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工作主线,着力经济保稳,抢抓项目建设,实施惠民工程。全市经济仍保持了较快增长,结构继续优化,社会发展良好,民生进一步改善。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1.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26.63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81.27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0∶55.8∶34.2
变为10.0∶54.8∶35.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2009年的GDP是2006年的1.37倍,年均增速达11.0%。人均GDP3151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平均汇率计算为人均4612美元。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0.8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86亿元,增长8.5%。增值税增长8.3%,营业税增长15.1%,个人所得税增长21.2%,企业所得税下降5.0%。2009年财政总收入是2006年的1.59倍,年均增长16.6%。财政支出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民生事业支出达到10.4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4.1%。
全力构筑就业促进体系,接洽用人单位2386家,登记就业岗位39787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756人,4006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1%。各类农民培训共15877人,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80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36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3272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168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受危机影响明显,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企业效益相对不够理想;科技投入较小,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城乡发展还不够平衡,农民收入增幅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
二、农 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24.06亿元,牧业产值6.77亿元,林业产值3.11亿元,渔业产值0.38亿元。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6.7千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8.95千公顷,同比1.3%,蔬菜播种面积13.1千公顷,增长-7.1%。粮食总产量17.29万吨,比上年增长2.1%,蔬菜产量34.96万吨。生猪出栏33.28万头,存栏20.45万头,分别增长9.4%和0.1%;肉类总产量25840吨,增长8.2%。
完成林业迹地更新111.34公顷,其中人工迹地更新71.34公顷,人工促进更新面积26.67公顷,天然更新面积13.34公顷。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093.34公顷,建设绿色林带25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长度20公里,建成省级阔叶林发展工程面积533.34公顷,绍兴市级阔叶林发展工程面积1400公顷。茶叶产业继续发展,我市被评为2009年全国重点产茶县,越乡龙井荣膺第二届浙江十大名茶榜首。
完成水利资金总投入2.96亿元,其中用于防洪工程1.57亿元,农村水利建设1.28亿元,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0.11亿元,辽湾水库等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良好。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6.7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明显。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85.8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工业增加值1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70亿元,同比增长4.4%(动态比);规模以下及个体户产值299.14亿元。规模以上产值中重工业产值83.52亿元,增长4.0%;轻工业产值203.18亿元,增长4.6%。全年工业呈回升趋势,四季度规模以上产值增速达25.9%。
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三大产业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29.6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0.1%,其中领带服装产值116.16亿元,电器厨具产值53.47亿元,机械电机产值60.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11.9%和2.0%。
重点企业发挥骨干作用。重点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产值168.42亿元,同比增长5.7%,增长幅度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3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占比大(占58.7%)、速度好,在保增长形势中作用明显。2009年销售亿元以上企业46家,其中5亿元以上7家。
工业企业效益较快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2.34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8.59亿元,同比增长22.0%。利润增速从一季度的同比-42.0%到全年的22%,回升势头强,企业经营状态好转快。领带服装业利润4.22亿元,电器厨具1.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1%和28.4%;机械电机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16.4%。工业效益十一项考核指标得分228.22分,同比提高了4.84分。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0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省内市场产值37.73亿元,增长64.2%,是09年产值增长的主要动力; 省外市场产值67.69亿元,增长0.1%。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合计6.23万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36亿元,其中工业性投资55.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0%和10.4%。全社会投资中限额以上(计划总投资500万以上)投资77.68亿元,比上年增长24.6%;限额以下及其他投资15.68亿元,比上年下降18.8%。
限额以上制造业投资45.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限额以上制造业投资涉及24个行业,有9个行业投资额在亿元以上,其中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纺织投资额均超8亿元,分列前三位。主要行业中,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额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180.2%、97.6%和59.5%,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其他行业限额以上投资主要情况为: 基础设施投资2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3%,是全社会投资较快增长的主要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8.64亿元,增长-28.8%,由于2009年房地产新开工项目偏少,影响了全市的投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其他行业合计共投资2.99亿元,增长59.0%。
