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嵊州市固体废物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0 15:33
信息来源:嵊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嵊州市固体废物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 | 嵊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嵊州市固体废物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竹平山 |
住所 | 嵊州市剡湖街道越秀一路2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426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1764.43 | 期末数(万元) | 1485.8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专项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服务固体废物管理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3471440133W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嵊州分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嵊州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持续强化“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管理”的理念,高效完成生态环境监测任务。根据《2024年绍兴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要求,我站在全面完成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城市环境噪声监测、重点排污单位监督监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等监测任务外,着眼于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大局,及时高效配合地完成服务环境管理与执法监测工作,为生态环境管理、执法专项行动、环境应急、环保督查问题整改等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监测依据。2024年监测水质样品1441个,获得手工监(检)测数据8548个、自动监(检)测数据近127.5万个。2024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21,同比下降4.9%;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1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AQI优良率为94.2%,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2、持续强化监测能力及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为向环境管理部门及时提供科学严谨、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出具的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坚持三级审核。目前,基本形成了站长决策、质量负责人落实管理、质量控制员具体实施的三级质量管理体制,按照年初制定的质量监控计划,采取了加采现场平行、全程序空白、平行双样分析、加标回收及质控考核等从采样到监测全过程监督管理,使得监测数据从产生开始就处于严密的质量控制之下,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全面提升环境监测综合能力,我站不断更新监测仪器设备,设施环境不断改善,环境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紧盯各自动监测站运行状态,及时与运维沟通,化解自动站潜在的环境风险,保障我市各自动站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各项监测数据传输真实可靠;积极争取新人,培养新人,锻炼新人,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强、技术硬、素质高的环境监测队伍。2024年我站共组织开展内部人员培训6次,参与培训34人次,参与外部组织培训及视频培训12次,共46人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2024年1-12月份监测水质样品1441个,获得手工监(检)测数据8548万个、自动监(检)测数据近127.5万个。2、2024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21,同比下降4.9%;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1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AQI优良率为94.2%,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3、根据绍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写的绍兴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月报1-12月份监测结果,我市15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1个,Ⅱ类水质断面11个,Ⅲ类水质断面3个。我市11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断面累计Ⅱ类水质断面11个。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生态环境监测任务重,监测力量薄弱,监测站运行经费难以落实。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和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量逐年增加,同时环境执法监测、应急监测或者临时性监测任务不断增加,我站现有的监测能力及人员配置难以适应当前繁重的工作任务,监测资金又不足以支撑购买社会检测服务。2、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差。我站目前应急能力不足,无应急人才,应急监测设备缺乏、应急协调性不强,一旦出现突发性污染事故,难以在第一时间报出准确无误地数据,难以满足环境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需求。 |
四、下一步打算 | 根据浙江省生态监测中心及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下发的年度生态环境监测计划开展各项常规监测工作,全力保障各项常规生态环境监测任务顺利完成,保障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等运行维护及监督工作以及上级下达其他监测任务。1、加强自身能力监测,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加大我站软硬件投入力度,扩展环境监测项目,提高我站监测能力。2、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并在在监测工作中严格落实执行,同时积极学习相关监测技术及只是,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27年11月24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