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2330683689953732G/2020-89950 主题分类: 综合类
发布机构: 市招商投资中心 公开日期: 2020-08-11 17:11:48

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0- 08- 11 17: 11
信息来源: 市招商投资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

一、整体工作完成情况

1.外资完成情况:截至6月底,我市实到外资1905.04万美元,同比增长173.85%,完成嵊州市年度考核任务的23.81%;合同利用外资3071.74万美元,同比下降71.14%。

2.内资完成情况:1-5月,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5.4亿元,同比增长49.4%,完成嵊州市年度考核任务的50.9%。

3.亿元以上项目引进情况:新落户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个,总投资245亿元,完成年度考核任务的86.7%,其中10-20亿元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4.其他重点工作:引进城市类项目2个,引进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个,谋划市镇长工程项目工程5个,落户2个。  

5.举办招商活动情况:截至目前,举办了2020第四届嵊州越商大会及“新平台、新起点”——嵊州经济开发区再出发暨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22个项目,投资额达273.6亿元。与此同时,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开展“云招商”“云签约”,新聘请招商顾问7名,共收集招商信息15条。

6.其他重点工作:一是抓实抓细党建工作。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为组长,各班子成员为相关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压实我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周一夜学常态化开展,学习党的主要理论成果、最新政策方针以及相关业务知识,截至目前,已开展学习18次。二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参与社区结对卡口执勤,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与单位职能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另派出一位成员作为防疫小分队成员,24小时待命。三是深入开展“三服务”。派出一名驻村指导员对市经济薄弱村、后进村、社区开展帮扶结对,同时派出两名班子成员担任驻企服务员,帮助企业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街长制”路段、重要测评点位、行业主管场所、责任辖区范围等开展文明劝导、卫生巡查等志愿服务,确保全天候不间断,在岗在位在状态。借助“企情日记APP”限时交办、“优化企业服务联盟”组团协办等切实化解企业难题,实现招商服务“不掉线”,共收集并化解企业反馈问题困难60余条。

二、主要工作举措

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主基调,以《嵊州市2020“招商选资年”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南,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1.建立了重点招商项目“1+X”盯引工作制度。实行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差异化管理模式,每一个重点盯引项目,明确一位联系市领导、一名属地责任领导、一名落户代办员、一名盯引责任人(由市招商投资中心干部担任)等,开展组团式服务。

2.完善数据库动态管理机制。与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对接,打造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1+3”项目库全流程管理,包括1个重点盯引项目库和“3个一批”项目库(在谈、签约、落地)。

3.严格落实项目定期通报制度。对重点盯引项目库进度实行一月一通报;加强“奔跑招商”动态跟进,对平台党政“一把手”招商信息实行一周一通报。1-5月,一把手累计外出招商20次。

4.聚焦产业链招商。各蹲点小组瞄准各地产业集聚优势,聚焦 1-2 个产业:领带服装产业(北京组)、生物医药产业(杭州组)、汽车及相关配件产业(宁波组)、5G相关产业(深圳组)、智能制造产业和独角兽企业(上海组),初步编制产业招商地图,开展精准招商。1-5月份以来共落户项目4个(智能泊车系统装备建设项目、良树商业综合体项目、嘉兴喆枫液氮生产线项目、数控车铣复合机床项目)。

、存在问题

1.外资招引工作压力较大。一是外资引进不平衡。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大多数招商平台外资完成情况不理想,1-5月外资主要来源于剡湖街道,大平台主体作用有待加强。二是外资引进后劲不足。今年已上报数据绝大部分来自于光大静脉产业园项目去年底的存量,从目前来看,6月份只有艾瑞卡增资的208万美元有待上报,要实现“半年红”“全年红”存在较大困难。

2.争抢项目意愿亟需加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真正用来招商的时间集中在二季度,即使通过线上招商弥补了部分被耽误的进程,但总体来说还未形成浓厚的招商氛围。从目前的招商选资态势和实际效果来看,紧盯项目的主动性不够,有的项目出现流失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项目盯引的力度、强度、重视度不够,属地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3.签约项目落户进程有待加快。1-5月份以来,全市已签约项目已经达到22个,但真正落地的只有9个,整体推进速度偏慢。主要原因在于招商要素保障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签约项目的落地。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1.创优营商环境,树立“争抢”意识。一是完善产业招商地图,系统梳理产业链群、产业发展空间,构建目标企业库,实现精准招商。二是突出服务优化抓招商。充分发挥重点招商项目“1+X”盯引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项目在谈、落地、开工、建设、投产的一条龙跟踪服务,营造高效化、便利化的投资环境。三是突出转变理念抓招商抓紧开展招商活动,弥补耽误进程,全力以赴抢项目、盯项目、备项目。挖掘本地投资潜力、吸引外部资本进入,形成争先赶超的招商氛围。

2.创新招商方式,提升外资规模。一是拓宽外资招商渠道。继续坚持以商引商、驻点招商、亲情招商等招商方式,挖掘本地外资企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等主体利用外资的潜力。通过优化调整蹲点组结构、派驻专业招商顾问,深入上海、深圳、苏州等国内外资企业集中地区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活动,掌握第一手招商项目信息。二是创新外资招商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招商,依靠短信、微信等媒介与外资企业保持联系,通过“云招商”积极洽谈对接外资项目,做到招商力度不减弱、招商项目不断流。

3.紧盯项目进度,加大招商力度。一是突出招大引强,努力引进50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个、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或独角兽企业2家,谋划招引市县长项目5个,落地率80%以上;二是聚焦招引高精尖项目,如5G、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快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产业,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三是挂图作战、精准施策,根据要求倒排时间,抓紧跟踪、洽谈、落地一批项目,如晶越半导体、东山LED等高端化、集约化项目。针对签约项目落地慢、落地项目到资迟的情况,积极帮助破解有关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高效落地,力争完成今年招商引资任务。

4.坚持多措并举,提高服务质量。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全体机关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提高“三服务”的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要加强督查推进。实行“三服务”工作“一岗双责”制,项目盯引人员高质高效跟踪项目、服务企业,实行“月报告、季交流、半年小结、年度述职”工作制度。三是加强考核力度。将“三服务”工作纳入机关干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