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嵊州市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0 15:33
信息来源:嵊州市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嵊州市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张小英
住所  嵊州市官河路528号
开办资金(万元)50.00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9.39期末数(万元)8.19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全市旅游业提供管理开发服务。旅游业开发管理旅游业行业管理其他相关业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834714405396举办单位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省厅、绍兴市局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知行合一、拼搏实干、奋勇争先,着力将文旅资源的厚度转化为文旅产业的高度,奏响山美景美、产业繁荣的文旅乐章。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引“一泓活水”,激扬越剧文化艺术生命力一是精品剧目好戏连连。新编越剧古装戏《绣鞋怨》,已于11月完成首演。在越剧艺校新创沉浸式演出《梦回大观园》,目前完成内部审看,计划2025年3月首演;越剧电影《汉文皇后》自2023年12月首映以来,逐步推向全国,累计上映4400余场,成为“2024年戏曲电影内地票房亚军”。二是越剧活动异彩纷呈。以嵊州村越为主线,以“1+8”模式开展越剧文化年活动。高规格举办“越嵊州越有戏”纪念越剧诞辰118周年、纪念范瑞娟诞辰100周年、《越剧》特种邮票首发式、越剧文化生态保护暨长三角与越剧主题活动等大型活动;以“走进越博、爱上越剧”为主题,开展“在越博过节”“在越博唱戏”、越剧脱口秀、518国际博物馆日、越剧院团回“娘家”等专题活动50多场。三是越剧菁英接续传承。与浙江音乐学院在越剧艺校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学校增挂“浙江音乐学院附属越剧学校”牌子,为学校发展提档升级,已进入规划研讨论证阶段。(二)重“一脉相承”,厚植文化传承保护支撑力一是文物保护勤耕不辍。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获首届浙江省“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称号。启动四普实地调查工作,推出嵊州市“四普”宣传暨不可移动文物精品图片展,完成三普点复核785处。持续开展文物修缮工作,共9项国省保保护项目通过上级文物部门验收。全面完成省级民生实事8项文物保护工程。相继实施文物修缮项目20余项。继续推进平安工程建设,3处省保安防工程并通过省级验收,9项省保安消防工程通过省局立项。二是非遗传承薪火不断。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嵊州非遗主题宣传展示活动,启动嵊州非遗故事大赛。嵊州吹打《九州方圆》荣获2024“非遗薪传”第二届浙江传统音乐暨戏曲音乐新创作品展演活动“薪传奖”。“越风剡工”传统工艺工作站入选第二批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成功创建29家嵊州市级非遗工坊,其中4家单位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崇仁古镇入选第二批绍兴市级非遗景区。三是考古发掘稳步推进。顺利完成甬金高速、缸山村工业地块等项目考古发掘工作;协助做好小黄山遗址、527国道下方山及周边考古项目出土文物修复;小黄山1件文物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常设展),小黄山遗址精品文物赴台州博物馆参展仙居下汤遗址考古与保护历程图片展暨“稻源启明”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三)抢“一马当先”,凝聚文旅产业发展源动力一是全域旅游多面开花。成功创建4A级景区城,小昆村创成金3A景区村。全力推进越剧小镇争创4A级景区。编制《西白山片区旅游规划》,梳理近中远期项目,综合开发以长乐、石璜为主的西白山片区,全力打造“西白忘忧”游线,培育“云海茶香”“昆仑之家”等精品游线业态。二是项目建设马力全开。全市在建文旅项目20个,1-12月完成投资24.37亿元。三是旅游宣传多点发力。持续推进中华诗词之乡建设,已完成现场迎检。举办第二十一届嵊州国际书法朝圣活动;组织参加绍兴文化旅游赴河南、成渝地区、江苏、上海等地区市场推介活动。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摸排梳理乡镇网红打卡点情况,设计完善越剧、书法研学游线路及课程。完成嵊州旅游手绘地图。在杭州西湖边和湖滨步行街投放嵊州文旅宣传片。(四)抓“一体推进”,提质公共文化服务承载力一是阵地建设显著加强。积极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圈”30个,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各1家,图书馆新馆投入运营;民情日记馆、浙东清风馆被列为省级乡村博物馆。二是全民艺术有效普及。持续开展三送一走文化活动,全年完成文化走亲25场,送戏下乡387场,送书4.04万册,送电影5000场,送展览589场。完成各类公益演出2899场,完成文艺赋美演出2085场。全面推广“富乐嵊州”“相约越乡”“文耕艺作”等文艺品牌,持续举办“剡溪雅集”活动,争取列入省级试点项目。三是满意指数持续提升。推动“文化礼堂·老年学堂”双堂融合,举办富乐嵊州·越乐银龄越剧特色课780余堂,成为绍兴市唯一入选省级试点项目。深耕“嵊图有请”阅读品牌,打造“食在嵊图”系列活动,在图书馆、城市书房、集镇书房引入自助借还、自助办证、电子读报等数字化设备,提升读者阅读体验。通过“智慧文化云”平台加强对乡镇文化场地的日常运行监管,常态开展开门、卫生、活动等情况督查,确保开放时间和服务效能,切实增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文旅品牌知名度还有待提升。二是投入力度不够。虽然近年来文旅业发展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比周边发展较好的县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将全面贯彻落实省、绍兴和嵊州两会,以及省委、绍兴市委和嵊州市委“新春第一会”等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厅、绍兴市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文旅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按照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取得新突破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文铸魂、以文赋能、以文兴业、以文惠民,抓牢“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主要突破口,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确保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重点实施好“五项工程”:(一)实施越剧繁荣提质工程。一是做活越剧传播;二是坚持精品创作;三是推动机制创新。(二)实施文旅产业提速工程。一是推进项目建设;二是发展全域旅游;三是培育文旅品牌。(三)实施资源转化提优工程。一是文化资源转化;二是生态资源转化;三是农业资源转化。(四)实施文化惠民提效工程。一是加强阵地建设;二是夯实基层队伍;三是丰富文旅活动。(五)实施文旅监管提级工程。一是加强文物保护;二是提升治理水平;三是加强安全监管。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5月更换法人证书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