重点项目投资进展顺利,20个重点项目当年实际完成投资16.72亿元。其中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南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均超计划完成年度投资。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56.59亿元,增长14.9%;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3.45亿元,增长14.7%。全市批发业零售额4.38亿元,比上年增长-4.3%;零售业零售额83.13亿元,增长17.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53亿元,增长6.4%。
房地产销售较快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33.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9.0%;商品房销售额13.91亿元,增长62.9%。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42.02万平方米,增长31.3%,其中新开工面积64.08万平方米,增长82.1%;竣工面积34.51万平方米,增长204.1%。
年末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8个,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9.26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58.82亿元,增长0.2%;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0.44亿元。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3个,其中中国领带城成交额22.62亿元。崇仁镇农贸市场等16个市场完成改造,市场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对外经济
全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011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7%。自营出口93244万美元,增长-13.8%。其中领带服装出口45428万美元,增长-13.8%;电器厨具出口28736万美元,增长-4.1%;机械电机出口6080万美元,增长-45.2%。其中出口欧盟33883万美元,美国20721万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36.3%和22.2%。2009年自营出口是2006年1.58倍。进口额78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光学、医疗等仪器进口5653万美元,机电产品99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50.4%。
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1只,合同利用外资114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9%。单体投资规模下降。全市新批外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982万美元,比上年减少453万美元。其中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3只,与上年持平。实际利用外资66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
新批境外投资企业4家,总投资额320万美元,同比下降36.0%。境外投资企业总营业额1605万美元,带动出口额1603万美元,分别下降35.8%和31.2%。
七、交通、旅游、邮电
全市有跨市公路客运线路76条,市内线路88条,营运客车682辆10798客位。制定了《关于优先发展嵊州市城乡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已发放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卡4.8万张,市民持IC卡乘坐公交车享受8折优惠。营运货车4117辆,货运吨位8140吨。水运船舶62艘,其中货船55艘7731吨位,客船7艘384客位。全年水运货运量80.29万吨,客运量1.27万人。
接待国内游客275.0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1.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和19.3%;接待入境游客3493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71.46万美元,分别增长8.5%和9.3%。年末共有星级饭店6家,全年营业收入12724万元。
实现邮电业务收入4.7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包括移动、联通等)4.32亿元,增长1.1%。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29.60万户,比上年减少2.85万户;移动电话44.57万户,比上年增加8.27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数(不含手机上网用户)70636户。
八、金 融 业
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金融存贷余额快速增长。全市年末金融机构12家,比上年增2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8.1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3.01亿元,增长25.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9.38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短期贷款134.01亿元,增长30.3%,中长期贷款42.96亿元,增长52.6%。其他信贷业务较快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承兑余额33.15亿元,比年初新增2.63亿元,增长8.6%。
九、科学技术、教育体育
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绍兴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绍兴市专利示范企业7家。共实施项省级以上项目101项,其中国家级13项(只),省级科技项目15项,省级新产品73个。嵊州本级工业项目200余项。全市专利申请数65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3项;专利授权数105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项。
全市共有中小学校110所,比去年减少5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职高6所,初中29所,小学67所;在校学生8.50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47万人,职高0.72万人,初中2.29万人,小学4.02万人。专任教师5196人,其中普通高中1040人,职高411人,初中1654人,小学2091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为97.0%,其中升入普高48.4%,高考上线率93.3%。全市幼儿园111所,其中集体办36所,社会办75所,在园幼儿2.00万人。
成功承办2009年浙江省幼儿体育大会暨省第十八届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我市代表队分别获得甲组、乙组两个一等奖。在绍兴市级及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我市体育健儿共获奖牌225枚,其中金牌101枚。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启动实施嵊州市“新农村小康体育村”创建工作,全市共有76个村通过评估验收。成功举办嵊州市首届小康体育村运动会,1100名农民运动员参加了6个单项、4个集体项目比赛。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
十、文化、卫生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详细登记文物普查项目1496个,其中新发现49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国家级名录3项,省级11项,绍兴市级28项,嵊州本级56项;有非遗传承人国家级2名,省级12名。在各类文艺创作和比赛中,获得绍兴市级以上奖项累计达46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22项,绍兴市级14项。全年放映电影4812场,文艺演出135场。新发展有线电视3120户,入户率79%。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8个,其中医院6家、卫生院49家,诊所医务室等其他医疗机构153家。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1883张,其中医院1206张,卫生院557张。卫生技术人员2520人,其中执业医生1014人,执业助理医生210人,注册护士811人。积极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成立市婚育服务中心,婚检人数明显增加,婚检率提高到30%以上。
