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嵊州市甘霖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嵊州市甘霖镇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嵊州市甘霖镇文化站(小黄山遗址文物保护管理所))

发布日期:2025-04-10 15:33
信息来源:嵊州市甘霖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嵊州市甘霖镇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嵊州市甘霖镇文化站(小黄山遗址文物保护管理所))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嵊州市甘霖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嵊州市甘霖镇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嵊州市甘霖镇文化站(小黄山遗址文物保护管理所))法定代表人钱建永
住所  嵊州市甘霖镇桃源路1号
开办资金(万元)500.00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500期末数(万元)500
宗旨和业务范围主要承担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文化事业等方面的技术性事务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83MB0X14605M举办单位嵊州市甘霖镇人民政府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领导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加快打造城市副中心,当好富乐嵊州模范生”战略目标,以“七个聚焦”推动“七个走在前作表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2024年,累计接待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考察调研51人次,镇村两级集体获得省级荣誉14次、绍兴市级荣誉7次、嵊州市级通报表扬和荣誉19次。其中,对于越剧传承发扬的有关工作经验获得省级领导和绍兴市主要领导批示,对于基层治理服务的经验做法获得绍兴市领导批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转型积厚成势。1-11月,全镇实现税收财政总收入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7.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1.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2.8%;限上零、住、餐分别增长55%、7.3%、36.2%,增速均居同层乡镇前列;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同比增长106.8%。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来福谐波减速器生产线项目、新锐·万马(嵊州)产业园项目获评2024年度制造业投资奔跑奖,其中来福谐波减速器生产线项目代表嵊州参加绍兴市“图强争先”大比拼重点项目赛比活动;新锐·万马(嵊州)产业园一期招引入驻率达100%,小微园区样板建设规模初显。企业培育提档升级,新增小升规企业6家,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预计2024年能实现三十强企业1家、三十优企业4家。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实到外资630万美元,完成率居全市乡镇街道第一位;实现外贸出口7.3亿元,同比增长10.8%;春茂服饰、新锐万马被评为2024年度外向型经济“十优”企业。大力挖掘招商资源,深化“富乐甘霖”招商手册,用好“VR”招商地图,开展奔跑招商、亲情招商。今年来,镇主要领导外出招商24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到内资4.8亿元。全年申报国家引才计划人才14人,引进青年博士4人,新增大学生610人。(二)城乡建设提质增效、项目推进平稳有序。小吃共富产业园项目二期开工入库,为小吃“双百亿”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四个未来乡村建设,黄箭坂村一期工程顺利验收,黄胜堂村完成项目招标。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苍岩、石道地等四个村已于11月顺利开工,进一步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高端装备产业园建设,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设计批复,纬六路完成施工招标,园区供电项目有序动工。协助做好绍甘线、施家岙-黄泥岗、查村-横山头下白改黑工程,完成527国道甘霖镇小黄山、马塘、查村、剡北村一期小三改工程建设,交通路网进一步内联外畅。小黄山遗址公园前期政策处理破冰启动,完成1500余亩土地上的地上作物、房屋、坟墓等摸排工作,加快推进集中签约和土地流转。圆满完成甬金高速拓宽工程、甘霖镇消防站建设、甘霖镇中学扩建工程、“稻梦谷”富乐田园等项目政策处理工作。(三)乡村振兴扎实迈进、农业农村更加兴旺。全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成总投资1900万元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积极推进2024年度“百千万”亩方项目清理腾退进度,已清理6000余亩。全年完成小麦播种10470亩、早稻播种4700亩、晚稻播种19000亩,农业产业量质齐升。深入推进五水共治,清退长乐江、澄潭江等江岸非法垦植面积2496㎡,复绿2741㎡。连续8年举办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全面展示水稻育种创新成果。深入实施全域共美丽行动,落实每周二“固定下村日”和每周六“全域整治日”,每月开展镇级人居环境自查,累计整改问题29064个。积极推进12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以点带面促进甘霖全域环境提升。(四)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共同富裕卓有成效。加快建设幸福颐养中心,积极推进乐龄之家建设,完成5家爱心食堂建设运营,布点13家老年学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两头门社区办公用房顺利投用,打通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米”。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成功创建越美小区5个、越美商业街3条。不断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实现100万元以上村9个、80万元以上村15个、6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丰富基层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暖心义诊,协助开展第二届“越嵊州越有戏”乡村越剧联赛开幕式,“富乐嵊州村村有戏”活动覆盖35个行政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历史欠帐太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二)农业科技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很不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产品优良品种覆盖面不广,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程度不高。(三)农产品优质品率偏低,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规模化程度还比较低,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四)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体实力还不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多,产业化经营组织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还不突出。农产品加工率低,精深加工不多,产业链条较短。(五)由于农村外出青壮年劳力较多,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六)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国内物流、用工等成本上升,加之市场需求总体偏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七)企业发展信心有欠提升。行业企业本身存在的大而不精,多而不强的固有缺陷,加之投资后劲面临较大挑战,后疫情时代,企业家投资信心需进一步提振,重点项目的谋划、招商引资等工作面临较大压力。
四、下一步打算(一)坚定不移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聚焦产业集群培育。实施龙头企业提能行动,实施小微企业提档行动,实施特色产业提级行动,实施亩均效益提升行动,二是聚焦有效投资扩量。深化大项目的投资压舱石作用,紧盯新锐·万马产业园项目二期、圆理服饰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推进高端装备产业园。三是聚焦消费市场增长。抓好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支持开展春节前后暖工稳产促消费行动,助力企业稳工稳产。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规模,力争全年外贸出口增长7%以上。四是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小黄山遗址公园、“稻梦谷”富乐田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延长“鹿门访友·越剧寻根”美丽乡村带。(二)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全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一是持续深化“双招双引”。全面优化招商工作体系,,探索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海内外优秀人才携高新技术项目落地创业。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对接,不断做优平台吸引人才落户。二是持续构建创新生态。充分发挥企业科创主体作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企业走访服务联系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及时传达最新惠企政策、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甘霖镇企业服务驿站,完成甘霖商会阵地建设,加快打造清廉商会。四是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做好金融服务产业发展,落实企业信用修复,积极推进“两重”“两新”等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储备,支持企业争取低息政策资金。统筹安排全年土地利用计划,优化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保障。(三)坚定不移做好乡村振兴,全力推进城乡共同富裕一是提升特优农业价值。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越冬牧业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积极推进“百千万”亩方后续工作,确保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全市四分之一以上,为粮食产量奠定坚实基础。积极争取长乐江提水灌溉工程等上级水利项目,确保水利设施在粮食生产关键期发挥作用。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利用农科所等资源,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4场次以上。三是巩固共富发展成果。制定实施“一村一规划”方案,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发农村内生活力。加快推进小吃共富产业园打造,招引一批引领性强的小吃头部企业,推动小吃企业集群发展,探索成立我市首个小吃星级旅游景区。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