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3306830025852763/2022-72052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开发区 公开日期: 2022-02-25 15:06:31

开发区2022年度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2- 02- 25 15: 06
信息来源: 市开发区
浏览次数:
分享: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展望“十四五”:开发区(高新园区)将围绕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目标,奋力推进三个“千百亿”工程,着力在平台提升、产业升级、产城融合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打造成为全省高能级智能制造产业平台、杭甬绍一体化发展桥头堡、高品质产城融合示范区,实现全区工业总产值超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以“重要窗口”的“窗口”担当,为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四个嵊州”、率先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发展之路贡献开发区最强力量。

2022年工作目标:开发区(高新园区)将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四个嵊州”“六个重塑”,以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为统揽,围绕整体实力要有新的提升、发展后劲要有新的激发、园区面貌要有新的气象三大主线,省级开发区考评排名持续进位,工业经济增速稳步提升,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43.0%以上,固定投资增长92.3%以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一、2022年主要工作举措

1.以国家级争创为总揽手提升平台能级。一是锚定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目标,依托新管理体制,坚持向上“跑部进厅”和向内挖潜并举,争取省级开发区排名进入全省前五。二是推进5G万亩千亿通道产业园规划建设,争取进入省级平台行列。三是加快推进艇湖科技城和巴贝实验室建设,大力培育创新主体,争取科创中心、北航(嵊州)科创园在孵企业达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新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5家以上。

2.以头部项目为着力点做强招商选资。坚持招商选资“一号工程”不动摇,以头部项目为依托,加强产业链招商。一是依托比亚迪项目招引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二是依托晶越半导体、长鸿生物、科元精化等招引新材料项目。三是依托贝达药业、昂利康等招引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同时,加强奔跑招商、乡贤招商,全年实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签约30个、动工30个、投产30个,其中10亿-20亿元2个,20亿元-50亿元1个,50亿元以上1个。

3.以科创未来城为主战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在艇湖新兴产业园谋划建设艇湖科创未来城。一是加快艇湖新兴产业园EPC、能源综合供应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重点实施镇海中学嵊州分校、第二人民医院等一批园区配套工程。三是全力做好开发区双创大楼和上海漕河泾嵊州分区建设,对创业创新者做好筑凤引巢工作。四是加快中国唐诗之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开发区。加快推进总投资77.4亿元的22个政府投资项目建设,2022年计划投资19亿元。

4.以园区整治提升为结合点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以城北化工园区的综合整治为试点,关停清退“低小散”企业。实施腾笼换鸟,争取新增可用产业用地500亩以上。计划投入2亿元,加强消防站、物流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产业准入政策审核(含司法拍卖土地),严格把控“两高”项目准入门槛,实现审批服务高效化。三是实施园区产业提升工程,坚持外引内育,大力服务已落户企业,培育一批上市梯队企业。重点实施总投资630亿元的43个产业项目,2022年计划投资86.3亿元,同比增长146.4%。

5.以实体化运作为动力源增强开投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成立投资基金,通过参与本地拟上市企业股改,股权投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二是拟成立市政公司、砂石资源经营,与中石化联合经营综合能源站,探索开投公司实体化运作。三是参与不良资产的司法拍卖,通过招商、出租等方式盘活不良资产,做强做大国有资产。四是投资8亿元参与中国唐诗之城建设。五是投资6000万元参加蔚星科技项目。

6.以做好机制体制调整后半篇文章为切入点营造良好干事氛围。一是改变现有信息不通畅、不对称等问题,健全完善统筹能力和联动体制机制,持续加强与部门、属地街道的协作,推动相关事务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二是探索开发区闭环运行,利用开发区投资审批服务中心,统筹项目投资、审批,每季度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做好经济运行形势和运行特点研判工作。三是加强对属地街道项目的资金保障工作,对项目资金不足部分给予保障。

二、重点要做的“五件事”

1.贯彻一件事。抓好国家级开发区争创工作,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开发区将继续保持定力,锚定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目标,积极主动“跑部进厅”和向内挖潜,密切关注商务部最新的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动向,及时跟进了解深入研究创建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逐一分析研究,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开发区持续争先进位,明年冲刺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全省前五位。