十一、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
重点能耗企业重点监测, 49家重点能耗企业用能情况一月一报,按季度公布节能排名,并通报单位能耗上升企业,全年重点能耗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92%。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耗原煤29.71万吨,耗电63922万度,综合能耗24.86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0867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99%。
全社会用电量14.84亿度,比上年增长5.2%。其中工业用电10.36亿度,增长4.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79亿度,增长7.8%,人均生活用电380度;其他用电1.69亿度,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6866万吨,其中地表水3425万吨,地下水96万吨,自来水1057万吨;重复用水量3787吨。
工业废水排放1016.33万吨,排放废水化学需氧量703.5吨,排放达标率100%;工业SO2排放量2917吨,比上年下降1.1%,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为628.69吨和18.77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03万吨,综合利用量7.41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2.2%。嵊新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2290万吨,化学需氧量去除量10369吨,氨氮去除量863.3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8.0%和52.5%,产生并处置污泥36884吨。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26.90万户,人口73.37万人。其中男性37.95万人,女性35.4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6.43万人,比上年增加0.82万人。全市出生5472人,死亡648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负增长势头在逐步扩大。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7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22227元,经营性收入225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341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87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工资性收入5219元,家庭经营收入3658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014元,比上年增长26.1%。
社会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36万人,新增1.0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14.04万人,新增0.9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8.21万人,新增0.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97万人,新增0.2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45万人,新增0.73万人。五大保险基金安全平稳,运行良好。对生育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进行了完善,参保对象普遍受惠。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全面推进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养老服务“嵊州模式”。全市共有养老机构53家,拥有床位近40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数达到35张,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提标扩面。全市现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301户9652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300元提高到3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210元提高到240元。医疗救助831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13.6万元。
“平安嵊州”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22起,死亡92人,分别同比下降1.9%和5.15%;直接经济损失221.9万元,同比下降4.1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04起,同比下降0.42%;火灾事故14起,同比下降36.36%;工矿企业事故4起,同比持平。
2010年大事记
1月
9日 市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委、绍兴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8年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任务。
15日 2009嵊州·上海对接合作恳谈会在上海举行。
19日 绍兴市首家村镇银行————浙江瑞丰村镇银行开业。
同日 工商管理实行“首查不罚”制度。
是月 城市社区开通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一键通”服务。
是月 嵊州市被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首批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市)。
2月
2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经济大会。回顾总结2008年工业经济所取得的成绩,全面部署2009年经济工作。会议表彰了工业企业30强30优、杰出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第一家上市公司等。
5日 嵊州旱豚养殖基地在甘霖镇一村吴家田自然村建成,为绍兴市首个旱豚养殖基地。
10日 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到嵊州调研工业经济和“三农”工作。
12日 “马寅初风节园”开园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浦口街道马寅初故居举行。
19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到嵊州调研工业经济。
20日 “嵊州集群产业电子商务专区频道”开通。嵊州市与阿里巴巴就特色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应用进行全面合作,启动嵊州集群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三年行动计划”。3月2日,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集群产业电子商务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同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建设“平安嵊州”暨政法信访工作会议。
3月
1日 42米登高消防车投入执勤,全市告别无登高消防车的历史。
3日至5日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市越剧艺术中心召开。
4日至6日 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嵊州剧院召开。
5日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王辉忠到嵊州调研社会治安和打击整治“两犯”犯罪大会战开展情况。
10日 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钱建民到嵊州调研企业主辅分离工作。
11日 市委召开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绍兴市委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全面部署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4日 全市首次企业员工的“双证”制培训在宏达制衣有限公司进行。
是日 第二代残疾人证开始核发。
是日 城管执法实行“首违免罚” 制度。
19日 促进嵊新区域集约发展第四次工作会议在新昌县举行。
