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人大代表建议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815U/2021-88982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日期: 2021-07-07 09:25:17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1号建议的答复嵊综执〔2021〕5号

发布日期:2021-07-07 09:25
信息来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浏览次数:
分享:

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文件

嵊综执〔2021〕5号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1号建议的

答复

张英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把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方位融入到城市日常管理中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城市管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该建议答复如下:

2020年11月,在嵊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各单位部门团结协作、全市人民众志成城不懈努力下,终于捧回了文明城市这块金字奖牌。这块金灿灿、沉甸甸的奖牌,是对嵊州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综合性褒奖,也是嵊州市愈发美丽的城市品质的体现。

但是夺牌难,保牌更难;攻坚难,守成更难。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城市管理基础还很薄弱,城市管理品质还不够高,市民素质仍需提升,脏乱差的薄弱环节还需对标提升,车辆违停,违规养犬等顽疾还需下猛药整治。如何将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方位融入到城市日常管理中,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品质,持续擦亮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是我们接下来的思考方向和工作重点。

一、创新举措,精准施策,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增效

一以贯之的以迎检的高标准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是我局今年的重点工作,我局成立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各中队长为成员。通过加强组织保障,细化责任分工,严格落实责任,始终保持管理标准不降,工作热情不减,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持续推行大兵团作战,集中力量,久久为功,逐个提升城市管理薄弱点,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增效。

1.夜以继日,打造市场标杆。高度重视江滨市场市容管控工作,机动中队和属地中队无缝对接,坚持每天凌晨3点前队员就位提前管理,对江滨市场周边出店经营、流动摊、非机动车乱停放等乱象进行持续整治,杜绝市场乱象反弹,打造精品市场标杆。另外在江滨市场改造提升期间,做好江滨市场周边流动摊的管理,杜绝马路市场泛滥。

2.深化犬类管理,厚植文明养犬意识。由犬管办牵头协调各属地中队在全域范围内进行犬类集中整治,每周不少于一次;犬管办实行错峰上班制度,在市民休息时间对公园、广场等人员集中区域进行文明养犬宣传,今年以来共分发资料800余份,劝导不规范养犬行为200余起,极大得提升了市民的文明养犬意识。

3.大兵团作战,提升城郊结合部管理品质。城郊结合部是城市的延伸,但往往是城市管理的盲区和薄弱点,脏乱差污等现象很难整治到位。我局借助国卫复评的契机,发挥大兵团作战的优势,与属地街道相互配合,集中精力对城郊结合部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全面提升城郊结合部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品质。

二、智慧赋能,场景应用,城市管理水平再谋新篇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秉持惠民利民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城市管理领域的智慧场景应用,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向更高阶段迈进。

1.智慧城管集成改革。用智慧城管打通县乡平台,智慧城管平台向五大集镇延伸,探索研究智慧城管平台与乡镇指挥中心对接,谋划城市管理一体化建设。同时在智慧城管场景应用建设上下功夫,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工地扬尘、油烟排放、秸秆焚烧,违停提醒等方面持续深入发挥监管作用。

2.开发设计城市啄木鸟项目。依托数字化改革,开发设计全民参与城市管理问题采集的城市啄木鸟场景应用,通过城市管理问题举报有奖等方式激励市民发现问题、上传问题,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营造全民采集、共治共享的管理局面,同时配套建立代整治机制,加快整改速度,整治效果立竿见影,使反映问题件件有回应、件件见成效,提高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场景应用已基本开发完成,预计6月底正式推广。

3.调研谋划时空智慧停车项目。结合夜间停车位划设的民生实事项目,调研摸排全市停车资源,谋划设计时空智慧停车场景应用,打破信息孤岛,打造全城停车一张网,进一步协调、配置全市泊车资源,实现全市停车位统一管理,根本上改变停车位无序管理的状态。同时开发停车诱导系统和违停提醒系统,盘活全城泊车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最终解决群众停车难题,既规范群众有序停车,又树立城市管理情法兼顾新形象。目前全市停车位摸排完毕,夜间停车位项目已完成50%。

三、三管齐下,久久为功,我市大气环境不断改善

环境保护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在去年PM2.5达标进位的基础上,我局从渣土处置、秸秆焚烧、餐饮油烟三方面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探索管理方式,不断改善大气环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1.渣土处置规范管理。一是加强对渣土运输企业的培训和管理,落实教育工作,让运输、处置、消纳等各项规范意识入脑入心,促使企业自觉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已开展对渣土运输企业的集中培训2次,走访指导各渣土企业10余次,在全市初步形成了规范有效的行业共识。二是通过渣土(泥浆)智慧监管系统中接入的GPS实时定位系统和视频监控专线,已实现对207辆渣土车的全天候监控。三是严厉打击违规处置渣土的行为,和属地中队无缝衔接,加强白天夜间巡查力度,持续保持严查严打的高压态势不松懈,对发现的未办理准运证运输、随意倾倒渣土等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半年来已处罚相关案件73起,处罚金额130.4万元。四是推进渣土消纳场建设。根据消纳场建设标准,发挥各乡镇街道主管能动性,积极摸排申报辖区内的适于设置渣土消纳场所的地点,加速推动渣土消纳场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渣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2.秸秆焚烧严管严控。一是进一步加强与镇(街道)协作,共同宣传,形成共治共管的机制,各中队主动靠前,积极作为,发挥职能优势,进村入户做宣传,极力做到禁烧政策家喻户晓。二是进一步增加巡查次数,在农耕繁忙时节集中巡查,共扑灭实行进村办案,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3.餐饮油烟集中整治。开展餐饮油烟集中整治行动,对全市的餐饮店增加检查频率,及时督促未按规定使用油烟净化装置、使用不合格油烟净化装置的餐饮店做好整改工作,共检查指导商家1400余户,发现问题200余起,皆整改到位,有力较少了全市的餐饮油烟乱排放现象。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予指正。

(联系人:办公室  徐悦临  83033135)

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1年 6月20日

抄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

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办公室       2021年6月20号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