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嵊州市机构编制信息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李奇 |
住所 | 嵊州市领带园五路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日常工作。网上名称规范信息数据库组织协调全市机构编制统计分析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335542913X8 | 举办单位 | 中共嵊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按照章程开展工作。做好机关电子政务和全市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的运行工作。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哪些具体的业务活动。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夯实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基础,为机构编制数字化改革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做好日常机构编制数据分析工作。为机构编制统计年报提供数据支撑。开发应用“国企员额智管”掌上应用平台,坚持目标导向,探索“3个1”员额智管模式。构建一个平台。一是搭建掌上平台。编办信息中心在大数据中心的指导下,按照“页面简洁、操作简便、实用管用”的原则,零成本自主搭建平台,平台嵌入浙政钉掌上应用模块中,上线后各人事干部登陆浙政钉即可办理业务。二是集成管理数据。各国企员额信息、人员信息已全面纳入数据库管理,涵盖人员身份证号、学历、参加工作时间、科室、岗位、职务、职称、入编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基本信息,编办、相关主管部门和国企实现数据互联共享。优化一套流程。一是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优化简化用编申请、出入编登记、信息变更等业务办理流程,实现全程线上办理。建立国企申请、主管部门审核、编办核准的三级业务办理机制,相关业务线上自动流转,并设置业务限时办结提醒,操作留痕追溯等功能。二是多部门协同闭环管理。编办、财政局(国资办)、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建立协作配合机制,把员额审批、人员录用(调配)、员工薪酬监管等各环节串联,实现员额、人员、薪酬的一体化闭环管理。定制一套制度。按照《嵊州市国有企业员工实名制管理实施办法》,严格按照国有企业员额审批方案,将员工实名落实到所属企业、岗位,确保实有人员与员额相对对应,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共审核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人员变更信息22000余条。构建“数智管理”平台,提升国企员额智治水平。“国企员额智管”掌上应用平台集成在编人员等信息字段3万余条,数据实时动态更新。并实现数据共享,为其他部门提供应用数据2万余条。国企员额管理每单业务办理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国企员额智管”掌上应用平台的智能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需进一步完善。 |
四、下一步打算 | 做好实名制管理系统的数据维护工作,保证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探索“国企员额智管”数智分析模式,优化国企员额资源配置。一是数据一屏掌控。平台首页以图表形式呈现全市各国企的员额配置基本情况,为员额核定、用编批复提供直观、可视、便捷的数据支撑。二是数据关联分析。对国企员额申请事项进行审议论证时,通过系统抓取相关指标进行评估,提高了审议论证的精准度,推动国企员额高效配置。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