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王鑫君 |
住所 | 剡湖街道百步阶5-2、5-3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47.30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47.30 | 期末数(万元) | 45.9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文物保护弘扬民族文化。文物修复保护文物档案资料管理其他相关业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3471440045E | 举办单位 | 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以来,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文物保护、利用和展示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持续开展文物修缮。共9项国省保保护项目通过上级文物部门验收,其中包括国保崇仁村建筑群四期(民国法院旧址、邮递代办处旧址、樵溪台门、翰平台门)和华堂王氏宗祠保护工程,省保灵鹅王氏纯节坊、太平邢氏宗祠、瞻山庙二期、越剧诞生地旧址(八卦台门抢修加固)等保护工程。全面完成省级民生实事8项文物保护工程。共30余项文物项目工程通过嵊州市本级验收,其中包括马寅初故居(保养维护)、玉成桥(周边环境整治)、袁雪芬故居、贵门访友桥及题刻(含周边环境整治)、新建乡主庙、太平新祠堂、郑庄周氏宗祠、兰洲竺氏祠堂、石璜缴枪旧址、招龙桥袁氏家庙、小约永福庙、继善桥、商笙伯故居、李家李氏宗祠、高建粮仓、石门岭古道、赵宅王氏宗祠、又新桥、沿下桥、后朱喻氏纯节坊、张村张氏宗祠、白莲堂未来社区文物建筑(3+5)修缮等工程,涉及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更为可喜的是,其中有大量的是三普登录文物这样的低等级文物,利用了嵊州市一事一议、和美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完成了修缮,其中袁雪芬故居和商笙伯故居完成展陈后向公众开放,太平新祠堂、郑庄周氏宗祠、兰洲竺氏祠堂三处三普登录点的修缮利用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同时,还启动实施了20多项文物修缮项目,其中包括崇仁村建筑群四期修缮项目--静轩台门、城墙三期、城墙西城门段(抢修)、袁涤庵故居、五王庙、开元太祖庙、尤家过氏宗祠等项目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省保张伯岐故居修缮工程通过省局立项,完成东岳庙、长乐万金堤、水口庙、卢氏宗祠、禹后庙等十多项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和审查工作,为后期修缮保护做好准备。向甘霖镇政府发出《关于完成苍岩石宕遗址文化公园规划概念方案的函》。加强文物安全提升。公示并上报省工委旧址、张伯岐故居、袁雪芬故居、梯云桥四项省市保两划范围并开展该四处文保单位的四有档案工作。全面完成三普登录点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牌数据采集、整理复核、挂牌工作,至此嵊州市所有文物点实现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牌全覆盖。继续推进平安工程建设,完成3处省保安防工程(越剧诞生地旧址、王羲之墓安防工程、马寅初墓安防工程)并通过省级验收。9项省保安消防工程(省保单位瞻山庙、张伯岐故居、玉成桥、艇湖塔、嵊县古城墙、灵鹅王氏纯节坊、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种植园安防工程,中共浙江省工委旧址、张伯岐故居消防工程)通过省局立项。积极参与、协调白莲堂未来社区东前街传统风貌街区打造、文物建筑迁移保护、地下文物勘探等工作,以书面形式并在多次会议中表明单位立场,要求相关单位防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不得破坏传统格局、街巷肌理,积极向局里反馈省保嵊县古城墙两划内违建建设,同时积极向上汇报白莲堂区域城墙三期修缮工程事宜,促成了修缮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东前街传统风貌街区的顺利开街。函请崇仁镇抓紧启动国保旗杆台门修缮工程,对西门路1号城墙墙体外鼓、三界东岳庙多处漏雨等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汇报并开展相关工作。三普登录点通源白雁坑公益桥被水冲毁,向石璜镇、交投集团两次发出《关于要求尽快对三普登录点公益桥进行抢修的函》并审核通过了修缮方案。约谈三普登录点谷来玉成桥三砩上砩被破坏工程负责人并要求及时整改。就浦口多仁3处文物点迁移事件,明确答复相关单位四普期间须执行“两个一律”,即一律不得迁移和撤销。继续推进小黄山遗址保护申遗。推进小黄山遗址公园建设写入嵊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以嵊州市人民政府名义向省文物局申报小黄山遗址省级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小黄山遗址保护规划》经省文物局与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审查后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国家文物局于9月2日批复原则同意该方案,编制单位修改完善后已提交省文物局核准,待通过后由市政府报省政府批准公布。市委书记裘建勇,市委副书记、市长潘超英多次听取相关设计方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史向俊多次召开小黄山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专班会议,扎实推进小黄山遗址区域相关设计、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政策处理、周边涉水利事宜等工作。配合甘霖镇、文旅集团、文旅局做好相关工作。配合做好小黄山遗址考古报告编制工作。12月,一揽子设计方案编制工作完成招投标工作,中建院陈同滨团队中标。12月30日,小黄山遗址等六个遗址地所在县市共同发起的上山文化申遗成功纳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单。聚焦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嵊州四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月份,市委办、市府办发文成立嵊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史向俊,副市长王霞燕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嵊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动员大会,就普查工作提出要求;市财政拨出近300万专款用于普查工作;出台嵊州市四普工作实施方案和宣传方案;完成四普采购工作。积极开展四普宣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嵊州市“四普”宣传暨不可移动文物精品图片展》,制作嵊州四普宣传手册1000册、扇面2000把,用于入村入户分发,结合嵊州“村越”活动和文物专题讲座,普及四普知识。