同日 三界镇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成立,为全省第一个由热心特殊群体帮教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组建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20日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首家地方工作站在嵊州成立。
24日 市政府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
25日 嵊州(宁波)投资环境推介会在宁波举行。
26日至27日 市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市越剧艺术中心举行。
28日 嵊州(中国)茶叶城开业。全市“越乡杯”龙井茶炒制精英赛在嵊州(中国)茶叶城举行。
31日 中国电信嵊州分公司举行3G业务开启仪式。
是月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管理处考古人员在甘霖镇上高村(土名黄泥次洁堂)的古墓群发掘中,发现清理古墓葬7座,出土文物40多件。时代跨度从东汉到南朝时期,距今在1500年至1800年之间。
4月
2日 浙江温泉湖国际度假旅游区开工典礼在崇仁镇温泉湖项目建设现场举行。
3日 市政府召开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表彰2008年度重点工程建设“三比”竞赛优胜单位,落实2009年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7日 第六届中国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在王羲之故居旅游区举行。
20日 市政府召开全市扩权强县改革工作会议,确保上级下放的44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4月底前落实到位并有效运行。
同日 市政府召开全面推进“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会议。
24日 由全市20家领带企业的近100名设计师参加的嵊州市领带产业设计师联谊会成立。
27日 招商银行绍兴嵊州支行开业。
29日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到嵊州调研服务业发展工作。
是月底 嵊州花猪、嵊州长毛兔被确定为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5月
3日 高52米的原嵊州市压延厂烟囱成功实现定向爆破拆除,这是全市首次对高层建筑施行定向爆破。
5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
同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领带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会议。
8日 市政府颁发《嵊州市“越乡”龙井专卖店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
11日 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市政府签订“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嵊新办事处筹建协议书”。
13日 市民生稳定专项行动组督查会议召开。
14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同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平安嵊州”专题会议。
22日 市委、市政府举行全市工业投资项目银企对接会,10家金融机构分别与10只工业投资项目签约,签约授信总额达299亿元。
同日 全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面启动。
26日 首家“越乡小吃”示范店在市区开业。
27日 市委宣传部在市新闻中心举办首场新闻发布会暨市民论坛活动。
6月
1日 全市个体工商户工商营业执照、国地税税务登记证实行“一窗式”办理。
2日 市委召开“重实践、破难题、攻重点”专项行动组工作交流会。
3日 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到嵊州调研。
6日 绍兴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在市体育学校落下帷幕,代表嵊州市参赛的市体育学校拳击队获团体总分第一。
10日 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外人才智力项目洽谈会在嵊州举行。
11日 市炉具厂和美国俄勒冈州Aprove-cho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新型柴炉在英国阿什登可再生能源奖颁奖大会上获得全球能源冠军称号。
12日至14日 由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和嵊州市中医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一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在嵊州召开。
17日 绍兴电信3G GPS定位平台开通仪式在嵊州宾馆举行。
19日 嵊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工作会议召开。
22日 全市禁毒工作会议召开。
24日 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钱建民到嵊州检查指导防汛和采砂整治工作。
26日 由6家嵊州领带企业组建的浙江证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就共同建设蚕桑基地签订合作协议。
28 杭州嵊籍同乡支持嵊州发展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在嵊州举行,来自杭州的15家企业和个人现场捐赠首批基金110万元,用于支持嵊州教育事业发展。
同日 第二届浙江十大名茶评选结果在杭州揭晓,越乡龙井荣膺榜首。
29日 由市政府主办的全市首届小康体育村运动会在市体育中心举行。
30日 嵊州市市长质量奖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行工作动员会召开。从2009年起设立市长质量奖,引导企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7月
1日 嵊州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会)成立。
6日 全市首个村级红十字会在崇仁镇张家村成立。
13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
23日 市委召开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绍兴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明确全市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主攻方向,动员全市上下为完成全年目标,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而努力奋斗。
24日 大型系列丛书《人文嵊州》首发式举行。
26日 嵊州市在长沙召开的2009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获得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称号。
29日 省政府在嵊州召开全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专题报告会暨示范区试点动员会。副省长金德水出席会议并讲话。
31日 市政府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举行全面合作签约暨科技项目对接活动。
是月 嵊州市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桃形李之乡”称号。
8月
5日 中央电视台《戏苑百家》摄制组到嵊州寻访越剧的前世今生。
6日 嵊州(瑞安)汽摩配产业对接会在瑞安市塘下镇举行,共有11只意向项目签约。
14日至15日 以贝宁共和国总统外交顾问玛丽雅姆·阿拉基·保尼·迪亚罗为团长的非洲国家政府经济官员访问团到嵊州参观考察。
15日 104国道三界镇清风桥地段(1575KM+900M)于上午发生山体岩质大面积滑坡,造成104国道中断,19日晚11时恢复通车。
28日至29日 市委、市政府举行嵊州·上海企业家对接交流会。
31日 嵊州经济开发区10家企业举行集体奠基仪式。
9月
3日 嵊州·南充经济合作座谈会在四川省南充市举行。会上签订了建立桑蚕丝生产基地的框架协议,达成建立100万蚕桑基地的长期协议。
4日 市委书记郭敏带队到对口支援的青川县苏河乡实地踏看检查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持工作。
7日 中国疾控中心农村实施饮水安全计划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嵊州召开。
11日 全省营造林和公益林管理工作会在嵊州召开。
22日 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对全市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进行具体部署。
23日 市婚育服务中心成立。
同日 嵊州(东莞)投资环境推介会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
