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专项规划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812B/2022-72787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府办 公开日期: 2022-04-06 15:39:50

【专项规划】嵊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嵊州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 04- 06 15: 39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分享: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部门:

现将《嵊州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嵊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30日

嵊州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前  言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水旱灾害总体可控,城乡用水有效保障,水生态系统基本健康,水环境状况达到优良,涉水重大安全风险挑战可有效应对,其他重要涉水事务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关系到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要求全党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嵊州市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水管理体制机制推陈出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依据《中共嵊州市委关于制订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制订《嵊州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全国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思路、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有关精神,提出今后五年嵊州市水安全保障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工程、管理改革举措及2035年远景目标。本规划是市政府确定的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嵊州市地处浙东四明山西麓、嵊新盆地、曹娥江上游,市域总面积1789平方公里,与金华市的东阳,绍兴市的诸暨、柯桥、上虞、新昌,宁波市的余姚、奉化等县市为邻。嵊州属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位于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圈的十字交叉点上,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中心节点城市,上三高速、甬金高速在这里交汇。围绕“打通二二三四、建设大交通”的目标,随着杭绍台高铁、金甬铁路、杭绍台高速公路、527国道嵊州段、500吨级的曹娥江航道等重要交通工程的建设,加上公路、铁路、航运的连接联运和嵊新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嵊州将打造成为浙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地形地貌。嵊州市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层次明显,类型多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地形属盆地低山。中部是溪江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分布在沿江两岸,海拔10米至70米,面积404.7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2.7%;丘陵台地在东南部和北部,海拔70米至500米,面积57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2.2%;低山区分布在嵊新盆地四周,海拔500米至1000米,面积724.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0.6%;中山区分布在西白山和四明山,面积80.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5%。

水文气象。嵊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温适中,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为16.4摄氏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93毫米,多年平均风速2.5米/秒,最大风速24.3米/秒,相应风向为N。年平均降水13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近2000小时,无霜期235天。

河流水系。嵊州市属曹娥江水系,全市水域面积89.8平方公里。剡溪为曹娥江上游,是嵊州的主要河道,起自澄潭江与长乐江汇流口至三界镇下市头,全长32.2公里,其主流澄潭江和支流新昌江、长乐江、黄泽江在嵊州城区附近相继汇入,流域面积由847平方公里骤增至2939平方公里。

经济社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六保”任务,经济持续回升,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7%。财政总收入71.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和0.1%。根据绍兴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嵊州市常住人口为67.52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3748元、34367元,分别同比增长4.0%和7.0%。

(二)“十三五”水利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嵊州市按照“统筹兼顾、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要求,科学安排防洪安全、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提升、农田水利建设四大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和时序,集中力量推进重点工程,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监督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构建水利现代化体系。《嵊州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水利投资50.9亿元,至2020年底完成投资49.0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96.3%。

一是“一蓄两带”重点工程成效斐然。建成湛头滞洪区改造工程,包括新建、加固堤防4.85公里,开挖滞洪区库区面积2.2平方公里(总库容3800万立方米,调节库容2800万立方米),改造、提升园林景观等;改造后的滞洪区内水域面积达到3.4平方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一半,调蓄库容2780万立方米以上,较改造前大幅增加三分之一左右,防洪标准从5~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部分堤段达到50年一遇;工程创新探索了“水利+”生态综治模式,艇湖城市公园的建设将使滞洪区同时附加生态示范区、风景旅游区、文化展示区多项功能,成为嵊州这座浙东山水城市的又一张新名片。持续推动曹娥江干流治理,新建、加固堤防16.55公里,另有约3公里防洪堤由城南管委会在“美妙3公里”滨江公园工程中建成,完成剡溪江(曹娥江)沿线景观提升18.7公里,通过综合治理和景点开发,充分发掘嵊州母亲河两岸的山水盛景及文化底蕴,提升嵊州市城市风貌和居民宜居环境。持续推进长乐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固长乐江堤防23公里,提高干流整体防洪标准,改善河流水质,促进自然水景观和水文化融合。

