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嵊州分院、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医共体总院)
发布日期:2025-04-10 15:32
信息来源:嵊州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嵊州分院、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医共体总院)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 | 嵊州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嵊州分院、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医共体总院) | 法定代表人 | 杨松斌 |
住所 | 嵊州市三江街道丹桂路666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3853.00 | 经费来源 | 差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85075.75 | 期末数(万元) | 80366.0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保障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临床教育和科研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3471420001E | 举办单位 | 嵊州市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医院在嵊州市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急诊综合楼(二期)正式投入使用并顺利运行。急诊综合楼(二期)于2022年12月正式动工,2024年9月竣工,10月顺利搬迁并投入使用。项目总建筑面积达55450平方米,总投资6.8亿元,增设床位488张,停车位415个。全面融入智慧、人文、绿色的医院建筑新理念,建有智慧病房、数字化手术室、智慧停车场、气动物流加机器人物流传输系统等。主楼最南侧顶楼建有标准直升机停机坪,首次拥有航空急救能力,新引进128排双源CT、3.0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先进医疗设备。11月29日,举行了急诊综合楼启用仪式。2.医院药物临床试验(GCP)资格获得通过。2024年6月5日我院经省药监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GCP机构资质认证。呼吸内科专业、心血管内科专业获得GCP研究专业备案。医院将以GCP建设提升科研能力,以“科研推动临床”,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医疗服务能力,让患者受益。3.医院正式通过国家级“创伤中心”评估。9月15日,医院创伤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正式评估,正式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区域创伤中心,被授予国家级“创伤中心”称号,实现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三大中心均通过国家级联盟及协会评审,极大提升了医院急诊急救能力。4.医院成立运营管理科,推进运营管理标准化建设,探索实施运营助理制度,实施以月度重点运营指标分析、考核和改善医疗服务流程为核心的运营管理,提升医院运营质量与效率。全年医院运营数据和公立医院改革数据质量和内涵有了大幅度提高。5.11名住院医师参加首次执业医师考试全部合格,国考该指标获得满分。年度职工满意度评价达到88.65%,国考该指标满分。2024年国考自评成绩有望获得历史最高分。6.二期信息系统切换工作整体顺利完成。医院全力推进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引进联众公司Lyra电子病历系统,对HIS、LIS等100余项信息支撑系统进行了全新改造,8月1日,医院仅用时四个月便完成HIS+EMR一体化应用系统的更新迭代并顺利上线。7.学科建设获得新突破,癫痫中心被授予一级“癫痫中心”称号,成为绍兴地区首家国家抗癫痫协会认证的癫痫中心。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入围2024年度浙江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国家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挂牌启用,引进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团队,8月初成立变态(过敏)反应科,8月21日正式开科,目前开通周三儿童过敏科,周五成人过敏科。8.管理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成功召开。6月25日,会议总结医院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与浙大一院的合作。其中,2023年托管考核结果为优秀,充分体现了市人民医院在浙大一院全面托管下的显著成效。9.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4年,医疗收入8.35亿元,同比下降2.51%;门急诊142.47万人次,同比增长1.92%;门急诊均次费用237.19元,同比增长0.98%;出院近5.59万人次,同比增长2.62%;住院均次费用(按国考标准计算)8383.49元,同比下降9.48%;平均住院日6.74天,同比下降5.15%;医疗服务收入同比上升1.02%,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37.53%,同比增加1.31个百分点;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47.98%,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不包括中药饮片、疫苗)18.87%,同比下降3.13%;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102.15元,同比下降6.35%,资产负债率17.68%,同比下降27.15%。医院荣获《健康报》社2023年度全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创新案例;医院被嵊州市委授予“‘剡医保’增值式服务团队”;医院成功获批浙江省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监测哨点医院;医院被评为“最美县域医院——智慧之美标杆案例”;医院荣获国家卫健委、健康报颁发的2024年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医院案例;《依托SPD管理模式实现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在2024县域医疗机构优秀管理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运营与绩效优秀奖;工会荣获“三星级基层工会”;信息科荣获国家卫健委、健康报颁发的2024年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科室案例;《医路共富健康直通车》项目获绍兴市志愿服务大赛铜奖;医院党委书记李谷荣获“嵊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院长杨松斌荣获国家卫健委、健康报颁发的2024年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个人案例;医院副院长丁勇敏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中国好医生”。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外部竞争压力大。省级大医院对县市级医院的病源的虹吸效应明显,外转患者增多,导致医院生存发展困难加大。2.运营成本支出上升。职工绩效工资外的项目增长比较快(工资调标、薪级工资调整,社保、住房公积金调整),增加了医院运行中的人员成本。财政补助占比明显下降,医保亏损分担额较高,全年收支平衡压力较大。3.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服务流程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问题隐患仍然存在,全年医疗纠纷和信访量居高不下。4.学科建设水平不高。尚缺乏省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学科建设人员在全省及全国的学术影响力不足。科研存在短板,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尚未突破,缺乏实验室和生物样本库,高级别有影响力SCI论文不足。5.人才队伍结构失衡。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少,人才“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问题突出。 |
四、下一步打算 | 1.启动三甲医院创建:制订三年行动方案,成立等级评审办公室,分年度实施创建工作。2.国考创A等级:保持原有优势指标,住院医师规培、科研等指标争取获得新的突破。3.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医疗质量和依法执业每月督查,强化以数据管理为核心的医疗质量督查制度。4.加强运营管理:完善运营管理制度化建设,实施运营助理模式。5.深化智慧医院建设:实施五级电子病历、互联互通五乙评审工作,力争年内通过评审,加快推进智慧病房建设。6.实施医学人文关怀建设:实施医院人文关怀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五项行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主题活动》。7.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专科能力:完善学科设置,加强临床专科化建设。8.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立足于名医、名科宣传作为重点,扩大专家专科影响力。9.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政策,争取引进5名博士及第三层次以上高层次人才。10.持续推进医共体工作建设:成立医共体双向转诊中心,加强慢病管理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全病程管理者建设。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7月5日,执业许可证增加变态反应专业,2024年12月25日,执业许可证增加临终关怀科,都已按规定申请了变更登记。 |
相关资质认可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9年04月02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34年06月30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卫健局对医院的绩效考核为优秀。2024年1月被嵊州市卫健局授予2023年度嵊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2024年3月医院被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评为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2024年12月5日医院通过绍兴市“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评估。2024年3月15日,因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被尹某某起诉至嵊州市人民法院,已判决。2024年10月21日,因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被王某某起诉至嵊州市人民法院,法院还在审理中。2024年12月9日,因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被章某某起诉至嵊州市人民法院,已撤诉。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2024年10月30日,江西茧依家纺有限公司捐赠蚕丝被(2.5kg)200条,各临床医技科室值班医护人员及宿舍楼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