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3306830025852763/2021-10158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开发区 公开日期: 2021-12-23 09:39:04

开发区2020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1- 12- 23 09: 39
信息来源: 市开发区
浏览次数:
分享: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开发区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工业强市,实干兴市”的工作基调,聚焦“六稳”“六保”,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抓实六个“突出”,努力克服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交出了“两手硬、两战赢”的高分答卷。1-12月,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08.9亿元,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3%;完成财政总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6%。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朝着创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1.突出改革赋能,平台实力跃上新台阶。高质量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聚焦招商、建设、服务三大主职主业,发展潜力得到全面释放。一是规划体系更加完善。《嵊州市艇湖科技城总体概念规划》、《领尚小镇控制性规划》完成编制,《嵊州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嵊州市艇湖科技城概念方案》基本完成,七大产业园形成“七星拱月”的发展格局。二是国开创建突破推进。三大年度目标提前完成,省级排名进入前十,位列全省第八;国家级开发区创建申报材料已上报国务院;与上海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三是平台能级显著提升。开发区获评省级美丽园区、绍兴市级绿色园区,城北化工园区通过省级认定;高端智能厨电“链长制”成为省级试点;“凤凰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帅丰、亿田成功上市,新中港顺利过会,盛泰色织即将过会,资本市场的“开发区板块”基本形成。

2.突出招大引强,招商选资实现新跨越。坚持“一把手”招商不动摇,累计外出招商116批次,接待客商286批次,奔跑招商成效显著。1-12月份,实到市外境内资金21.7亿元,完成120.56%;新增签约落户亿元以上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478亿元,其中,新引进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晶越半导体),50亿元-100亿元项目4个(唐诗之城、东山光电、金达视讯、长鸿生物),20亿元-50亿元项目2个(贝达药业、深圳建升),10亿元-20亿元项目1个(浙江医药)。此外,引进乡贤介绍项目4只,完成200%,引进乡贤投资项目4只,总投资额74.01亿元,完成740%,乡贤招商得到省委袁书记点赞。

3.突出提质增效,项目建设掀起新热潮。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不动摇,全年完成固定投资32.6亿元,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一是工业投资不断加码。50个重点工业项目顺利推进,1-12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8.7亿元,其中,阿尔法智联LED物联网已正式投产;晶越半导体项目厂房改造完成验收,洁净厂区正在施工;吴越能源项目已完成桩基;易达汽车项目完成土地摘牌;长鸿生物项目完成土地摘牌,开工动建;东开光电LED项目和金达视讯屏显产业基地项目统计入库;长鸿高科、图森木业、陌桑高科二期等3个项目代表嵊州参加绍兴重点项目晒比活动。二是基础配套不断完善。18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1-12月份,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其中,浦溪线改扩建工程、浦东六路、浦口区块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全部完工;艇湖东路、官俞路、艇湖九路基本完工;经环西路延伸段工程开工建设。三是项目谋划稳步推进。完成11只总投资40亿元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其中,艇湖新兴产业园基础设施EPC项目完成设计招标;嵊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及疾控中心异地新建工程、开发区创业创新大楼完成项目前期。

4.突出开拓创新,要素供给激发新活力。不断拓宽要素供给渠道,重点围绕创新、资金、土地等关键要素保障持续发力。一是创新能级不断提升。北航投众创空间创建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浙江省蚕蜂资源利用与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运行,领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艇湖科技城高标准谋划启动。二是平台运作持续增强。融资结构不断改善,新增融资24.5亿元,完成161.83%,发行债券8亿元;投资渠道有效拓宽,对外经营投资3.85亿元,其中,参与基金项目2个,股权投资1个,上市定增项目1个。三是土地供给保障有力。全年累计出让土地1777.4亩,其中工业用地出让15宗1328.2亩,经营性用地出让12宗449.2亩(含注资);腾笼换鸟低效用地872.9亩。

5.突出产城融合,发展环境呈现新面貌。打好软硬环境提升系列组合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投资审批更加便捷。成立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系统整合11个部门35项审批事项,严格落实“代办员”、“容缺受理”等制度,办理各类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共计550余次,投资审批在开发区实现“闭环管理、封闭运行”。二是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唐诗之城项目已签约落户,月湖公园景观工程基本完工,马寅初纪念馆主体结顶;西港中小学项目动工建设,马寅初小学改扩建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艇湖区块中学(暂名)办理前期手续;浦口城市客厅、艇湖新兴产业园综合供能站完成土地摘牌;老黄泽江综合整治工程、长诏中干渠改造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三是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实现零输入、零感染;决战决胜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测”迎检,助力我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并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高质量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及PM2.5攻坚工作,环境质量有效提升。

6.突出党建引领,干事创业展现良好作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三服务”、“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规范权力运行,出台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赴临港集团交流培训,并选派1名班子在临港挂职锻炼半年,着力打造与建设国家级开发区相匹配的干部队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4名年轻干部得到提任。全力支持配合绍兴市委巡察工作,坚决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问题整治,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干部作风持续提升,创造了21天完成长鸿生物“老厂房腾空搬迁、新项目签约落地”以及金达视讯“项目签约即开工”的“开发区速度”。坚持反面警示,以案说法、以案说纪,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警示教育,开展“清廉文化”书画展、“清廉文化走廊”创益素材评比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法纪意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大、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对标国家级开发区还有差距。二是产业结构还不优,创新引领还不强,发展后劲还不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生产、生活性配套还不完善,产城融合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四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工作标杆还有待进一步拉高,干部队伍落实力、执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