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4855Q/2022-82189 | 主题分类: | 劳动、人事、监察/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社保局 | 公开日期: | 2022-12-23 15:44:04 |
黄安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人才引育,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17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产业链和人才链相逼合”
人社层面举措:
1.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近年相继出台《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政策》、《嵊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等多项技能人才政策,不断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扶持。2017年至2022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5次被市政府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市财政每年落实1000多万元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资金,用于面向社会各群体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以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免费技能培训。
2.围绕实施新时代嵊州工匠培育工程,建立完善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扩容培训载体项目和培训对象范围,推行新业态、新型学徒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等新培训。深化职业资格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产业情况和实际需求,强化岗位培训,培养企业适用技能人才,打通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晋升通道和成长空间。
3.积极提升我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能力水平,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园为载体,积极举办人力资源培训会,企业座谈会,HR冠军挑战赛等活动,提高我市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常年在劳务资源密集处开通“招工大巴”,并在云南,湖北,贵州等地设立直招点,积极开展企业用工招聘。2022年携带企业赴云南、贵州,湖北等处开展招聘会18次,对接员工上千名。
4.围绕校企合作,服务企业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拓展了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型人才。积极推行以岗位应用为核心,工学一体、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养新模式,引导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深度对接产业发展。开展“金蓝领”技能人才招引活动,近年来一方面开通全国各地多条招才引智专列,匹配企业岗位需求,定向组织高职院校的现场招聘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本地职业学校尤其是技工学校资源,为本市优质企业以“订单班”、“金蓝领”学子进车间活动等形式输送技能人才,今年市技工学校已为比亚迪企业输送130多名学生定岗实习。
教体层面举措: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布局。自2010年开始专业结构调整,采用“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采用“停、拼、撤”等多种形式进行重新组合。从原来的九所职业学校变成了三所职业学校,其中嵊州市职技校、嵊州市职教中心为国家级重点职校、省一级重点职校、省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嵊州越剧艺校为省重点职校。有省级示范专业7个(包括2个省特色专业、2个省骨干专业),省级实训基地5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专任教师402人,在校学生5440人,每年输送2000左右。2021年完成培训13192人次,职业学校已成为培训和输送企业产业工人的重要基地。
二是不断提升办学层次。近年来中职学校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重点扶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相关专业,通过不断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基地与数字资源建设,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涌现出一批绍兴市级优质核心精品课程。职技校(机电技术、中餐烹饪)、职教中心(汽车维修)及越剧艺校(戏曲表演(越剧))等4个专业入选浙江省“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目前市委市政府正积极对接省内高校,争取建立一所家门口的高校,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育人质量。遵循“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实训室、共享教学成果”的建设思路,探索引企入校、校内学徒的校企合作新途径,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努力实现“招生与招工相结合,专业与兴趣相结合,培训与岗位相结合”,形成校企共育、共管的长效机制,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目前职教中心与昂利康股份合作,在2020级相关专业中组建昂利康班,职技校加大了与杭州星海合作力度,越剧艺校与福建芳华越剧院合作组建芳华委培班。2022年数控、模具、电气控制、烹饪、酒店管理、工艺木雕、汽修、越剧表演等8个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涵盖新嵊、绍兴、上虞、宁波、杭州等地。2021年毕业生初次实习率达到96%,专业对口率达到89%,学生本地实习率达到74%。
二、关于“借用飞地模式”
2020年7月在各级领导、企业家的关心下,按照“研发在杭州,创业在嵊州”的总体思路,嵊州驻杭研发“飞地”正式开园。园区位于万利大厦15、16两层,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目前入驻企业15家约2700平方。自开园以来,一是组建运营管理团队,出台入驻政策管理制度,园区运营管理日趋规范;二是包括昂利康、巴贝、康牧、唐人鞋业、米乐可米、声科科技、海沃(绍兴)电源、中林勘察、律讯网络科技、华瑞纺织等一批家老牌或初创企业的入驻,园区创业创新氛围基本形成。三是入驻企业已入选省海外引才计划1人、新引进本科学历10人、硕士研究生3人,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0多项,在招引人才和新项目研发等方面取的一定成效,“飞地”成效逐步显现。
三、关于“注重人才长远发展,提高人才稳定性”
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聚天下英才共建嵊州,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高地,根据中央、省委、绍兴市委和市委关于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和政策,2021年11月出台了《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嵊市委办发〔2021〕64号),与绍兴政策完全融合接轨,享受绍兴同城待遇,且首次将“促进高校毕业生来嵊就业创业”“培养造就‘嵊州工匠’”等内容列入全市人才政策,把高校学子引才、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推向新高度,同时就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人才培育增补了加强激励政策条款,为我市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县域发展之路、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范例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感谢您对人力社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人力资源开发科 联系人:张铭江
联系电话:0575-83122606
嵊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6月23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