二是防洪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城市发展对防洪减灾提出的新要求,按照“蓄、分、疏、堤”相结合的防洪体系,实施“固堤”、“强库”和“排涝”等工程,逐步消除防洪薄弱点,不断完善城市防洪总体格局。“强库”方面,完成6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2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固堤”方面,实施澄潭江苍岩镇段堤防加固、石璜江综合治理、崇仁江综合治理、四明江综合治理、黄泽江综合治理(宕头分洪堰至河口段)等工程,加上重点工程中“两带”堤防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建改建堤防60.25公里。“排涝”方面,新建排涝站5座(屠家埠、白沙、浦口、中南田、城北等),完成范洋江涝片治理,渠道改造加固约14公里,改建完成市级最大农排泵站1座;推进浦口片区排涝工程,包括新开四明江河道10.8公里、浦口北部高排渠7.3公里、新建官俞翻板闸1座、新建黄泽江过水桥梁1座、新建浦口排涝泵站1座。

三是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底,基本建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农村供水体系,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248个,累计实现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24.98万。按类型分,城市水厂3处惠及4.1万人,乡镇水厂22处惠及8.2万人,单村水厂36处惠及12.7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覆盖比例达到80%以上,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万人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率为100%,全面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市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基本建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设施完备、集约高效”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综合整治山塘94座,建成节水灌排渠道543.3公里,新建和改建农水泵站31座,新增加旱涝保收面积11.3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2.84万亩。

四是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两美”浙江建设对水生态环境提出的新要求,基本形成“水流通畅、生态友好”的水利工程体系。水利工程生态改造提升方面,结合“两带”重点工程堤防建设和六江综治,实施生态改造硬质护岸、护坡,对工程进行景观绿化提档。至2020年底,嵊州市建成省级美丽河湖6条(段),分别为曹娥江(美妙三公里一、二期)、十八都江、石璜江石璜镇段、曹娥江诗画剡溪、小乌溪江、艇湖。会同多部门共同深化碧水行动和“水十条”,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结合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和小水电清理整改,实施电站生态化改造,完成121座小水电清理整改,其中退出拆除电站10座、装机1520千瓦,整改111座、装机59474千瓦,报废重建和增效扩容老旧电站9座、增加装机469千瓦:生态示范区建设拆除75千瓦电站1座,现有电站新增生态机组55千瓦。水土保持治理方面,实施工程涉及国土面积149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1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仍在持续推进。“综治”工程任务基本完成,长乐江干流河道治理列入“固堤”工程,石璜江和崇仁江综合治理工程正在加快实施,通过加高加固堤防,两条支流流域的镇区防洪标准提高至10~20年一遇、农村段防洪标准提高至5-10年一遇。

五是水利管理能力明显提高。重点打造了河湖智慧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对象涵盖全市1017条河流、141座水库和594座山塘,河(湖)长制信息、河湖划界、水域范围、水系分布、水利工程布置等情况在信息化平台上一目了然。嵊州市二期河湖监控设施已正式投入使用,新一轮的22个视频监控点运行稳定,实现了对剡溪江、黄泽江等市区主要河段及部分水库(山塘)的实时监控覆盖。完成嵊州市曹娥江流域洪水风险图编制和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搭建和运行。后续继续加大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合,夯实巩固河长制工作的基础,促进河湖长效管护,并不断延伸智慧管理的触角,为美丽嵊州大花园的建设布上“智慧网”。

“十三五”水利发展投资完成情况如下:嵊州市“十三五”规划项目投资50.9亿元,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49.0亿元,规划投资完成率达到96.3%,完成情况总体较好。防洪安全类工程(含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7.19亿元,占嵊州市“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的75.9%。

表1-1  嵊州市“十三五”水利投资完成情况表

分类

规划投资

(亿元)

完成投资

(亿元)

