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9512/2020-9658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日期: 2020-05-22 08:47:42

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明年思路

发布日期: 2020- 05- 22 08: 47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分享:

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明年思路

农业农村局

 

2019年是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美丽乡村、巩固脱贫成效、提升改革成果,着力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补齐“三农”工作短板,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一、2019年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优化产业体系。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8.2万亩,建立省级水稻高产示范方6个,示范面积0.88万亩;全面提升浙江省水稻新品种核心示范基地,共展示品种193个,区试参试品种217个;成功举办首届国际(嵊州)绿茶大会、2019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嵊州庆祝活动等大型农事活动,“嵊州桃形李”农产品地理标志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组评审,大大提升了嵊州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二是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持续实施“1150”工程,三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行中,甘霖果蔬特色强镇已通过省级农业强镇验收;开展茶叶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的创建工作,新增各类农业机械1907台(套);配合巴贝公司做好“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实施工作。三是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建设高标准农田2.8万亩,其中包含0.4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全面开展定点屠宰场点清理整顿,进一步完善生猪屠宰点布局,严抓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严格规范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行为,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可防;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立案查处禁渔期违法捕捞行为案件54起,查获违法捕捞人员66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市,启动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3个。

(二)农村环境不断提升。一是优化人居环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以“环境整洁、村貌美化、设施配套”为要求,提升环境水平,彻底根治脏乱差问题,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二是打造精品特色。推进甘霖镇雅沈村等21个村的美丽乡村精品村(A级景区村)创建村创建;推进“十线百点”美丽乡村建设架构,重点打造“卮山探云”和“花溪飞瀑”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完成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施家岙村规划设计,持续推进崇仁七八村、东王村项目建设。

(三)富民增收路径不断扩宽。一是扎实推进抱团“消薄”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市级抱团项目资金的筹措工作,市级抱团项目建设资金4060万元已全部筹集到位,加快城南新区风情美食街项目建设进程。二是实施低收入农户小康计划,制定出台《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实施意见》,为全市低收入农户投保健康保险,受惠人数11583人,投保金额1737450元。三是开展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稳妥推进闲置农房激活改革工作,鼓励村集体将统一收储的闲置农房采取合作、合资、合股等方式参与开发,全市激活闲置农房778幢,吸引社会资本4.51亿元。四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共培训农民217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34名,参加省级市级高层次新型职业培训54人。

(四)涉农改革持续推进。一是全面提升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细化出台了关于财务公开、资产资源处置及大额物资采购、合同清理规范、村级工程审计和用工派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推进财务公开“逐笔逐项”制,深入推进村集体三资管理阳光透明,取得新的进展。二是牢抓合同清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在履行的各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合同,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截止11月底,各乡镇已完成原始票据的扫描录入,实现线上线下财务公开;完成合同清理和拖欠款收缴工作三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农村金融支持,不断提高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国家试点工作成效,2019年新增抵押贷款10笔,贷款金额1646万元;累计311笔,贷款金额5.12亿元。

(五)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一是强化党建工作。出台《关于开展“农大师”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的通知》等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决策等各项工作制度,扎实推进党建各项工作落实。二是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制度和每周一例会学习制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各项任务落实,扎实开展涉农领域、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修订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13项内部管理制度,深化政务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大体思路

2020年,我局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聚焦聚力乡村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规划为龙头,全力推进产业轮轴式集聚、公园化提升;农房集中式布局,景区化改造;资源激发式唤醒,多元化培育,着力把嵊州打造成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示范区”,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嵊州篇章”。

(二)主要指标

1.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2. 稳定粮食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8万亩以上,总产量12.5万吨以上。3. 持续实施“1150”工程,创建命名乡村振兴产业先锋基地15个。4. 促进生猪生产,全年生猪出栏量达到33.6万头。5. 建成2019年度2.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开工2020年度2.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其中4500亩高效节水灌溉)。6. 全年引进社会资本3.5亿元,激活闲置农房300幢。7. 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00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人。

