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583U/2020-88741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贵门乡 公开日期: 2020-02-20 10:34:16

贵门乡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0- 02- 20 10: 34
信息来源: 贵门乡
浏览次数:
分享:

2020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将依托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砥砺奋进善作善成,不断打造“山水贵门”新格局。

1.着力提升治理能力,助推融合发展

一是结合启动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做好新贵门定位工作,统筹各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学编制项目,加快补齐短板,真正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二是进一步规范新村运转机制,不断提高各村干部的政治本质和工作能力,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健全村级组织运转机制。三是统筹兼顾谋划,培养强村富民计划新水平,按照“一盘棋”理念,经过盘资产、明账目,各村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举措,提升融合质量。

2.着力提升特色经济,壮大乡村产业

依托越乡龙井茶研究所项目和江苏老字号八字桥茶业加工配送中心的落地促进茶叶产业标准化高档化提升,加强茶叶品牌的推介工作,实现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山区产业特点,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提升建设。推进林下经济种植,鼓励发展培育香榧林、榧茶套种基地、榧稻套种基地,促进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培育和发展产业为根基,拓展、做深农产品产业链,提高经济附加值拓宽以酒、茶叶、香榧为主打的“鹿门”系列、以石磨豆腐、毛笋干、玉米饼为主打的“何家坞”系列、以自酿果酒、农家咸猪肉为主打的“八宿屋”系列特色农产销售渠道,尝试在楼村第一党支部旧址、鹿门书院、何家坞民宿等节点设置农产品展示销售区,实现自助付款购买。

3.着力深化生态治理,发展全域旅游

充分挖掘贵门优质的山水资源、深厚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生态旅游为优势,引领经济社会全方位、系统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空间开放融合、社会共建共享、综合协调管理,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打造环南山湖运动休闲旅游专线、串联起以“红色八景”为主要节点的红色研学专线和水岸同乐滨水休闲专线。完成奖山村(屏岫自然村)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推进上坞山露营基地二期工程;新建登山游步道6公里以上,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继续巩固“无违建乡”创建成效,重点做好“四乱”整治,村庄景点规划建设和卫生设施建设。建成投资2500万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项目,投资1200万完成16个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惠及人口1.2万余人,巩固和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示范乡创建成果,全面推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加快盘活农村土地;巩固国家卫生乡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农村“一分两清三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集中攻坚行动;启动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开展新一轮美丽乡村示范点创建,积极打造一批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美丽河湖,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

4.着力保障项目实施,夯实发展基础

加强水源地保护,全面启动总投资1200万的玠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力争完成土地开发(旱改水)项目1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600亩,完成投资50万八宿屋山塘综合整治工程、投资370万下陈溪江叶村段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和投资200万玠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继续推进农村道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完善交通路网改造,力争投资7000多万完成21条共56公里农村道路的提升改造,力争配合完成长宅线提升改造工程和启动甘霖-下南山隧道建设项目。

5.着力强化改革推进,提升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把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向民生实事倾斜,努力让群众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高。全面落实上级“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和要求,持续抓深抓实“三服务”,为落地项目和招商引进项目提供“店小二”服务。发挥新建敬(养)老院的医养服务功能,实现村级居家养老服务、农村配送餐服务全覆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挥好郑氏家训馆廉政教育作用,做好屏岫革命事迹陈列馆建设,完成各村文化礼堂和何家坞二期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做好健康体检、签约服务、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人口健康等工作。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加大教育投入。落实“党管人才”要求,积极挖掘资源,做好高层次人才、民间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搭建人才发展良好平台。

6.着力加强社会治理,完善治理体系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社会稳定“一体两翼”工作体系建设。深化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四个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和“两减一创”积案化解工作,做好各类社会风险排查化解管控工作,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治理。继续深化跨界联防联管、深度合作机制,提升边界平安建设水平,扎实做好重大节会活动维稳安保工作。

7.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政治引领,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动“两个维护”更加牢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健全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机制,进一步凝心聚力。二是依托鹿门书院、楼村第一党支部旧址和屏岫革命史迹陈列馆等红色教育阵地,进一步深化党建内涵,培育党建品牌,拓展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平台。三是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深化“五星”系统创建工作,着力推进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四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扎实开展履职约谈,落实一岗双责,全力支持纪委查办案件。聚焦民生民利,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巡查建设,深化村级权力信息公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五是统筹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企业、清廉家庭“六位一体”建设,深入挖掘廉政文化,完善提升吕氏家风陈列馆、清官展示廊、郑氏家训馆等廉政文化品牌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