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871E/2020-57524 主题分类: 统计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20-04-08 09:30:16

2019年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20- 04- 08 09: 30
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分享:

2019年,面对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三个年”“五个聚焦”,全力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推动经济社会保持稳健发展,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综    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升。据初步统计,2019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9.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3%,增速低于绍兴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位列绍兴市第五位。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81238元,同比增长6.6%,按年平均汇率(6.90元)折算,人均生产总值11776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19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3.67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工业增加值243.43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6.28亿元,同比增长6.6%。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6.7:48.1:45.2,贡献率为2.6%、52.8%、44.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3.3和2.8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其中农业产值43.10亿元,增长2.5%;林业5.70亿元,增长1.9%;牧业9.31亿元,增长1.8%;渔业1.13亿元,增长2.9%。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9.41万亩,蔬菜产量37.81万吨;油菜种植面积2.61万亩,油菜籽产量0.4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51万吨。全年生猪出栏26.37万头,家禽出栏660.50万只,肉类总产量2.59万吨。

水利建设取得成效。全年完成129个工程项目,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12.96万人,全市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已提升到93.7%。2020年的60个农饮水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设计,其中5个项目已完工,31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完成3座水库除险加固的80%,其余6座有序推进中;根据“20座完工、23座60%”年度目标,已完工和验收16座,其余27座有序建设和施工图设计推进中。扎实开展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标准制定、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完成33座水库、山塘的标准化管理创建。完成上东江12.57公里无违建河道创建,创建美丽河湖30公里,打造滨水文化景观节点5处,改造上东水库北漳坡面径流场,安全生产发电1.2亿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86.0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领带服饰、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产值分别增长-3.5%、2.1%、5.3 %。产业结构逐步高端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0%和2.3%,占规模以上增加值比重有所提高。随着科技和产业的加速融合,我市工业发展的产业形态正在加速变革,“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蓬勃发展,成为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

建筑业绿色发展。全市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建筑节能强制政策的有关规定,实现了建筑节能工作全过程的监管。市区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制定了《嵊州市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所有民生服务事项“一证通办”;推进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政府数字化转型完成了各个事项“窗口端”、“电脑端”、“移动端”的配置,实现了“移动端”100%以上、“跑零次”100%、“即办件”96%以上、审批材料电子化100%的要求。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结构向好。我市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提升,5000万元以上项目本年累计投资额占总投资的比例达到49.8%,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比例达到24.9%。特别是以高速公路、县、乡道路修建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活跃,其中杭绍台高速本年已累计完成投资额13.57亿元,嵊州市农村道路三年提升改造工程、嵊州市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嵊州越剧小镇项目等惠民实事工程投资进度加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分三次产业来看:一产投资同比增长-31.6%;二产投资同比增长13.7%;三产投资同比增长-1.7%。全年民间投资、交通运输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四项结构性指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2.0%、11.7%、28.0%和19.3%。

房地产行业面临寒冬。我市房地产市场尚处寒冬期,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4.8%。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600.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3%;其中本年新开工商品房施工面积92.02万平方米,下降44.4%;商品房竣工面积164.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7.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7.25万平方米,增长-40.1%;销售额70.14亿元,增长-43.0%。

五、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全市着眼三城同创,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加强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和清运管理,以“无烟蒂”城市为目标,制定《创建“无烟蒂城市”保洁、督查方案》,开展绿化带内垃圾和烟头专项清理;加强公厕管理,进一步开展厕所革命,已完成所辖区域内98座公厕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在嵊州大道、官河路、北直街、医院路、东南路等主要路段已增设公厕指示牌80余块;共更新增补垃圾桶共725只,更新增补果壳箱约612只。扎实推进城管十件小事中卫生死角整治、问题井盖、表箱、杆线整治、户外广告整治等三项工作牵头工作。

城乡面貌大幅提升。全力落实农村振兴战略,围绕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实施《嵊州市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续工作,完成省市各两轮回头看检;同时根据省领导会议精神,组建我市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专班,制定我市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三年培育名单和年度创建名单。有序推进污水运维管理,完成35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工作,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打造美丽宜居示范建设。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23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39亿元,同比增长7.9%。从四大行业来看,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4.46亿元,同比增长21.1%;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2.73亿元,同比增长9.6%;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08亿元,同比增长14.2%;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78亿元,同比增长19.9%。商品销售呈“三增三降”态势。一是生活类消费稳增长。1-12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239.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产品需求增加,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82.0个百分点,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2.3个百分点;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11.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7.86%。二是汽车类消费持续负增长。其中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7.44%,汽车行业作为全市支柱行业,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2.2%。拉低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3.7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同比下降1.2%;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下降23.7%。