完成率

重点工程

29.5

25.5

86%

面上

工程

防洪安全

9.7

11.7

121%

水资源保障

6

7.7

128%

水生态保护

1.1

0.6

54%

“综治”工程

2.2

1.6

72%

水利管理

2.5

1.9

78%

合计

50.9

49.0

96%

表1-2  防洪安全类工程(含重点工程)投资完成情况表

分 类

“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

(亿元)

占比

“一蓄”

15.00

40%

固堤

12.23

33%

强库

4.00

11%

扩排

5.96

16%

合计

37.19

100%

表1-3  嵊州市“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水利发展目标指标

指标值

至2020年底   完成情况

进度

评价

1

防洪

减灾

主要江河堤防加固(公里)

56

60.25

正常

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座)

27

23

正常

3

山塘整治(座)

100

94

正常

4

排涝能力增加(立方米/秒)

30

100

超前

5

涝区治理受益面积(平方公里)

65

75.32

超前

6

民生

水利

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万人)

11

24.98

超前

7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2.34

12.84

超前

8

改善灌溉面积(万亩)

7.66

7.867

正常

9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

0.65

0.614

正常

10

新增水电装机(千瓦)

2535

524

滞后

11

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条)

2

2

正常

12

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平方公里)

78

31.16

滞后

13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正常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是我省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嵊州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水安全保障面临新的使命和机遇。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水利提出了新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水利必须在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方面实现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把握根本宗旨、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系统观念,持续提高水利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构建新发展格局,水利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内需,增加有效供给,为畅通经济循环作出贡献。

二是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给水利提出了新任务。“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美丽浙江“大花园”建设、“义甬舟大通道”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为嵊州融入区域大格局带来机遇;嵊州位于长三角南翼地理中心,浙东、浙中的联系节点、杭州宁波上海等核心城市的辐射交汇区,将获取更多的要素溢出机遇、设施共建机遇、产业联动机遇和服务共享机遇。嵊州水利应构建与国家战略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格局,打造体现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水利标志性成果,高水平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

三是大都市区引领四大建设推动“四个嵊州”走向更高水平,要求强化水利战略支撑。全面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大都市区是大湾区的主引擎、大花园的主支撑、大通道的主枢纽,是浙江现代化发展引领极。大都市区引领四大建设的纵深推进,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实力嵊州、品质嵊州、美丽嵊州、幸福嵊州”四个嵊州。嵊州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争取实现“经济体量翻一番,再造一个新嵊州”需要更加坚实有力的水利支撑。

四是“浙江水网”建设为水利带来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建设国家水网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决策,是新阶段水利建设的总抓手。深入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要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嵊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构建安全美丽的“浙江水网”贡献嵊州力量。

五是建设幸福河的号召要求水利有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幸福河湖建设成为促进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高标准实施水生态保护、高水平建设“幸福河湖”,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整体推进嵊州市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生态保护,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打造绿色生态廊道,为推动嵊州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长三角发展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六是数字化改革为水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水利必须加力加速、尽快融入,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以水利数字化改革撬动各方面改革,推动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行业管理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供支撑。

(四)存在问题

对照聚焦“六个重塑”、奋力推进“四个嵊州”建设要求和“经济体量翻一番,再造一个新嵊州”的发展目标,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全市水安全保障还存在一些明显短板,主要表现在:

一是流域防洪薄弱环节仍然突出。1)经过多年的建设,嵊州市基本形成了“蓄、分、疏、堤”的防洪体系,但仍存在尚需完善的薄弱环节,城市建成区防洪堤已基本完成,而规划新城区尤其是丽湖区片防洪堤标准尚不达标。2)澄潭江上游无控制性水库,在“利奇马”台风期间,上游洪水调控能力不足,加之苍岩段堤防未形成防洪封闭圈,黄金堤分洪造成村庄及越剧小镇受淹严重,整体防洪形势较为严峻。3)长乐江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现有江道宽度仅60米~120米,上游虽已建有“一大四中”水库,总库容1.47亿立方米,但防洪库容仅2300万立方米,加上河道渠化,堤身高流速快,一旦发生溃堤或者遭遇超标准洪水,则对长乐江右岸沿线平原的影响会一直延伸到嵊州主城区,防洪风险较大。4)城区排涝能力仍有不足,防洪排涝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5)病险水库和山塘的除险加固任务依然较重,截至2020年底,全市尚有49座小型水库和279座山塘亟待除险加固和综合治理;6)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局地暴雨、山洪等灾害精确预报、跟踪监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防御小流域山洪等灾害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水文水资源监测和运行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水资源供给形势依然严峻。嵊州城区优质水由长乐江区的南山水库供给,城区以外的农村生活、灌溉、工业自备水从河道取用,抗旱水量由长诏水库放水通过河道供给。1)城镇供水方面,境外水源在枯水年份可能无法有效保障,南山水库无水可供的局面将难以避免;至2030年,嵊州市境内水资源供给缺口主要分布在嵊州平原区和长乐江区,优质水供给缺口约1340万立方米。随着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嵊州城区及长乐江沿线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无法得到足额保障。2)农村饮用水方面,嵊州市水源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水标准,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农村供水体系,工程运行维护上还存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欠缺、管理条件较差、水费征收困难、农村饮水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同时大部分农村饮用水水源单一、无备用水源,供水韧性相对缺乏。3)嵊州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不高,工农业生产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有待加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三是河湖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嵊州市在江河湖库综合整治上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方式,河湖水生态环境面貌大幅改善。但是,部分河道笔直僵硬、驳岸硬化,河道内天然植被保存少,绿化带生态系统弱化的问题较为突出,局部河段生态廊道功能缺失。全市域、全流域的幸福河湖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存在治理措施同质化、引领带动作用不强、惠民生设施不足等问题,“水”的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利用。

四是水利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1)水文监测设施有待完善、洪水预警预报能力有待提升。主要干支流及河口还存在监测盲区,水位站网密度不够,水文测站布局及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钦寸水库、清风水利枢纽、曹娥江大闸建成投运和城市拓展带来的土地硬化面积增加,上游边界和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文预报模型需相应迭代升级。2)信息共享程度和速度有待提升。在台风防御过程中,还存在跨行政区域上下游之间信息交换困难和信息滞后等问题,特别是在行洪泄洪期间与金华磐安五丈岩水库、新昌县等地区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即时互换共享机制。3)巡查检查力度需继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有效落实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强降雨期间的加密巡查、24小时驻库巡查还有漏点和盲区。机构改革后,水利部门防汛机构职能弱化、层级降低和人员分流,也一定程度影响到基层防汛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保障。

五是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十三五”期间,嵊州水利项目争取到中央、省级补助资金7.35亿元,但主要还是通过水利发展公司平台融资解决建设资金。随着政府融资的收紧,嵊州财力薄弱的短板将日益凸显,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缺口。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 以绍兴加快实现“四个率先”为指引,围绕嵊州市“六个重塑”,助力推进更高水平“四个嵊州”建设和服务于嵊州市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强化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着力补齐水利工程短板、构建“嵊州水网”、提升水利行业监管能力,打造节约高效、保障有力、人水和谐、风险可控的水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为“浙江水网”建设贡献嵊州力量、为嵊州市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保障安全。以满足人民群众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水安全不断提高、日益多元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综合提升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供应、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保障能力。

