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871E/2022-88854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公开日期: 2022-01-13 15:18:03

嵊州市统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2- 01- 13 15: 18
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分享:

2021年工作总结

一、2021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预测情况

1.经济运行稳中有升。2021,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亿元,同比增长7.5%,近五年累计增长36.6%2016468.79亿元),年均增长6.4%

2.工业生产稳定恢复。2021年,预计我市规工业总产值550亿元,同比增长19.0%近五年累计增长62.1%,年均增长10.1%规工业增加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0.5%近五年累计增长41.4%,年均增长7.2%

3.投资增长动力强劲。2021年,预计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同比增长12.0%近五年累计增长43.5%,年均增长7.5%

4.消费市场繁荣稳定。2021年,预计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亿元,同比增长0.0%近五年累计增长25.2%2016213.29亿元),年均增长4.6%

5.居民收入保持增长。2021年,预计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800元,同比增长8.0%,近五年累计增长43.2%201648062元),年均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300元,同比增长8.5%,近五年累计增长52.1%201624521元),年均增长8.7%

6.财政实力稳步增强。2021年,预计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亿元,近五年分别累计增长64.0%56.2%2016年分别为48.78亿元和32.0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4%9.3%

7.科技事业硕果累累。2021年,预计全社会R&D经费投入15亿元,同比增长15.0%,近五年累计增长65.3%20169.30亿元),年均增长10.6%

二、围绕“应统尽统”,做好统计服务指导工作

1.加强数据核查力度。以国家统计督察为契机,各职能主管部门、统计部门和乡镇(街道)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完成对全市1349家企业(项目)的数据核查工作和问题整改工作,提升了统计数据质量。今年首创“五色”图评价制度,通过对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和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产值、用电、纳税销售、税收等基础指标和匹配指标的对比,标记分析企业挖潜空间、数据质量好坏程度,切实加强对每家在库企业进行深度挖潜和风险评估。

2.及时做好监测预警。每月报数前会同经信、商务、发改等有关部门,及时预测全市工业、商贸服务业、投资发展趋势和增长区间,并将预测情况和可能存在的数据波动风险,及时汇报给市领导;报数期间做好每日“一监测一汇总一分析一建议”,切实提升统计监测成效。

三、围绕“基层强统”,切实提升基层业务能力

1.统计培训再深入。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总体要求,聚焦培训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成效更明显,今年累计开展统计业务培训、统计普法培训40余场,累计培训人数3000余人次。依托全市网格化培训,将集中培训与网格化辅导相结合,如9月份剡湖街道某企业统计员对剡湖街道网格内企业开展了专项业务分享培训会,三界镇乡镇统计员向其他镇街统计员演练了“一项目一档案”台账整理及数据演算、逻辑推理等实操技能,通过交流统计工作心得体会,以基层的视角展开,让培训更“近距离”,更“接地气”。

2.统计台账再规范。敦促乡镇(街道)落实辖区企业统计台账规范化,按照立足实际、合理建账要求,确保统计台账及时、准确、完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落实“一项目一档案”工作,做到“数出有据”。

3.统计员考评再完善。一是完善企业(项目)统计人员岗位评价机制。重点突出应统尽统、报表报送、台账规范、服从管理等平时表现和工作实绩,倒逼企业统计员及时完成报表审核、错误查询、数据核实、投资项目入库等工作,对企业数据未能做到应统尽统且无具体原因的,一律不得评为优秀。二是做好企业统计人员“以奖代补”工作。对全市“四上”企业(单位)和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企业)统计人员实行岗位评价奖励。2019年、2020年两年共发放资金472.5万元。

四、围绕“依法治统”,加强统计法治建设

一是出台了《嵊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和问责制实施办法(试行)》。二是强化管控,贯彻落实《嵊州市统计数据全流程管控实施方案》。实施统计数据规范化管理管控机制,从企业(项目)入库到生产经营的统计数据实施全流程监管。三是多措并举,加快形成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良好统计生态。将统计法列为党校主体班次领导干部教育必修课,并安排统计局领导授课。同时开展了多场次普法培训,今年已发放统计法规宣传手册1000多本。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检查企业47家。

