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嵊州市仙湖幼儿园 | 法定代表人 | 李春蕾 |
住所 | 嵊州市仙湖路6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600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600.64 | 期末数(万元) | 548.4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3597249828K | 举办单位 |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在社会及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仙湖幼儿园办园12年来,一直非常注重建设校园文化,凝聚团队力量,打造书香品牌,提升教育品质。我们在2016年通过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验收,2021年成功争创为嵊州市首批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可以说,12年的风雨历程,我们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有质量”的优质园。那么进入第二个十年后,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从有质量向高质量推进呢?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新*理念——三点切入,转变课程理念。学校的办学质量、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依托于课程建设的落地与延展,随着仙湖集团化办园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觉得一种模式的统领已经不能满足下属分园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必须转变课程理念。1.三方共诊:明目标、立理念、构体系。下属的三个园区(2012年成立的大本营仙湖园区、2019年开办的嵊州首家小区配套幼儿园剡江园区、2022年开办的城乡优共体办园新模式的蛟镇幼儿园)以“升等级、扩规模、提质量、亮品牌”为主线,积极探索“一园一品”集团化办园模式。三个园区共同着力集团总课程《阅味》园本课程的建设,以营造精美的校园文化,构建良好的育人模式为目标,并根据各自园所的人文资源、地理优势、人口结构等建设园本化的课程体系,努力建成文化共融,课程共建,保教共优的现代化窗口幼儿园。2.三度审思:审目标,思内容,议过程。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孵化了三个园区的园本课程,仙湖幼教集团一直以“阅读”为课程特色,在该特色引领下的办园之初,尝试领域加强型课程。近三年,《阅味》课程从领域加强拓展到领域整合,如班本化课程、项目化课程、自主游戏课程等。仙湖园区这些年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上尝试、实践,也渐渐形成了有阅读特色的园本课程内容;剡江园区在集团《阅味》课程的基础上,利用社区资源,逐渐生成了《“剡鱼”小公民课程》课程,作为课程特色的剡江社团也在师幼共同建设中收获颇丰;蛟镇幼儿园开园两年,努力挖掘劳动课程的内容,根据园区资源,请专家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重点对准儿童本位理念下的育人聚焦点、找准家乡情怀关照下的发展方向点、瞄准教师合力共探下的力量生长点,逐渐生成了《1+X体验式劳动课程》。三园区同频共振的课程实施中,重视课程要素的综合考虑,围绕目标、内容、过程,展开过程性反思优化。基于活动现场,反思目标的适宜性,调试内容的方向性,把脉过程的合理性,引导教师观察孩子的兴趣,判断背后的教育价值,让课程的核心回归“儿童的兴趣和发展”。3.三点融合:拓展点,联结点,同质点今年,根据局里申报三件事的要求,其中一件创新的事,我们就以《阅味》课程为联结点,三个园区全力拓展仙湖“3X儿童生活场”。分别打造仙湖小镇、剡江社团、蛟镇农场系列游戏活动场域。我们以“五悦”儿童为同质点,依托“一园一品”的模式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同时帮助幼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更多的成就和经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心,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新*举措——三维拓展,发散管理视域(1)从“帮扶”到“共建”,文化共融有深化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高效、有序的管理模式,旨在提升集团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我们的管理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如提升各园所的环境、优化教育质量、增强团队凝聚力等,来指导集团的日常运营和发展。如各园班级树评比、颁成长绶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学习、一期一交流、资源全共享等内容来不断充实我们的集团管理内容。在办园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强调以幼儿和教师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成长;注重各个环节的衔接和配合,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坚持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我们还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并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处理。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专家邀请、课程共建、管理相协、文化相融等措施,坚持“夯实教育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三园区齐头并进,共建城乡优共体。(2)从“同一”到“适切”,“一园一品”课程有建设在集团管理下我们传统文化活动是一致的,每年都会有读书节、亲子体操节、创意节、巧手月等来不断丰富幼儿园的活动。但是由于三各园所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家长资源不同……如何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活动从“同一”到“适切”呢?我们结合园所文化,以“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活动形式”为研讨主题,如亲子体操节,我们仙湖园区借助园所场地优势,在园内开展“xh自然探索赛”;剡江园区由于园内场所限制,于是借用周边资源,在美妙三公里举行了“剡江MINI马拉松”活动;蛟镇园区身处城郊,家长教育理念需要不断去更新,为了更好的卷入家长,选择以“亲子运动会”的形式让家长更好的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每一个活动我们都会进行个性化思考,以此更适合各园所的发展需求。(3)从“检核”到“鹰架”,教育信息化有提升“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高质量办学的技术支持。