(三)主要措施

1.高举旗帜、精准发力,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以规划为统领。以《嵊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龙头,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既做好“规定动作”,又彰显嵊州特色,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市落实落地。二是加强日常指导。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农业科技产业园、飞翼小镇、3A级景区村、三治融合、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等重点工作开展进度督查,形成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示范县创建稳步推进。三是以考核为保障。开展乡村振兴考核,采取排名通报、约谈;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进度和质量巡查;每月开展督查、暗访的工作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奖惩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形成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良好格局。

2.多业并举,多产融合,全力推进产业兴旺。一是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1150”工程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培育和增强农业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先锋基地和三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嵊州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功能,形成以产业为主导,先锋基地引领,龙头企业集聚的现代化农业区块。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农技大师技术服务团队为主导、农业行业协会自我服务为延伸、乡镇农科队伍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机器换人、数字农业工作,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重点支持好巴贝“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看禾选种”核心示范基地水平,筹划建造水稻历史博物馆、水稻文化墙等,使区块逐步由水稻种植向新技术应用延伸,由普通水田乡休闲公园提升,由品种示范向文化展示发展,打造国家级水稻文化公园;积极引进网易味央现代农业生态产业链项目落户嵊州,建成拥有多个养殖区、综合管理中心、有机肥加工厂、饲料加工中心、种养结合示范区、猪肉产品精加工厂、体验观光区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3.党建引领、宜居宜业,全力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一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五星达标、3A争创”为主线,对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全面对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补齐村庄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建设和管护一体化的长效机制二是推进乡村景区化建设。以产业为主导,农旅融合为重点,结合行政村撤并工作,对村庄重新进行布局规划,实现美丽田园与美丽村庄互动互融,乡村产业与美丽乡村经营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的村庄景区,开展“榧谷竹溪”等1-2条风景线建设。三是加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全力推进甘霖镇东王村、施家岙村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将古村落保护与越剧小镇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通“越乡风情”文旅融合风景线。

4.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全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一是积极搭建创业创新平台。积极鼓励在外经商户、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让城市的人才、资本、技术下乡,打造农村创客基地,着力建设创新活跃、就业充分、富足安居的农村创客洼地。大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30家。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00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人。二是推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积极引入工商资本投资农事体检、乡村度假、教育培育、文化创意等丰富的乡村新业态,实现乡村创收新突破,全年引进社会资本3.5亿元,激活闲置农房300幢。深化农村改革。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充分激活主体、要素、市场,吸引城市优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强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国家试点,引导更多的社会金融资本上山下乡,进一步解决农业经营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5.规范管理、立体监督,全力构建农村“三资”高效运行机制。一是推进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健全“三资”管理组织网络,推进村级“两项审计”,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打造立体监督体系,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二是提升项目扶贫实效。在已实施的联心奔小康物业、基金项目扶贫、市级抱团“消薄”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土地流转、购建物业、投资入股、激活农房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村级自我造血和自转功能。三是加强对行政村规模调整中集体资产处置和管理的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关于行政村规模调整中村级集体资产处置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嵊市委办发〔2019〕112号)要求和具体程序,切实加强集体“三资”管理,防止集体“三资”流失和挥霍集体“三资”行为。

6.精心指导、品牌服务,全力确保“三服务”落地见效。

一是加强产业技术服务。深化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建立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农技大师技术服务团队为主导、农业行业协会自我服务为延伸、乡镇农科队伍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和推进我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提升干部履职担当能力。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培养干部在行动上真干、敢干、实干,完成好各自承担的具体任务,躬身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打造“农大师”党建服务品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守好廉洁自律关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党的宣传思想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体部署,坚持干部廉政体检制度,积极排查廉政风险,时刻保持警醒警示,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做“忠诚、干净、担当”的“三农”干部队伍四是推进下属单位改革。完成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组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分类实施其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能、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附件:

2020年度农口重点工作清单

序号

责任部门

重点工作内容

2020年总体目标要求

实施措施(进度安排)

1

农业农村局

保障粮食安全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8万亩以上,总产量12.5万吨以上。

落实好各项粮食政策补贴,增加种粮大户效益;年初将分解任务落实到各乡镇、街道,列入市政府考核。

2

创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

根据创建计划和方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可以接受省级评估。

以规划为统领,根据《嵊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加强日常指导,形成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示范县创建稳步推进;以考核为保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奖惩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形成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良好格局。

3

产业提质增效

制定出台《嵊州茶产业五年行动计划》,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嵊州)绿茶大会,不断推进嵊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绿茶高地,

开展校地合作,助力嵊州茶产业发展,20203月底前举办第二届国际(嵊州)绿茶大会。

4

农业1150工程

推进三界省级现代园区和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创建15家先锋基地。

202012月前完成。

5

低收入农户健康保险

开展低收入农户动态调整,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对全市低收入农户投保健康保险,切实减轻和缓解低收入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1.完成全市低收入农户健康保险投保工作;

2.加强健康保险政策宣传。

6

美丽乡村建设

开展5个高标准特色精品村的打造;对标提升50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项目建设。

1.在前几年精品村培育基础上,择优重点打造5个左右高标准特色精品村,开展相应项目建设,当年初出形象。

2.对标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开展50个左右村的人居环境再提升,当年度完成相应项目建设。

3.完成3个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的年度项目建设进度,其中甘霖镇东王村完成全部项目建设、通过省考评验收,甘霖镇施家岙村完成50%以上项目建设进度,崇仁镇四五村完成规划设计并通过省级评审,启动部分项目建设。

7

水稻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

全面提升浙江省水稻新品种核心示范基地,成功举办2020浙江水稻新品种大会。

做好水稻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9月底前召开2020浙江水稻新品种大会;筹划建造水稻历史博物馆、水稻文化围墙等,使区块逐步由水稻种植向新技术应用延伸,由普通水田乡休闲公园提升,由品种示范向文化展示发展。

8

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成2019年度2.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开工2020年度2.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

2020年上半年由绍兴市组织2019年度项目验收;2020年下半年向绍兴市上报2020年度项目计划

9

推进村级“两项审计”

完成全市1/3行政村的财务审计和村级所有10万元以上工程的专项审计。

财务审计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年底前确保完成;工程审计由村级自主实施,每一只10万元以上工程均须审计,审计质量进行抽检把关。

10

开展去现金化改革

2020年底力争覆盖到所有村(社)

全面推行村务卡制度,并积极推行无现金缴存、网上审核和银联直付制度。

11

生态循环农业

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完成嵊州市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各项指标,顺利通过验收。

12

稳定生猪生产

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保障生猪及产品供给,全力协助做好网易味央现代农业生态产业链项目。

完成车骑山样式示范场一期工程量的60%以上。

13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0人。

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

14

智慧农业示范推广

在良种繁育场、市中茶所两个点开展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工作。

202012月前完成。

 

 

 

 

2020年度农口重点项目安排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投资额

实施主体

目标进度

1

嵊州市蔬菜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第二期)

建成智能化育秧工厂2800平方米,建设蔬菜生产提质增效示范区100亩,并开展农民素质技能培训、农业机械化服务和小农户帮扶增收行动等。

500万元

农业农村局

202011月底前基本完成项目实施,年底前完成审核验收。

2

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

2.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9800

乡镇(街道)

100%完成2019年度项目

3

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

2.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9800

乡镇(街道)

100%开工2020年度项目

4

网易味央现代农业生态产业链项目

建成拥有多座规模化、科技化、品质化、生态化,且及环保高效处理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1.3亿

网易公司

完成车骑山养殖示范场一期工程量的60%以上。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