25日 嵊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民间艺术踩街暨成就彩车巡展活动在官河路举行。
27日 “相约越乡”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在女子越剧发源地施家岙举行。
28日 浙江锻压机械集团公司的黄顺祥、剡山小学的陈洁敏、市畜产品公司的麻剑雄荣获省级劳动模范称号。
30日 市政府与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组建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嵊州分中心。中科院副院长、北京分院院长丁仲礼和市委书记郭敏为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嵊州分中心揭牌。
10月
7日 全市第一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市人民医院确诊,于12日痊愈出院。
13日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到嵊州考察土地开发工作。
16日 全市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
17日 举行嵊州旅港同乡会换届暨第三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
22日 嵊州市第三次自然(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举行。
23日 越乡文化发展高层论坛暨北京越乡文化周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市越剧团新戏《王羲之》在北京长安大剧院上演。26日,嵊州越剧进清华活动在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蒙民伟楼的剧场内进行。
24日 嵊州山水越剧休闲旅游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嵊州市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蓝色港湾国际商区举行。
27日 第十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暨2009第二届中国(嵊州)电机展览会在市体育中心开幕。第十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主体活动分开幕式、经贸系列活动、文化系列活动三大部分,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北京和嵊州两地穿插举办。
29日 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行动组在长乐镇召开会议,督查173个工业性投资项目进展和2009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同日 “FM100.3爱心车友联盟”成立仪式举行,为全市首家爱心车友联盟。
11月
2日 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钱建民到嵊州调研产业集群发展和主辅分离工作。
3日 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4日 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中国流行色协会主办,市政府承办的嵊州中国真丝产品流行趋势发布新闻发布会暨中国真丝产品流行趋势发布基地授牌仪式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举行。
7日 中国服装协会服饰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换届工作会议在嵊州召开,选举产生中国服装协会第三届服饰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
同日 市委、市政府举行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共有11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近23亿元。
11日 市法纪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开展法纪教育活动在市人民法院举行。
12日 由浙江天乐集团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首次在义乌举行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亮相。
16日 市委举行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
18至19日 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到嵊州调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23日 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授牌仪式暨全国标准茶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在黄泽明山茶场举行,全省第一个全国标准茶园创建园————黄泽明山茶叶标准园揭牌。
26日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市文化广场启动。
同日 浙江天佳服装饰有限公司在招商银行嵊州支行成功叙做首单电子票据承兑业务,为全市第一单电子票据业务。
26日至28日 嵊州经济开发区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开发区(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创新高峰论坛暨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表彰发布活动中荣获“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
是月 全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春江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联合作业专业合作社在崇仁镇安江村成立。
12月
1日 市民政局作为全国县(市)级民政部门的唯一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老人院院长论坛,并作题为《关于县域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发言。
3日 《嵊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实施意见》出台。
4日 “山森杯”全市第二届香榧炒制大赛暨香榧品牌推荐评选活动在谷来镇举行。
7日 《农村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通过评审。
10日 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成立。
10日至11日 全省乡镇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典型案例交流观摩会在嵊州举行。
11日 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在城中菜场开业。
同日 市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全省八个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中首个通过省级验收的示范区。
12日 嵊藉院士、中科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丁仲礼专程回乡考察嵊州电机产业的发展、了解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企业主共同恳谈技术对接服务平台的相关事宜。
16日 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8日 市水产养殖协会成立,为绍兴市首个县(市)级水产养殖协会。
20日 四集音乐电视专题片《民族的号手————任光》开机仪式在嵊州举行。
同日 104国道嵊州段三界分离立交桥顺利贯通,创造了嵊州交通史上桥梁单跨最长、单片梁板最重的两项记录。
24日至25日 市委召开务虚会议,总结2009年工作成效,谋划2010年工作。
26日 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
30日 市红十字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同日“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试点座谈会在三江街道召开。
31日 三界永明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中心揭牌成立,为全省首家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
同日 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成立。
是月 省小功率电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嵊州投运。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