商品市场交易活跃。全市紧紧围绕“消费促进月”活动主题,引导大型商超因地制宜开展促消费活动。引导企业参展参会,全年共组织各类展会活动14次。举办首届中国嵊州小吃文化旅游节,被省商务厅列入浙江省重点消费促进活动,全省仅有3个县市列入活动目录。小吃节期间,为竹编、根雕、戏剧服装等非遗传承人设置展位,并安排越剧快闪、越音漂流等活动,在丰富小吃节文化内涵的同时,打响嵊州文旅品牌。中国领带城、江滨市场和浙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三大亿元以上市场合计成交额72.97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浙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34.31亿元,成交额居首位,中国领带城和江滨市场分别实现成交额30.56亿元和8.10亿元。

七、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21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5020万美元。出台营商政策,优化营商软环境。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文件,把最优惠的政策给企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企业保驾护航,提振企业家信心。市领导、乡镇“一把手”定期外出招商、拜访乡贤、参加大型招商活动。我市5个5G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涉及5G产业生态合作。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大招商、大发展的良好氛围。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全市自营进出口86.03亿元,同比下降24.8%,其中出口82.69亿元,同比下降24.9%,进口3.34亿元,同比下降23.4%。出口分地域看,其中出口美国17.22亿元,同比下降22.5%;出口欧盟15.80亿元,同比下降20.7%;出口日本4.53亿元,同比下降11.5%。出口分商品看,全市领带服装产业出口37.34亿元,同比下降16.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5.2%;电器厨具产业出口8.89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0.8%;机械电机产业出口13.39亿元,同比增长0.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6.2%。另外,新兴产业出口1.50亿元,同比下降11.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8%;茶叶产业出口5.03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1%。

八、交通和旅游

交通基础建设稳步发展。全市年末公路里程2352公里,其中国道176公里(含高速公路),省道36公里,县道483公里,乡道355公里,专用道0.59公里,村道1302公里。一级公路66公里,二级公路116公里,三级公路102公里,四级公路1260公里,准四级709公里。

旅游事业加快发展。全市总接待游客1591.94万人次,同比增长15.02%,旅游总收入133.82亿元,增长15.0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591.5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3.71亿元,分别增长15.04%和15.14%;接待入境游客0.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2.0万美元。全市共有星级饭店5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3家,星级饭店总床位数 1082 余张。全市共有旅行社19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4家。

九、财政和金融

财政实力稳步增强。完成财政总收入69.67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76亿元,同比增长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65.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86亿元(含上年结转、省级拨款),同比增长30.0%。

金融存贷稳步增长。全市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逐步显示,存款增速稳步提升,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46.41亿元,贷款余额672.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和5.8%。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全市积极开展“123”科技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26.66亿元,同比增长19.3%;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6.06亿元,同比增长1.0%。经国家统计部门核定,2018年度R&D经费支出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7%,占GDP2.2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3家。培育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51家。巴贝集团“浙江省蚕蜂资源利用与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成功列入创建。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万丰)1项,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家级星创天地项目1项、省级重大专项1项;实施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392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坚持德育为先,中小学生“拥抱微笑 筑梦未来”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4名学生入围绍兴市美德少年。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标准站建设率达100%,举办学生心理健康高端讲座16场,12所学校创建为健康促进学校。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79名学生获艺术特长(小B级)水平,评选市青少年艺术节优秀作品582件, 160人次在绍兴市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比赛中获奖,城南小学和五爱幼教集团的诵读作品代表省参加全国赛。高考再创佳绩,普通类一段上线720人,比去年增加56人,近10年首次突破700大关;艺体类一段上线165人。全市有3名学生分获全省第21名、第43名、第52名,绍兴市第2名、第4名、第5名;690分及以上共11人。3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职考试本科上线55人,进入全省高职考各专业总分前10名共2人,前100名共27人。高考录取率为95.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普高学生五大奥赛全国级获奖41人,其中一等奖3人。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全国级获奖4人次,省级获奖30人次。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越剧事业有新发展。以“越剧走入年轻人的视线”为宣传标识,与腾讯展开合作,力推“王者荣耀”越剧主题皮肤。进一步落实中国越剧戏迷网建设,网站点击量已达300多万人次,建成爱越小站76个,实现小站互动交流;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站36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海外站3个。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结合文章,成功举办第18届绍兴(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暨第四届全国越剧戏迷大会、中国戏曲教育联盟第五届理事大会暨中国戏曲教育高峰论坛会议以及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等重大节会赛事;受邀参加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绍兴第35届兰亭书法节等展示展演活动,嵊州越剧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参加全国青年演员越剧大奖赛,荣获金奖2个、银奖1个。由市文化馆和市越剧团负责,定时定点开展越剧演出活动,结合优质戏迷角演出,基本实现越剧天天演。举办我的越剧心——国庆70周年主题展等活动,越剧公益讲演三走进,累计受众15万人次。