生态优先,人水和谐。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合理安排生活、生态、生产用水,协调好涉水活动与水生态、水空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系统治理,拓展功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城市乡村、水下岸上,系统解决水问题。加强部门间治水协同,拓展水工程与水域空间的综合功能,增强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期间解决防汛薄弱环节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加快解决防洪薄弱环节作为“十四五”的首要工作,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数字赋能,综合提升。将数字化改革贯穿水利工作全过程,推动治水领域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系统性重塑,整体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水平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发展目标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至2035年,建成洪旱无虞、饮水放心、用水便捷、亲水宜居的“嵊州水网”,基本实现高水平水利现代化。防洪保安体系全面建成,城区和重要集镇防洪排涝能力全面达标;市域内形成互联互通、互调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国内领先;全面建成幸福河湖,河湖水系生态健康,形成成熟完备的亲水慢游体系;实现水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利对象万物互联感知,涉水事务监管精准智能高效,水文化和水利相关产业繁荣发展,水利行业人才队伍担当有力,水利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至2025年,以“一湖一库六江百塘一联”的“11611”水利骨干工程为抓手,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保障可靠的“嵊州水网”框架,水安全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解决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市水旱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水资源配置格局明显优化,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利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涉水事务监管效能明显增强,形成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先行的水利标志性成果,水利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建成“布局合理、功能综合、安全长效、风险可控”的防洪保安网。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区域防洪减灾能力。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分级保护、分区控制,在现有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解决防洪突出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完善体系。一是“固堤”。新建曹娥江干支流堤防,曹娥江干流堤防城区段达标率达到100%,全面实现堤防防洪封闭。中心城区防洪能力达50年一遇、建制镇防洪能力达20年一遇,农村及万亩以上成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二是“强库”。加快推进规划三溪水库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山塘分类整治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造现有水库的防洪设施,进一步有效提升山区洪水蓄泄控制能力。开展新一轮水库安全鉴定,规划病险水库、山塘、水闸除险加固率达到100%。三是“扩排”。市域内重要平原的排涝能力明显提高,建成区排涝能力达到10~20年一遇,中心城区和建制镇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

——建成“安全保障、生态健康、景观优美、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网。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现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的迭代升级。承续湛头滞洪区·艇湖城市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丽湖片区防洪与景观规划水岸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大全市区域性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补齐防洪短板同时延伸景观带,推进河网水系的互联互通,改善城镇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区块土地价值,积聚区块开发潜力。嵊州的绍兴市市级河道形成行洪通畅、生态良好、功能综合、文化彰显的幸福河湖主要脉络,支流打造安全流畅、水清景美、生态健康、富民惠民的次级网络;河湖管控制度完善,基本水面率保持在4.23%以上,重要河湖岸线监管率达到90%以上。河湖生态价值转化通道全面打通,全民爱水护水氛围浓厚。

——建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综合治理”的水资源保障网。完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高效利用水平。一是增加“供给”。加快水库等重要水源工程及平原引水接纳体建设,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提高城乡水资源供应能力及战略储备水平。二是强化“调控”。保障城市供水区和重要开发区的供水安全,加快多水源多目标的联网联调体系建设,通过优化调度,进一步挖掘水资源利用潜力。三是提高“效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用水效率。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3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分别达到18%和16%。四是优化“提升”。继续完善农村饮水供给体系,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近100%,坚持城乡供水同质标准,进一步落实县级统管责任。

——建成“严控源头、管治并举、保护优先、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保护网。完善水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坚持安全为首、保护为重和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保护”,围绕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强化入库污染排放控制,加强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维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91.8%,新建/改造生态化电站45座。

——建立“各方参与、全面覆盖、智能感知、一体应用”的智慧水利网。完善嵊州市水利规划体系,水利智能感知体系与一体化应用体系基本构建,重要江河湖泊水文测站和水库水雨情自动监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初步实现工程实时调度、涉水行为实时监控,大中型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8%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水利数字化决策、服务、执行、监督、协同治理体系基本构建,水利信息服务更加亲民便捷,水事务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60%以上。

表2-1  嵊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主要指标

序号

水利发展目标有关指标

“十三五”   完成

“十四五”   目标

备注

1

防洪   保安

曹娥江干流城区堤防达标率(%)

93

100

约束性

2

市级河道干流堤防治理长度(公里)

38.25

38

预期性

3

支流堤防治理长度(公里)

22

25

预期性

4

水库除险加固(座)