我们一直在探索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运用,完成了提升工程2.0的培训工作,该研修项目的整体推进案例入选浙江省优秀案例。去年,我们新组建的信息技术小组,为我园荣获省级“空间应用优秀学校”,与此同时我园的同步课程和教师空间也在不断建设中。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ChatGPT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还在进一步思考如何围绕“悦”文化的教育信息新建设,如何从信息基础设施环境、创新的应用服务、共享的数字资源、师生信息素养再提升、建立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搭建支架,逐步推进。(三)新*融合——四步推进,激活教师魅力今年年初,教体局下发了《嵊州市高质量推进教师发展行动方案》,3月和4月先后召开了嵊州市“13510”青年教师成长大会和三名工作室启动大会,这些都足以彰显:喊响“锋领剡育、聚焦人才、成就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口号铿锵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加有责任、有信心坚持对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培养。通过“仙湖微讲堂,仙湖共同体,最美仙湖人”等小团队为载体,培养“会观察、会解读、会评价”新型素养悦发展的教师梯队。1.“多轨式”共融:教师“衍生蔓延”多领域生发在人才培养计划铺开之前,我自认为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分园区、分时段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了预约式谈话,老师们敞开心扉表述了对自己职业生涯短板的认识和下一步规划,例如:年轻教师找不准发展方向,生育期的教师回归教学定力不足,经验型教师动力不足,随后我整理并形成了第一手最真实的培养需求单,随即出台了我园教师培养的方案,这样的方案是有温度、有共鸣、有执行力的。因此,作为领导层、引领者,我们点对点积极指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在已有的“青蓝工程”基础上继续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培养模式,构建教师专业成长阶梯,结合局里创设的“四级五星”的培养轨道,鼓励教师找准目标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与优势,朝着更高一级的梯队去发展。2.“鲶鱼式”相融:教师“自然生长”高效率生发根据教龄的不同“鲶鱼式”地帮助每位教师明确每个阶段要达成的目标及具体举措。并积极为教师创造展示的机会,促其专业迅速成长。努力推进我园青年教师“13510”工程。今年13510的评选中,我园有3名十佳之星,2名青锐班主任、7名锋锐、1名新锐、3名劲锐、2名精锐,成绩突出。四级分类具体措施一年内的新教师(魏昕晔、兰贝乐)1.一学期至少两次跟班调研半日活动质量;2.一学期一次全园公开课活动;3.每月对两位新教师进行备课资料检查;4.做好“新蓝工程”,找好师父结好队。三年内的教师(阙贝贝、郑榕蓉、寿田田)1.每学年参加一项及以上嵊州市级的基本功比武、论文案例评比等;2.积极组织幼儿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并获奖;3.做好“新蓝工程”结对,每人至少参与或执笔一项嵊州市级课题研究项目;4.一学期至少一次跟班调研半日活动质量。五年内的教师(李心怡、王超、杨柳、蒋奇)1.每学年参加两项及以上嵊州市级的基本功比武、优质课比武、论文案例评比,并获奖;2.积极组织幼儿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并获奖;3.做好“青蓝工程”结对,每人至少参与或执笔一项嵊州市级课题研究项目;4.一学期至少一次跟班调研半日活动质量;5.朝嵊州市教坛新秀努力。十年内的教师(邢小婷、董杭萍、陈璐、徐孜婧、史丹维、裘爽、周晔圆、俞梦黎)1.每学年参加两项及以上嵊州市级的基本功比武、优质课比武、论文案例评比等;2.做好“青蓝工程”结对,每人至少负责或执笔一项嵊州市级课题研究项目,并获奖;3.朝嵊州市学科带头人、嵊州市名师努力3.“多赛式”互融:教师“有的放矢”高频率成长我们努力践行以赛促研、以赛促进的理念,展现仙湖青年教师比学赶超的积极姿态。主要是走好“二条赛道”:一是厘清市技能比武的赛道。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局层面和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评比、入职三年教师“二字一课”比赛,论文案例评比、班主任技能比武等活动;园内我们也要积极组织业务比赛,以赛促研,如:教室环境评比、课程案例评比、教师基本功评比、项目化课程展示等,多维推动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二是践行学术研修的赛道。浓厚学校教学科研氛围,狠抓各教研组的多元研修活动,立足课程目标达成、教育教学规律、幼儿年龄特点,沉下心来研究教法、研究课堂、研究幼儿,争当一名学者型、研究型好教师。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评价能力不够;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的质量还不算高,创新性还不强;教师主动开展教科研的意识还不够等等……但我们坚信:在学前教育指导中心领导的引领下,在园领导、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全园教职工将继往开来,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面貌、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再创一流佳绩!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需要努力的是:(一)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及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二)课程建设信息化:建立课程建设的组织架构和流程,明确责任和任务,确保课程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借助各类信息化设施设备为载体,如白板、希沃、小度、录音笔、电子屏、蓝牙音响等,为教师开展主题课程提供信息化支持。(三)资源建设信息化:进一步完善我园数字化教育平台,促进教育变革,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化程度。及时将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材、音乐与视频等资源进行数字化归整,方便教师使用和管理,依托“信息化”资源建设提高我园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1.16,我园被评为绍兴市第一批项目化学习基地学校。2.2024.2.2,我园被评为2023年度教体系统先进集体。3.2024.4.10,剡江园区被评为2023年度绍兴市无废学校。4.2024.4.29,我园被评为绍兴市第三届幼儿足球表演大赛优秀组织单位。5.2024.6,获绍兴市第四届幼儿足球趣味比赛优秀组织奖、一等奖。6.2024.9.2,仙湖幼儿园党支部被评为嵊州市中小学示范性党支部。7.2024.9.2,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考核优秀。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