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将继续以“报足、调活、做优、归位”为总指导,从“强基础、优存量、谋增量、重创新”四个方面努力,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科学精准的统计服务。

一、强基础

1.摸清“家底”强化预警。一是建立企业数据库。建立企业数据库,及时获取税务、商务、供电、建设等重要部门数据,开展统计数据与匹配性指标的分析比对。二是理清家底。协助部门和镇街全面掌握辖区内的各行业企业数据形势,把GDP核算相关指标涉及的所有企业清单提供给部门和镇街,做好心中有底,为更好地预警预测打好基础。三是强化预警。与税务紧密对接,每月报数前把规上工业企业的纳税销售数据下发到乡镇手上,确保乡镇在报数之前就心里有底。

2.精准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在每月报表的报前、报中等时间节点,联合发改、经信、商务、建设等主要经济指标相关部门会商研究,通过与上级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了解信息,精准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发展目标。

3.切实提升统计队伍建设。从基层统计人员配备、机构建设、统计岗位奖励等多个方面督促乡镇(街道)推进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几个重点镇街,要加强统计人员的配置、培养,保持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性。

二、优存量

1.加强数据质量分析研判。一是精准把控产销差率。以产销差率为基础,建议相关镇街对异常企业加强数据核实。对确实存在产值多报的企业,在报表中对累计数按实进行调整,当月产值仍按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上报,这样既能确保当月产值增速不受影响,也能把工业产值数据归位,提高数据质量。二是加强数据核实力度。以产销倒挂企业为核查重点,我局将在数据报送结束后每月抽取至少10家企业进行数据质量核查,对存在明显漏报、瞒报的企业,移交统计执法检查。

2.加强重点企业(项目)的跟踪监测。紧紧围绕我市发展目标任务开展统计数据监测和预警分析,加强对GDP支撑性指标的预测和对重点行业、重点指标、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的监测服务和指导。明年我局将把“五色”图评价制度继续从规上工业企业扩大到投资、贸易、服务业等专业,利用“五色”图评价机制进一步做好全市统计数据的监测和挖潜。

3.精确做好劣势工业企业退库工作。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和是否为高能耗企业这三点为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对拟上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核实,加强对年度下规企业的指导服务。

三、谋增量

1.谋划工业发展新动能。一是做好“小升规”培育。根据2021年度工业企业开票销售额等数据,开展规下企业走访调查,深入实地摸排,筛选出一批优质企业,建立工业“小升规”后备企业信息库。每月定期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企业变动情况对“小升规”后备企业信息库进行实时更新、跟踪监管,月度监测企业2022年开票销售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二是跟踪服务好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根据经信整理的《嵊州市2022年重点建设工业项目计划申报汇总表》,联合镇街、经信、发改加强关注监测。三是谋划好明年规下非目录企业新增。今年全市共新增非目录企业12家,明年力争在今年的基础上多增、优增,完成新增24家的目标,同时关注好关停企业的复产上报工作。

2.加强贸易企业新增挖潜。一是做好辅分离和电商纳统。深入的摸排走访,积极指导企业分层次、梯度式地做好主辅分离,陆续指导浙江帅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奥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工业重点企业的电商部分进行分离纳统。二是加强地毯式摸排联合职能部门结合经济普查数据、纳税销售数据、公安行政记录数据等,筛查出全年收入达升限标准且未入库的中小企业名单,对新成立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对符合限上条件的企业进行积极宣传,引导企业积极纳统。

四、重创新

着力数字化改革,持续推动统计工作创新。积极对接上级统计部门各项改革任务要求,主职挂帅,成立专班。全面推进统计数字化改革,结合共同富裕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完善落实《嵊州市共同富裕示范区统计监测之进城农民工群体数据库建设方案》,构建全市16岁以上进城农民工常住人员数据库,通过跟踪监测该群体收入规模变化,对政策执行情况和综合效果进行评价。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