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778M/2021-87936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应急管理 |
发布机构: | 市应急管理局 | 公开日期: | 2021-12-29 15:32:07 |
“关于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议”提案(第 43 号)收悉,现答复如下:我们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加强业务指导,压实工作责任,积极推进市、镇、村三级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全市各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2―全市共设有灾害信息员585人,其中村级灾害信息员550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 2 名灾害信息员,每年对不少于 30%的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基层一线救灾人员业务能力。
二是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全市共设立 2 个市级避灾安置中心、15 个镇级避灾安置心、275 个村级避灾安置点,经过两年努力,已完成 140 个避灾安置场所的规范化建设,2021 年将新规范化 50 个避灾安置场所,在十四五期间全市市、镇、村三级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率将达到100%,使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处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增强基层灾后保障能力。
三是加强基层应急物资储备根据《绍兴市应急物资储备基本标准(试行)》加强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目前为止全市共储备村级应急物资 16 类 25581 件(套),对 144 个省级易涝易灾村(社区)实现卫星电话、发电机、排水泵等应急物资三大件全覆盖。
四是加强灾情预警通报整合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气象等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镇、村两级干部和有关工作人员发布灾情信息,要求做好宣传、防治等工作;充分运用融媒体、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向全市群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今年已有效应对多次强对流、强降雨等极端恶劣天气。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单位继续加强市镇村三级防灾减灾―3―救灾体系建设,指导乡镇抓好镇、村两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体系融合,加强镇、村两级应急指挥体制、灾情管理机制、应急救援力量、自然灾害灾后恢复等方面资源整合;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强镇、村两级避灾安置场所、应急物资、应急广播、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硬件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的教育培训宣传,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减灾能力、救灾水平和基层一线队伍的专业素养。通过不断加强镇、村两级的防灾减灾救灾的软件、硬件和人员队伍建设,努力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灾害损失,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应急力量。(联系人:王东平,联系电话:83128996)
嵊州市应急管理局
2021 年 6 月 29 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