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嵊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裘增锋 |
住所 | 嵊州市剡湖街道剡城路389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3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24.13 | 期末数(万元) | 23.64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局势稳定职业介绍失业保险劳动管理其他相关业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3471440328N | 举办单位 | 嵊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今年以来,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保就业、惠民生”工作主线,通过上下联动、攻坚克难、精准施策,持续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提升就业质量,全市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一站式”招工服务。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辐射全域的“一站式”服务,多渠道保障民营企业招工引才。一方面,为填补民营企业用工缺口,春节期间,由市人力社保局班子成员带队,助企赴黔招工,提供岗位7100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44人。与贵州省都匀市、三都县、贵定县等地签订东西部劳务协作协议,加强东西部合作交流,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与乡镇街道联合开展招工大篷车下乡等活动,今年来在浦口、甘霖等重点镇街举办专场招聘3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与退伍军人专场招聘会各1场。并将“人找岗”与“岗找人”相结合,延伸就业服务触角,常态化将就业服务送进乡镇街道、高铁站、公园等民众日常生活场景中,在三家零工市场持续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招聘需求,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此外,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和失业预警监测,建立健全全方位监测分析体系和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实行重点人群、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快速专项调查和监测预警分析机制,全力防范化解就业领域风险,缓解民营企业用工荒问题。截止11月底,累计召开各种形式的招聘会117场次,新增来浙城镇就业9276人。2.“一揽子”政策扶持。实施“春风行动”就业专项活动,出台《支持企业稳岗留工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发放招工奖励797500元,惠及企业237家,惠及职工3190人;发放“老员工伯乐补贴”50万元,惠及企业49家,惠及职工287人;发放自行来嵊就业交通补贴431.68万元,惠及企业584家,惠及职工9290人。主动摸排劳务资源,做好和劳务输出地的对接和协作,对返岗人员较多、区域较集中的来嵊务工人员,开展农民工“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发放“招工大巴”补贴17.91万元,惠及企业4家,惠及职工355人。发放“企业赴外招聘”补贴10.8万元,惠及企业22家。发放比亚迪招聘补贴18.31万元。3.“一条龙”就业创业。依托3家零工市场,构建集求职登记、用工招聘、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实体,帮助基层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增收,累计投送岗位信息63598余个,达成意向5154人次。同时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网格员的优势,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至村、社区一级。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达1141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实施公益性岗位提质扩容工程,指导乡镇(街道)积极开发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100个,安置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发放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补贴37人,41.3万元;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6886人,2012.05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52712人次10591.05万元;发放生育补助金9人,5.49万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609人,441.75万元。全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培训指导,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荐5G智慧科创园为绍兴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新增创业担保贷款704万元。其中扶持创业51人,创业带动就业150人。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就业形式严峻,企业用工需求减少,企业职工老龄化趋向明显,失业参保人数下降,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持续增加,失业保险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现象。 |
四、下一步打算 | 1、根据考核要求做好各项工作。2、根据上级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做好数字就业工作;3、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失业保险待遇、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就业创业相关重点工作。4、进一步加大劳务就业协作,结合嵊州实际出台稳岗留工一系列政策,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工作。5.全力配合做好三项资金的各种审计和清理,完善基金稽核内控机制和流程,确保基金使用安全、规范、有序且有效。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