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嵊州市文化馆

发布日期:2025-04-10 15:33
信息来源:嵊州市文化馆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嵊州市文化馆法定代表人姚华江
住所  嵊州市三江街道官河南路368号文化综合大厦5—11楼
开办资金(万元)130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435.07期末数(万元)402.38
宗旨和业务范围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相关文化产业经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83736049827F举办单位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嵊州市文化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绍兴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开展的主要任务1.围绕中心工作,传承越剧特色文化。(1)深入推进“村越”活动,让越剧文化深入基层第二届嵊州“村越”在第一届火爆出圈的基础上,进行提档升级。第一届限制嵊州户籍与新嵊州人参赛,第二届全面放开,鼓励全国戏迷参与。第一届以个人选手PK形式进行,第二届以团队形式参赛,采用战队主客场循环赛形式进行,在不失竞技性的同时更突出团队性与趣味性。活动主要分PK选拔赛、小组挑战赛、循环赛、总决赛四个阶段。PK选拔赛在各乡镇街道举行,吸引700余名嵊州人、300余名外省人踊跃报名,赛事贯穿整年,宣推覆盖12亿+网络流量。创新性地设置团体赛与小队员搭配模式,邀请专业越剧评委团队提升参赛水平。凭借出色表现,联赛多次登上人民日报、浙江日报,而且“嵊州村越”成功上榜2024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不仅推动了越剧文化在全国的传播,还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突破。74场比赛火热开展,15位本区域内的村民组成的战队互相对战,战队队员有外援,有12岁以下小朋友,有乐队,外援增加了战队的实力,小朋友将对越剧的热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乐队现场演奏增加了赛事的可看性。活动邀请重量级评委进行亮牌评选、祝贺演唱,多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白玉兰奖得主、一级演奏员等为比赛打站台Call,让比赛获得更多关注。活动在古戏台、文化礼堂、景点等地开展,每场比赛还安排有民俗、美食、非遗类活动,展现嵊州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并与多名知名演员、乐手进行“村越”互动,获主流媒体广泛赞誉。活动广受好评,场场比赛座无虚席,更有多位外国友人、围棋国手、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等来到现场打卡、调研,火爆“出圈”。开幕式是一场乡村越剧盛典、文化艺术盛宴,邀请到多位越剧名家、明星,嵊州籍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嵊州籍歌手、中国好声音那英组十强叶炫清,在亚运会开幕式献唱主题歌的浙音F4,还有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齐聚一堂为“村越”喝彩,精彩乐享不停。循环赛将在越剧小镇进行,6轮24场比赛决出4支队伍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分半决赛、季军赛和冠军赛进行,决出冠亚季军队。最后依据比赛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队员组建成为一支嵊州队,进入下一阶段比赛。活动还将邀请绍兴地区、浙江省内、全国赛,邀请绍兴市内、省内、省级队伍以村为单位来嵊州参加比赛。全国赛将与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戏曲电影展映合办,同时邀请越剧明星、导演、演员、乐师,歌唱家,表演艺术家等对活动进行指导,提高活动层级、增强活动影响力、扩大活动号召力。(2)助力浙文惠享工程与文旅融合为了丰富公众文化生活,我们协助局公共服务科做好了浙文惠享工程的相关工作,深化了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领航项目建设,并新建了3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3)强化文化活动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我们始终将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放在首位,努力营造平稳规范有序的文化和旅游环境。通过统筹做好文化开展活动中的各项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我们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4)完善场馆设施与推进文艺赋美工程为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我们不断完善场馆设施并扎实推进文艺赋美工程。通过购置和完善场馆免费开放设备、保证9楼展厅长期举办各类展览活动等措施,我们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体验。同时,“有才我来秀”活动也继续深入开展,为市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5)开展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今年的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我们紧扣“文化馆: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主题,组织了近50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涵盖演出、展览、讲座、艺术自习室、培训、辅导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嵊州市全域覆盖,做到“活动天天有,每天不重样”,线下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活动备受群众喜爱、社会赞誉,包括七场“富乐嵊州·越来越好”惠民越剧演出,让戏迷观众沉浸在袅袅越音中,感受嵊州“越剧之乡”的魅力。富乐嵊州越乐银龄“文化礼堂·老年学堂”越剧特色课在嵊州各乡镇(街道)文化礼堂、老年学堂开展13节课程,丰富了老年朋友的文化娱乐生活。针对青少年美育的“越剧润童心文化伴成长”“新思想·好习惯”越剧教唱活动,由嵊州市文化馆越剧老师竹杰芳教唱原创越歌,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越剧魅力,并将新思想、好习惯牢记心中。嵊州市文化馆“文耕艺作”视觉艺术课堂走进育才学校,美术干部周长河老师为孩子们指导,让孩子们感受艺术魅力,提高艺术技能与美学修养。“文耕艺作”系列讲座设有歌唱养生、化妆、茶道三堂,让市民享受高质量文化体验。“文艺赋美·富乐嵊州”越剧天天演百姓大舞台每天一场越剧演出,让越剧之美随处可及。还有“文耕艺作”艺术自习室,让文艺爱好者在文化馆提高艺术技能,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展现美。2.深化文化传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1)强化品牌活动,扩大影响力我们全面推广“富乐嵊州”“相约越乡”“文耕艺作”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其影响力。