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479P/2021-66826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 下王镇 | 公开日期: | 2021-06-13 08:43:02 |
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都安装了宽带,农民也都用上了智能手机。而且,一部人已经学会了网购,开始将自家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向城市推销。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农民无论是网购,还是进行农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均会遇到一些阻碍。为此,国家邮政局在《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2022年底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着力解决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物流改革,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快递业务逐渐深入到农村基层,农村百姓也逐渐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便利,但在“村村通快递”推行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道路普遍比较窄小且较为险峻,使用大货车运输进出十分困难,只能依靠面包车多次往返运输,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让一些有意进驻农村的小快递公司望而却步。
二是农村人口较少,快递较慢。农村消费不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人员较少且农村留守人员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和妇女,文化程度不高,不会使用网络购物,消费不足。以下王镇为例,下王镇为典型的输出型乡镇,多山,地大而人口较少,且大部分人口外出务工。快递点往往选择隔几天统一配送,增加了快递到村民手中的时间。
三是农村快递配送体系不健全。由于县城和乡镇、村子之间站点距离远,同时农村每户房屋排列也非常杂乱不规则,有老房子、刚建的新房子,甚至还有在农田里盖的房;房屋也没有统一的门牌号;水泥路、年久失修的沥青路、土路相互交错……这让快递员在小胡同里寻找地址非常困难。小件快递尚且可以通过与村内代理点合作,通知村民到代理点取件,但大件如家电等需要送货上门的物品大大加重了快递员的负担。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