2.破难一件事。做好开发区(高新园区)产业规划和产业链招商,特别是围绕比亚迪等头部项目做好产业链招商。加快构建“163”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多规合一”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和“一园一业”产业布局,提升园区承载力。加大奔跑招商力度,重点突出乡贤、产业、区位三大优势,编制重点招商目录清单,绘制重点招商地图,建立招商信息共享、落地协调机制,提升招商实效。重点围绕已落户的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招引比亚迪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推动形成“头部企业+配套企业+服务环境”的产业集群生态圈。

3.创新一件事。创新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这两年来嵊州项目招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承载项目落地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开发区将打破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比亚迪项目专班运作,591亩中1-1#、1-2#、1-5#厂房、动力站等主体厂房均已完成基础±0条件;联甬产业园在项目建设每个节点都与企业做好对接工作,保证了项目的建设速度,已有三家企业厂房结顶。接下来将继续坚持以项目统筹为依托,以要素统筹为支撑,推进与属地街道、职能部门和项目企业的联动,全力保障项目推进,切实推动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确保招商项目加快发挥作用。

4.民生一件事。将镇海中学嵊州分校项目建设作为标志性工程,补齐教育、公共资源等配套设施。总投资11.9亿元的宁波镇海中学嵊州分校项目已编制完成实施EPC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初步方案,拟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计划12月底前发布项目地质勘探招标公告,2022年1月底前完成地质勘探。争取明年将完成总工程量的70%,完成主体结顶。

5.多跨一件事。联动属地街道、职能部门做好城北化工园区的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按照“拆除重建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功能转型一批、关停退出一批”的总体要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规范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化工园区评定标准,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规划15亿元资金用于工业圈与治理,下一步计划投入2亿元,加强消防站、物流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以昂利康、新中港、华普生物等项目需求为切入口,整治“低小散”企业。

三、推进的“四个重大”谋划情况

1.重大改革。做好开投集团的实体化运作,通过成立投资基金、参与本地拟上市企业股改;成立市政公司、砂石资源经营,与中石化联合经营综合能源站,改善和丰富平台公司经营性收入结构,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和偿债能力;参与不良资产的司法拍卖,通过招商、出租等方式盘活不良资产,做强做大国有资产。多渠道拓展生产经营、商贸经营、资产经营、资本运营等板块业务,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业务板块多元化和盈利模式多元化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2.重大政策。积极做好开发区运行体制“后半篇”文章。自机构调整以来,开发区已运行一年半时间,虽然各项体制机制运行基本顺畅但仍需磨合,要做深做实体制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一是健全完善统筹能力和联动体制机制,持续加强与部门属地的协作,推动相关事务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建立起更加畅通、快捷、便利的“绿色通道”。二是突出打造精干的队伍,抓好人员结构优化、队伍素质提升、人员管理考核,重点紧盯上海、深圳、宁波等地,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进行交流挂职锻炼,提升项目招引服务精准度,实现队伍建设的大提升。

3.重大平台。围绕艇湖未来科创城“产业核、科创芯、智慧城”的总体定位,加快推进开发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主动对标绍兴镜湖、滨海、鉴湖等科技城建设,深化与宁波中物科技园合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艇湖科技城、开发区双创大楼建设,高效运行厨具创新服务综合体和真丝•领带服务综合体,加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完善科创配套服务。协同浙江大学、省农科院全力推进巴贝省级实验室升级,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优先布局。探索申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高新区、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浙江省开发区特色品牌园区等国家级与省级园区品牌,为科技平台建设赋予科技创新动能。

4.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比亚迪项目建设。一是继续实施和深化比亚迪项目联合专班推进机制,确保开发区(高新园区)、属地街道和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协力。二是强化要素资源保障,与属地街道一起加快项目地块政策处理进度,保障土地要素供给;科学筹划重点指标特别是能耗指标,加强向上对接,确保比亚迪项目能评通过;加快成立项目资金并出台资金管理办法,保障资金要素供给。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