特别是“富乐嵊州”系列活动中的“村村有戏、村村有星、天天有戏”,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推广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同时,我们也深化了文化馆品牌项目“文耕艺作”全民艺术普及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艺术学习的机会。(2)越剧特色课程的推广与传播为了加强嵊州本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播,我们重点对越剧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推广。今年,我们新增了富乐嵊州·越乐银龄“文化礼堂·老年学堂”越剧特色课,邀请了专业越剧老师为老年人开展300余堂越剧特色课程,这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越剧文化在老年群体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3)假日活动品牌的强化与丰富2024年春节期间,我们成功举办了“富乐嵊州·龙腾剡溪”新春文旅特别季活动,通过百余场结合文旅融合的活动,成功传播了越剧文化,共计服务线下人次二十余万,为市民、游客营造了喜庆、欢乐的春节文化氛围,好评如潮。活动的热闹开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得到各级媒体争相报道。活动相关内容得到人民日报《多彩活动共庆新春千家万户和美过年(新春走基层)》、浙江日报头版、学习强国报道了《嵊州举办越剧“村晚”闹新春,众多草根选手圆梦舞台——这个春节,我要当“民星”》,各级媒体也争相报道、转载超百余次。在“越剧国潮周”期间,百余场“越剧国潮周”配套文化活动在全市铺开,惠及50多万人次,文艺触角遍及城乡,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春节文化氛围。五一期间,举办了就爱虾“乐”——文书里市集五一特别活动。本次活动精彩纷呈,不仅有传统的越剧表演,让大家沉浸在优美的戏曲旋律中,还有激情四溢的歌唱节目,为现场增添了欢快的氛围。此外,活动现场还汇聚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摊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满足了大家的味蕾。活动期间,吸引了上万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大家在听戏唱歌、品尝美食的欢乐氛围中,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假期,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十一国庆期间,开展“富乐嵊州·国庆乐七天”文艺赋美金秋文旅活动,活动涵盖文化市集、演出、展览等形式,将“文化盛宴”送到家门口,让“文艺赋美”点亮城市,广受市民、游客的喜爱。3.深耕三号运行,打造掌间文化在数字文化领域,我们充分利用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的传播优势,积极推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公众号累计发布300余条信息,涵盖了文化活动预告、艺术作品展示、文化知识普及等多个方面,浏览量达到10万余次,有效地扩大了文化馆活动的影响力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范围。视频号发布了600余条视频,内容包括精彩的活动瞬间剪辑、艺术表演完整呈现、文化传承故事讲述等,累计播放量高达400余万次,为观众带来了生动直观的视觉享受。抖音号发布近600条作品,以短小精悍、富有创意的形式展示了文化的魅力,播放量达到250余万次,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互动。通过这些数字平台的积极运作,我们在数字空间中为广大群众搭建起了一座文化交流与分享的桥梁,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接触和感受文化的魅力。(二)取得主要效益1.社会效益:2024年嵊州市文化馆开展827场文化活动,送戏下乡384场,送展览98场,文化走亲24场,文艺赋美活动1182场;新增了富乐嵊州·越乐银龄“文化礼堂·老年学堂”越剧特色课,邀请了专业越剧老师为老年人开展300余堂越剧特色课程,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越剧文化在老年群体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免费开放活动场所,继续深入开展“有才我来秀”活动,为市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2.经济效益:嵊州市文化馆是公益性全额拨款单位,无经营性收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数字化工作转型有待进一步推进。2.基层文艺人才培养与团队扶持仍需加强。3.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上还有提升空间。
四、下一步打算(一)办好“村越”赛事,越剧风采展嵊州不断提高“嵊州村越”的办赛水平,将“村越”办成品牌活动,进一步展现嵊州越剧的风采。(二)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便捷性进一步强化社交媒体推广,吸引更多用户参与文化活动;持续推进线上直播,与官方媒体联合协作;打造数字化平台,提升线上文化便捷度和视觉感;与其他文化机构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文化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三)激发创作热情,推出优秀作品厚植创作土壤,繁荣基层文艺生态;聚焦新时代与历史文化传承,加强题材创作;加强基层文艺人才培养与团队扶持,创作一批有时代特征、嵊州特色的文艺精品。(四)强化服务为民,提升队伍素质加大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的文化管理业务干部队伍;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积极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文化地位强化惠民服务,融合文化与民生;强调人性化服务,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开办公益培训,提升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提升文化影响力。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嵊州市文化馆被评为2024年度先进集体。2024年3月在“绍兴有艺”2024“我在绍兴过大年”微视频大赛中,《拜年视频》获二等奖,《送福送春联》《春节七天乐》获三等奖。2024年7月我馆编导的《又见江南雨》荣获“第七届绍兴市群众舞蹈大赛铜奖”。2024年7月我馆选送的《一片叶子》荣获“第七届绍兴市群众音乐大赛金奖”2024年8月,嵊州市文化馆编创的《民情日记》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群众戏曲小戏大赛银奖。2024年9月嵊州市文化馆编创的《一片叶子》荣获浙江省第二十三届群众音乐大赛金奖。2024年11月在全市文化馆(站)业务干部技能大赛中,我馆获团体三等奖。2024年11月《越乡文化》荣获浙江省群众文化报刊评比银奖。2024年12月《嵊州村越》获得2024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2.今年没有诉讼事项。3.今年收到社会投诉0起。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