23

30

预期性

5

山塘整治(座)

94

100

预期性

6

水资源   保障

用水总量控制(亿方)

2.9

3.35

约束性

7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

[30]

[18]

约束性

8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

[20]

[16]

约束性

9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99

>99

预期性

10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614

≥0.614

预期性

11

幸福

河湖

基本水面率(%)

4.23

≥4.23

约束性

12

幸福河创建(条)

8

8

预期性

13

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

/

>95

预期性

14

重要河湖岸线监管率(%)

/

>90

约束性

15

水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平方公里)

22.16

68

预期性

16

新建/改造生态化电站(座)

121

45

预期性

17

水利   管理及智慧

水利

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

通过省级

验收

通过国家

验收

预期性

18

水事务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率(%)

/

60

预期性

19

大中型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覆盖率(%)

/

98

预期性

注:1)带()指标为5年平均值,带[ ]为5年累计数,其余为期末达到数。

2)指标2中“市级河道”指嵊州的绍兴市市级河道,包括长乐江、老曹娥江、澄潭江、新昌江和黄泽江。指标3中“支流”指嵊州境内“市级河道”的主要支流。

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是指2025年较2020年下降率。

4)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是指达到生态基流考核要求的重点河湖控制断面数量占重点河流控制断面总数量的比例。重点河湖是指纳入生态流量管控的河流。

5)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评价范围为设立了县级及以上河湖长的河流和湖泊,评判标准为是否划定了河湖管理范围、明确了岸线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等。

6)水事务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率指水利数字化改革核心业务中建设智能化应用场景占所有应用场景的比例。

三、高标准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网

“十四五”期间,以“一湖一库六江百塘一联”的“11611”水利骨干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各类工程建设,逐步建成“嵊州水网”框架。加快推进“一湖一库”重点工程、流域防洪、平原排涝、“百塘(库)”系统治理(除险加固)等工程,高水平构建防洪保安体系;加快推进“六江”综合治理、农村水系治理等工程,高水平构建幸福河湖体系;加快推进“一联”(大中型水库联网联调联供)、引调保供、灌区配套提升等工程,高水平构建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水生态治理修复、小水电清理整改及生态化的新建改扩建、水环境整治及提升等工程,高水平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水利等工程,高水平构建水利智慧化体系。

(一)“一湖一库”重点工程

“一湖”为嵊州市曹娥江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东桥至丽湖段)。

工程概况。本工程整治范围为澄潭江和新昌江交汇口至省级河道曹娥江干流东桥,包含澄潭江右岸下岙村-三江口,新昌江左岸黄泥闸-三江口,以及三江口-东桥右岸,全长约13.3公里。工程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改善提升滨水生态环境。工程实施后,澄潭江和新昌江丽湖片区段、省级河道曹娥江干流嵊州大桥至东桥段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确保片区防洪能力与发展定位相匹配,提高防汛抗险能力,满足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

建设内容。一是防洪堤提标。对澄潭江(下岙村-与新昌江汇合口)右岸(长度约为3.7公里)、新昌江(黄泥桥活动闸下-与澄潭江汇合口)左岸(长度约为6.1公里),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提标建设,总长度为9.8公里。二是丽湖片区三江口滨水区水生态综合治理。维持三江口丽湖片堤线位置不变,按照城市定位调整,相应提高该段堤防设防标准至50年一遇;从恢复河湖湿地角度,以控制调蓄容积不减少为原则,对所涉区域高滩进行整理,局部抬高或降低。三是其他工程,包括堤顶道路修复工程、堤防迎水坡护脚工程、巡查通道工程、水文化节点工程等。

工程效益。适应城市发展定位,切实保障片区防洪安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片区绿色发展;实现幸福澄潭江、新昌江滋养“丽湖大花园”,打造“湖月照新影,嵊州未来城”。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约8亿元。

