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嵊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法定代表人 | 徐菁菁 |
住所 | 嵊州市甘霖镇冯家潭188 |
开办资金(万元) | 297.00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177.44 | 期末数(万元) | 202.8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及试验,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作物学研究农业资源利用研究植物保护研究相关社会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834714405471 | 举办单位 |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嵊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嵊州市农业农村局下属公益型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嵊州市农业基础科研和农技推广职能。现共有技术人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大学以上学历10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现有办公用房2500平方米,实验室250平方米,农业科普馆100平方米,试验田和示范园区面积120亩。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试验工作进展顺利。(1)鲜食甜糯玉米、普通玉米、春秋大豆试验情况。承担2024年国家鲜食甜、糯玉米品种试验3组43个品种;浙江省鲜食甜玉米区域品种试验2组27个品种,生产试验1组8个品种;浙江省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2组23个品种,生产试验2组11个品种;东南联合体鲜食甜、糯玉米区域试验2组21个品种;浙江省普通春玉米区域试验1组13个品种,生产试验1组5个品种;浙江省鲜食春大豆品比试验区域试验2组11个品种,生产试验2组6个品种;秋季东南联合体鲜食甜、糯玉米区域试验4组36个品种;浙江省鲜食秋大豆品比试验区域试验1组11个品种,生产试验1组4个品种;干籽秋大豆区域试验1组10个品种,生产试验1组3个品种。国家级、省级鲜食甜糯玉米、普通玉米、联合体试验均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精心组织,规范试验,准确记录;各组试验均已完成,试验报告上交省种子管理总站。秋季鲜食玉米联合体试验以及秋大豆试验已基本成熟,即将进入取样、考种、收获期。(2)2024年浙江省晚稻品种试验情况。市农科所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承担全组别晚稻品种试验的机构,今年,共承担24组198个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目前,单季籼稻ABC三组已基本成熟,预备进行收割,考种、翻晒、测产等工作;单季常规粳稻组和单季籼粳交组将于10月底或11月初陆续收割,进入考种阶段;其余连作晚稻品种均已进入灌浆成熟期。省级晚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工作,同往年一样,是浙江省2024年度“看禾选种、之江论稻”水稻新品种大会的一大组成部分。2.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有序推进。(1)嵊州市瓜菜新品种展示情况。为充分展示我省近年育成和引进瓜菜新品种的创新优势和应用价值,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品种保障,更好地为农民增效服务。市农科所继续开展2024年度瓜菜新品展示,展示西瓜、甜瓜、南瓜、瓠瓜、番茄、茄子、辣椒等7类瓜菜共52个品种,展示面积8亩。通过展示旨在加速瓜菜新优品种的引进、改良、示范和推广,深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示范平台作用,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产增收。经过展示,筛选出了表现突出的“瓯秀202”、“橙色密码”、“瓯秀黄樱”、“黄妃”、“杭杂504”、“浙樱粉1号”、“紫小可”、“翠栗318”、“红贝贝”、“黑津”、“小兰”、“小糖丸”、“月娘”、“和椒1号”、“龙美5号”、“亮紫7号”、“杭茄2010”、“紫仙”等推荐品种。(2)浙江省节水抗旱稻展示情况。节水抗旱稻是一种兼具水稻和旱稻特性的新类型栽培稻不仅可在水田种植更可在旱地、山坡地、撂荒地种植极大拓展了水稻的种植空间具有节水抗旱、高产稳产、环境友好等特点。今年我所承担了8个节水抗旱稻品种的展示任务,作为浙江省长江下游“看禾选种、之江论稻”水稻新品种大会展示组别。节水抗旱稻从种质创新的角度使水稻生产摆脱了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拓宽了种植空是在绿色发展目标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成功尝试;在田种植可节省30%的人工,节约淡水资源超50%以上,减少施肥30%、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亩产最高可达700--750公斤,实现帮助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的目标。3.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考察。6月6日,市农科所在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举办了瓜菜新品种观摩会。参加观摩会的有农业农村局领导、科室相关人员、乡镇农办主任及农技员、市蔬菜技术服务团队成员、蔬菜协会会员、新闻媒体记者等共计106人,今年还邀请了绍兴市农科院南瓜育种专家许老师进行现场授课和技术指导;观摩会后,每天都有自发前来参观的人,共计120多人次,大家纷纷点赞,通过单位全体人员的努力切实把瓜菜新品种展示打造成了可看、可学、可游的农业综合平台。6月26日,省种子总站玉米专家组对区试站内的省级鲜食甜糯玉米组、普通玉米组、国家鲜食玉米试验以及联合体试验进行了考察。7月2日,2024年度国家鲜食玉米区试品种品尝会在我所举办,省种子总站组织品审专家9人对国家鲜食玉米区试品种进行考察和品尝。9月26日,作为现场观摩点之一,配合并圆满完成2024年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的召开。9月27日,省种子总站组织水稻专业组成员,对区试站中的单季杂交籼稻(A、B、C)组的参试品种田间表现进行考察。4.积极申报科技项目,农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5月市农科所积极探索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申报嵊州市科技项目2项,分别是“樱桃番茄新品种引选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和“桃树Y字形修剪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经市科技局农发科、高新科审核,予以立项并已公示。2024年6月市农科所与市农技推广中心、市良种场联合申报绍兴市科技强农专项科技计划项目“水稻二化螟迷向生物防控技术示范推广”,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将有效降低二化螟在整个发生期的虫口基数,在水稻作物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间接增加水稻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24年8月11日,市农科所与嵊州市鹿山街道江夏茭白产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申报嵊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004030),在市科技局进行验收答辩,经过专家的评审和讨论,项目验收予以通过并公示。2024月9月市农科所积极响应2025--2026年省农业产业技术团队项目申报工作,邀请了省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胡老师、省农科院蔬菜专家李老师,金华市农科院水生蔬菜专家张老师做项目指导申报了“菜稻轮作模式降解地膜的应用与推广”、“甘蓝高品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双季茭白促早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等三个课题,等待省级部门的审核。继续探索与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开展年糕专用稻合作项目,据统计,嵊州本地就有100多家年糕加工企业,每年生产出大量年糕源源不断供应到全国各地的嵊州小吃店铺,需求量庞大,高品质的年糕专用稻种植加工市场前景广阔。5.认真完成农广校日常教育工作。为贯彻落实全省乡村人才振兴,统筹推进农民学历和专业能力提升,2024年农广校嵊州分校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为核心,继续围绕农业粮食生产中心工作,开设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班,面向全市招收学员70人,本次报名人员基本为我市种粮大户,8月底已完成招生工作,并全部录入系统,材料寄送省校,并积极筹办开学典礼相关工作。完成2023级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员应用语文、村播一本通、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等第一学年课程的日常教育和考试。完成2022级会计事务专业学员第二学年全部课程及考试,毕业登记工作已于7月完成并把材料寄送省校,共61人通过各项考试顺利毕业颁证。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单位人员减少,现有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继续做好2025年国家级、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常规工作;二是做好2025年度瓜菜新品种展示相关工作,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新优品种辐射带动作用;三是继续配合好一年一度水稻新品种大会有关工作;四是开展2025年农广校招生、培训、考试、毕业等工作;五是积极申报各类农业科技项目,为三农发展做实事;六是认真完成局下达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