6月起,正式启动我市四普实地调查工作,2024年度已完成785处三普点复核外业信息采集工作,并登记新发现3处不可移动文物。12月起,加紧完成三普点内业整理工作并同时调整工作重心,开展新发现文物登记工作。由嵊州市四普办报送的嵊州市越剧遗存游入选全省首批11条“跟着四普去旅游”精品线路。期间,省、绍兴四普专家先后来我市指导并充分肯定我市的四普工作,衢江区、新昌县、柯桥区相继来嵊交流学习普查工作。(二)考古、馆藏工作做好考古前置项目申报及后续跟进工作,配合推进并顺利完成甬金高速、缸山村工业地块、比亚迪三期考古等项目考古发掘工作。其中,由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展的缸山村工业地块考古项目共清理六朝时期制砖窑、炭窑址及宋代瓦窑址共计11座、6座墓葬、1座房址。考古表明此处在六朝时期为一处集选土、制坯、木炭燃料供应、墓砖生产烧造的较大规模的窑场群,此次发掘为研究附近缸窑山古墓群墓砖的来源提供了可靠依据,窑址内出土的纪年铭文砖为六朝时期古窑址及器物断代提供了珍贵的纪年参考,也为探讨六朝时期社会窑业组织生产模式、窑址形制演变、窑业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流通等提供了参考。本年度,文保中心配合省考古所对嵊州境内进行先秦时期文化遗存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嵊州市大部分乡镇及主要河流沿岸,在长乐江两岸和黄泽江北岸、澄潭江南岸等多地采集到数量不少的先秦时期陶片。单位还配合做好小黄山遗址、527国道下方山及周边考古项目出土文物修复工作,省考古所落实资金就部分青铜器委托安徽省博物馆团队进行修复。嵊州小黄山遗址精品文物赴台州博物馆参展仙居下汤遗址考古与保护历程图片展暨“稻源启明”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作为协办单位,选送17件小黄山遗址跨湖桥类型文物参展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跨湖桥文化命名20周年成果展、小黄山1件文物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常设展)。选送三件文物参加“绍兴市全市博物馆特色文物联展”活动。扎实做好越剧博物馆历史厅借展文物安全巡视工作。全面开展单位库房盘点和账册清单交接工作。完成单位库房视频监控系统升级项目。(三)其他工作1.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清廉文化、意识形态等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三会一课”、推进周一学习。认真抓好党纪学习主题教育工作,多方式扎实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2.市委裘建勇书记调研崇仁古镇,要求做好文物保护工作。3.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获得首届浙江省“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荣誉称号。单位负责人王鑫君被增补为嵊州市第十六届政协委员,当选为第八届绍兴市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副会长)。4.浙江省文物局在全省文物系统推出《文物安全责任》宣传片,作为浙江文物的先进典型,重点宣传了嵊州市文物局在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崇仁村建筑群落实监管责任方面所做的工作。5.文化中国行走进浙江集中采访活动来崇仁古镇采访,嵊州文保工作被中央电视台、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中国文物报、中国国际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6.继续推进华堂王氏宗祠修缮工程报告编制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初稿。该项目由省考古所、嵊州市文保中心、浙江风土三家单位联合编制。7.新招聘工作人员一名,8月下旬入职。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人事上由于人员紧张,财务后勤岗位一直未实现专人专岗;资金保障上由于市级财政紧张等原因,低等级文物保护压力较大,改进措施:将进一步争取财政资金。 |
四、下一步打算 | 1.继续做好小黄山遗址保护和申遗文物线各项工作,配合做好考古调查、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编制等工作,公布《小黄山遗址保护规划》,出版《小黄山遗址考古工作报告》,做好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2.聚集全力做好四普工作,完成全市各自然村实地调查摸排及新发现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完成所有三普登录点及新发现文物内业整理工作,确保3月底完成三普点绍兴市级审核,4月底完成新发现文物绍兴市级审核,确保完成专题调研成果初稿(碑刻、宗谱与祠堂、数字化成果)。力争四普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3.继续做好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三普登录点等修缮工程的业务指导工作。完成国保单位崇仁村建筑群四期修缮项目(完成旗杆台门修缮(一期)工程,与恒济台门、静轩台门两处修缮工程一起申报省级验收),完成省保单位张伯岐故居修缮方案编制并启动报批程序,争取对贵门鹿门书院及长乐钱氏大新屋(一进)进行修缮立项,完成嵊县古城墙三期及嵊县古城墙西城门段抢修的上级验收工作,做好对袁涤庵故居保护利用工程、尤家过氏祠堂修缮工程等项目的业务指导,推动一批急需进行修缮的文物建筑(如东岳庙、公益桥、禹后庙、卢氏宗祠、丁家店丁氏宗祠二期、新官桥、万安桥等)开展方案编制及修缮工作。争取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风土设计公司联合出版《华堂王氏宗祠修缮工程研究报告》。4.扎实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各项工作。完成小黄山遗址安防工程并通过省级验收,推进张伯岐故居安消防、瞻山庙安防等9项省保单位安消防工程方案编制、审批并积极争取资金,争取部分项目2025年度完工。5.继续做好考古、馆藏各项工作。重点是做好上级下达的各项考古前置工作及博物馆借展、库房保管(含历史厅展出文物)等各项工作。做足做好公安移交文物后续保护利用文章,提出改造原越博2楼展厅思路及相关方案,力争尽快达到文物库房安保条件。继续关注小黄山遗址博物馆、嵊州博物馆建设,根据单位情况积极为相关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建议。梳理好历年考古、文物资料,对照实物掌握库藏文物的相关情况。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3月1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09月09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4年09月05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2024年度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先进集体”称号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