卫生事业再创佳绩。2019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12个,其中医院1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4家,分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3家,卫生院17家,门诊部19家。卫生技术人员46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74人,注册护士189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716张,其中医院3006张(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722 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4张,卫生院576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总量661.31万人次,同比增长9.98%。其中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210.5万人次,同比增长6.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院)门急诊量355.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15%。

体育事业全年推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2019浙中业余围棋升段定段赛等绍兴市级及以上赛事9场次,组织嵊州市级各类赛事和活动80余场次。全市新建足球场2个、体育休闲公园1个、社区多功能体育场3个,提升或改造篮球场16个,金庭镇中和长乐镇中心小学体育场向社会开放。在绍兴市级及以上赛事中,共计获奖牌314.5枚,金牌119.5枚,其中省级金牌8枚,全国级金牌1枚,国际级金牌1枚。校园阳光体育蓬勃开展,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有效保证,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等6场传统赛事成功举办,“游泳进课堂”参加人数近2000人。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健普森健身有限公司积极申报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库,体彩销售额达8702万元。

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三服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全年PM2.5平均值为36微克/立方米,AQI指数优良率90.7%;15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中,Ⅰ类水质1个、Ⅱ类水质10个、Ⅲ类水质4个,11个乡镇饮用水断面中Ⅰ类水质7个、Ⅱ类水质4个,南山湖饮用水源主要水质指标继续保持优良,达标率为100%。

节能降耗有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为42.7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增长1.97%,单位产值能耗0.089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9%。全社会用电量30.15亿度,同比增长2.7%。其中居民生活用电6.11亿度,同比增长3.2%;工业用电量19.18亿度,增长1.3%。

安全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11人,同比分别下降70.6%、59.3%。其中工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均下降71.4%;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9人,同比分别下降70.4%、55.0%。生产经营性消防安全事故41起,同比下降43.1%,无死亡。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控制有效。据市公安局人口年报统计,年末全市总户数25.37万户,户籍总人口72.4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7.02万人,女性人口35.3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1%和48.9%。计划生育工作开展顺利,全年出生4863人,人口出生率为6.71‰;死亡4864人,人口死亡率为6.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0‰(卫计局口径)。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7.1%,节育率79.5%。

居民生活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7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31元,分别同比增长8.7%和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0.4个百分点,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7900元,同比增长7.8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969元,同比增长8.4%。

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10156人,新增就业高校毕业生6152名,硕博士研究生和“双一流”大学本科生546名。嵊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投运,已吸引6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大力实施“智引高校、才汇嵊州”主题行动,组织召开第二届嵊籍春季大学生大会、2019年暑期大学生大会,带领企业参加“招才引智全国高校行”活动合计32场次,新增绍兴市高校毕业生集聚示范企业3家、绍兴市大学生创业园1家。推进“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窗口“店小二”式服务标准,共审核发放人才专项资金补助845万元。立足培育壮大“嵊州工匠”队伍,出台年度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性计划,举办“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省份贫困人口在嵊就业人员专题培训班,完成各类技能培训鉴定5637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1347人次。新增浙江省技术能手4名、浙江省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省级引领企业1家、绍兴市高技能人才集聚示范企业2家、绍兴和嵊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2人入选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的拔尖人才,1人入选绍兴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

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17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36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5%较低水平,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组织举办2019新春人力资源交流会、“五一”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企业招聘会、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暑期大学生招聘会等活动,助推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就业困难等重点人群就业。落实失业金稳岗减负政策,共惠及企业1132家合计返还社保费5121.78万元。完善公益性岗位认定及岗位补贴办法,出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企业稳岗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建立116家企业失业动态监测制度,成功创建绍兴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3家。

社会保障持续提升。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55.56万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2.6%。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共惠及我市9.6万余名退休人员。落实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三大行业企业社保费集中减征、困难企业失业金返还等三大社保降费减负政策。实施社会保险相关业务“两停止一调整”,调整2019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标准,规范有序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办理工作。建立重大工伤报告制度和疑难工伤会商制度,依法作出工伤认定969件。坚持依法依规,稳妥处置历史群体、特殊人员、改制企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

社会福利继续发展。全市共有低保对象5945户7642人。累计全年共发放低保金5185.587万元,新增低保对象495户616人,退出低保对象513 户844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7.2万元,累计救助480户990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 604.1122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助共计58.6万元,补助429人次;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助共计102万元,补助1497人次。共救助 21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 5 人,60岁以上老年人 63 人,跨省护送 7 人,接收本市在外流浪护送返乡人员23 人。在站长期救助 11 人。共办理结婚登记3896对(其中复婚270对),离婚登记1873对,补发结婚证1284对,补发离婚证126人次。


[附件下载]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