“一库”为嵊州市三溪水库工程。

工程概况。嵊州市三溪水库位于曹娥江流域长乐江支流石璜江上,距离嵊州城区约19.0公里,坝址以上集水面积73.9 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338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808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685万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2000 千瓦。工程任务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改善水生态环境、发电等综合利用。

工程等级和标准。工程等别为III等,三溪水库拦河坝初选坝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8 米。水库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引(放)水建筑物进水口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

工程效益。工程直接防洪保护范围为石璜江石璜镇(防洪标准20年一遇)和郯城江两岸茶坊等乡村(防洪标准10年一遇),间接保护范围为曹娥江及长乐江干流两岸地区;灌溉范围为石璜江两岸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3万亩,灌溉保证率90%。三溪水库与坂头水库进行联合调度,坂头水库功能调整后供水范围为嵊州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区,供水对象为城镇综合生活和工业用水,供水保证率为95%。同时,工程泄放生态流量可有效改善下游河道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对提升曹娥江上游水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投资。工程估算静态总投资为24.16亿元。

图3-1 三溪水库位置示意图

(二)防洪排涝工程

重点进行“固堤”、“强库”、“扩排”等三类防洪水工程建设,通过江河治理骨干工程、平原排涝工程、堤防提标加固及生态化改造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及山塘整治工程等,加快建成各级保护区防洪封闭圈,加强易涝区治理,进一步提高洪水蓄泄能力,不断提高流域、区域的防洪减灾能力。

实施江河治理骨干工程。一是继续推进澄潭江(苍岩段)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应急工程。建设黄金堤及苍岩右堤0.9公里,防洪标准20年一遇。小乌溪江汇合口至丽湖村澄潭江左岸局部护岸加固长1.68公里,防洪标准20年一遇。沿江房屋改造,苍岩大桥延伸42米,丽湖活动坝延伸改造、新市活动坝改造及新建上山湾节制闸。二是加快实施嵊州市长乐江干流综合治理工程(堤防加固)。治理长乐江干流24公里,按照城区防洪标准50年一遇,乡镇防洪标准20年一遇,村、山区防洪标准5-10年一遇,提标加固干流河道堤防。三是积极开展黄泽江干流综合治理工程。黄泽江干流堤防加高加固1公里(黄泽大桥至前良大桥);生态堰坝修复加固1座(劳动砩);慢行系统24.9公里(屠家埠-市界,均为利用现有堤防及道路);植物措施10处。堰坝取水工程修复加固2座。四是有序开展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长乐江滞洪分洪工程(储备项目)主要包括太平、群力、石璜滞洪改造工程和倪家渡、西球生态分洪改造工程,新建或加固改造围堤,相应配套分洪闸或进水闸、退水闸。

实施排涝工程。一是统筹推进城区排涝工程。新建城西区排涝工程,具体为姚家潭排涝站,建设规模25立方米每秒。新建鹿山区排涝工程,具体为扩建鼻山、雅致、工农排涝站,象鼻山闸扩建至2孔×5米,泵排流量增至10立方米每秒;雅致高排闸、排涝闸净宽扩大至6米,工农排涝闸净宽扩至7米,泵排流量根据需要分别增至17立方米每秒、25立方米每秒,显著改善城西区和鹿山区涝水外排条件。二是新建嵊州市黄泽江整治工程(宕头分洪堰至河口段)二期工程——北部高排渠工程。浦口开发区北部高排渠3.764公里;李家洋分洪渠工程273.16米,及桥涵复建工程(改扩建涉及到的8座桥梁和10座涵洞)。有效提高浦口开发区排涝能力,强化洪涝风险控制能力。

实施水库系统治理(除险加固)及山塘整治工程。嵊州市山塘水库数量众多,共有小(二)型以上水库141座(拥有量居全省第三),另有万方以上重要山塘575座。依据省市部署和《嵊州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方案》,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实现常态化,持续发力、有序推进小型水库和山塘的治理整治,准确把握小型水库功能变化,坚持安全第一、分类施策、系统治理,着力推进水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幸福河建设工程

