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嵊州市教师管理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刘军平 |
住所 | 嵊州市剡湖街道官河横路333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教师编制和岗位管理等服务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3MB0R042767 | 举办单位 |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嵊州市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紧密围绕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优化事业单位职能履行机制。现将本年度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动态优化教师编制管理机制深化"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模式,结合2024年适龄人口变化趋势,运用大数据分析完成全市学校编制精准核定,实现编制调整与教育资源需求动态匹配。2.完善“科学设置、统分结合”的岗位管理机制。2024年,严格按照程序做好了本学年岗位变更工作。3.紧抓教师队伍建设。2024年要要开展了“三支队伍”建设、“1+9”成长方案、“13510”青年教师成长方案,联系京、沪、杭等地高校各教育名家共育“嵊有优师”。4.研究迭代升级"县管校聘"实施方案,为开展下一轮"县管校聘"做好铺垫。(二)取得的主要效益通过建立了教师良性流动的常态机制,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教师资源配置矛盾,激发了教师的活力,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是教育部门对资源配置的主动权进一步增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教师编制和岗位,2024年教师资源配置效率同比提升,县域内师资结构均衡度达历史最优水平。。2.是学校对办学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学校形成了良性的内部治理机制,教师做工作从“要我做”趋向于“我要做”,班主任岗位从“不愿意当”到“争着当”。许多校长都表示,自从实行了“县管校聘”,过去纠结的任课任职安排,现在变成了轻松事。3.2024年正高级教师新增5人。通过“13510”青年教师成长方案促使30%以上的青年教师获嵊州市级以上荣誉或奖项。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校老师认可问题。由于长期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教师的归属感较强,“县管校聘”将淡化这种观念,产生不安全感,参与积极性有所降低。(二)社会理解支持问题。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县管校聘”不理解、片面理解以及怀疑反对的声音。(三)激励机制完善问题。打破了“铁饭碗”的职业心理,危机感明显增强,能有效激发他们去钻研业务、提高素养。 |
四、下一步打算 | 1.开展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管理,继续做好“13510”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加快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进程。2.结合浙江省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县管校聘”改革政策。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