企业规模,计划明年再新增1家规上运输企业,争取2025年实现开门红。

(二)“快”就是要快人一步抓进度,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建好一批项目,形成大干快上之势。是抓好新建项目。严格按照“1936”项目管理计划,加快推进2025年第一批投资新建项目计划中明确的2个项目(2025年和美绿色共富建设项目、2025年—2027年嵊州市农村安网提升工程)前期工作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尽快实现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全线动建,为我市交通投资多做贡献;按照市政府百日攻坚行动要求,S312省道北仑至嵊州公路嵊州段工程尽快完成施工图修改报批,争取早日开工入库。三是谋划新建项目。细化207省道(蛟澄线)提升改造工程、交通公交服务场站建设项目、黄山线项目前期工作,为下一步实施打好基础;配合做好诸嵊高速、鄞州至宁海高速西延(新昌联络线)等重点项目前期。五是加快“十五五”研究。滚动谋划诸嵊高速东延、余慈高速南延、上三高速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及崇仁镇快速路、三界高铁站周边道路建设。是加强协调强化推进完善与交投集团的常态化联席制度,联同发改等部门做好项目跟踪督查、监管保障、协调推进强化耕地占补等用地保障,加强涉及电力迁改、文物保护等问题协调;实现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早日产生实物量;切实提高项目谋划精准度,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接续实施。

(三)“新”就是要全方位强化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创新推进“四港联动”发展。一是畅通物流多式联运渠道,联动区域物流资源,加快构建“1主3专”县级物流园区格局,提升改造城北物流园区,加快推进甬金铁路货运西站建设及招商力度;发挥公水联运、公铁联运高效便捷、绿色低碳优势,加大招商力度,推进与海港集团的合作。二是加大低空经济谋划力度,完成总体发展规划,做好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产业应用谋划,积极拓展交通运输领域低空应用场景,对接“低空+农业”“低空+文体旅”等新业态。

(四)牢牢掌握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树立“稳”的基调,高水平推进交通行业管理发展。一是聚焦矛盾化解。切实化解嵊新高铁站出租车、杭州医疗班车等群众关注难点热点问题,重点针对嵊新高铁站出租车做好矛盾调解、细化标志标线、加强融合发展。二是扎实提升交通执法效能。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新模式,争创全省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县三是抓好安全隐患整治。认真做好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五)全力谋改革,争先列,积蓄“进”的动能,深化共富发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创建规范,突出亮点,确保完成“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打造。一是进一步抓好共富指数提升。确保全省排名稳中有升:路长制到位率、履职率已达到100%,全年预计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到91.7%;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91%以上;公交车辆新能源更新率达到83%;农村公路路况水平达到96%以上。全省共富水平排名争取提升至40名内。二是加快推进重点农村道路建设。年内完成长宅线、岙社线建设,实现提前一年完成镇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100%要求;完成小昆-白雁坑、董家坑-白雁坑建设,实现西白山环线全线闭环。三是健全“路长制”管理数字化系统。完善智慧巡检应用,实现“巡查、反馈、协调、处置”数字化闭环管理,全力创建全国公路安全精品路、灾毁保险国家级试点。四是推进公交体制改革。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稳定推进公交改革,提高运营服务质量,进一步凸显公交的公益属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六)持续深入从严治党,夯基础、严作风,坚决落实“立”的方法,始终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巡察工作“后半篇”文章。针对市委巡察组提出的问题,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迅速行动,坚决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二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落细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全面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切实解决乱作为、不作为等突出问题,积极创建清廉机关,助推清廉机关建设。三是进一步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擂台,全方位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有序推进交通系统干部梯队建设,不断造浓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