结合省市幸福河建设思路、建设愿景和空间布局,依托新一轮全省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实施嵊州市幸福河建设工程。按照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水景观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系统筹划实施澄潭江、长乐江、黄泽江、新昌江、崇仁江、石璜江等六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安全流畅、水清景美、人文彰显、人水和谐的幸福江河,织成一张彰显嵊州特色的幸福水网。

依托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澄潭江幸福河建设以澄潭江(苍岩段)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应急工程为安全基础,大力实施“一湖”重点工程——嵊州市曹娥江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东桥至丽湖段),补齐防洪短板同时延伸景观带,推进河网水系的互联互通,改善城镇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区块土地价值,积聚区块开发潜力。长乐江幸福河建设以长乐江干流堤防加固为安全基础,着力开展干流水环境提升工程。黄泽江流域充分筹措,有序开展许宅江综合治理工程、渔溪江综合治理工程、上东江综合治理工程,形成流域内幸福河建设多点开花的生动局面。加快实施小舜江水环境提升和富润江综合治理,进一步高标准推进崇仁江、石璜江综合治理工程。

依托农村水系整治工程,加快建设水美小镇。积极推进以人居聚集区河道为重点的河道水生态整治和修复,改善水体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以清淤轮疏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河道的生态治理,恢复河道生命健康。按照省级农村水系治理统一部署,开展崇仁镇、三界镇、下王镇、贵门乡等农村水系整治,不断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依托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在河湖治理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千年唐诗路,剡溪经行处。自浙东运河转道古剡溪也是名人雅士探访佛宗道源的求慕朝觐之路。以弘扬和传承嵊州水文化和唐诗文化为目标,以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为线,以水闸、水库、灌区等已建和新建水利工程为珠,串珠成链,变水景为风景,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四)水资源保障工程

坚持节水优先,重点推进“开源”、“提升”保供水工程建设,通过“一联”(大中型水库联网联调联供)、规划水库工程、大中型灌区配套提升工程和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等,进一步提高区域安全供水能力和饮用水品质,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一是新建富西水厂,供水量为1.5万吨/天,水源为坂头水库;二是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管网建设城镇管网联通及延伸辐射,建设相关输配水管网311公里,将城市供水主管网与乡镇供水主管网进行联通,乡镇配水管网尽量延伸;三是开展乡镇水厂及管网提升三年行动工程,2021-2023年对乡镇水厂和较偏远地区管网提升改造。

完善域内引调水网络。保障城市供水区和重要开发区的供水安全,加快多水源多目标的联网联调体系建设,通过优化调度,进一步挖掘水资源利用潜力。一是实施钦寸水库引调水工程。铺设钦寸水库至嵊州第四水厂输水管道,日供水5万吨,年供水量1407万吨。二是实施辽湾水库与南山水库城乡供水管网连通工程。针对城镇供水紧张的现状,充分利用西部区域水库高程优势,连通南山、辽湾等水库的城乡供水管网,实现南山、丰潭、辽湾等大中型水库的联合调度,有效增强优质水源保障能力,提升水库防洪调蓄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灌区配套提升工程。实施改造嵊州市上东水库灌区等中型灌区,提高全市中型灌区运行管理能力,提升灌区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推进规划水库工程前期研究。规划远期新建甘霖水库工程,位于曹娥江主流澄潭江支流小乌溪江、浙溪村上游200米处,坝址以上集水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约1.0亿立方米。规划总库容0.92亿立方米,年供水量0.68亿立方米。水库以嵊州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小乌溪江流域防洪。

(五)水生态保护工程

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水电清理整改及生态化新建改扩建等工程建设,构建生态友好、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水环境体系。

一是全面开展嵊州市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工程。“十三五”期间,嵊州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1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得到有效缓解,但仍存在部分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市域内水土流失情况,近期重点实施8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包括东坑、东林、晋溪、绿溪、岭头、新建、花桃坞、黄家岭头、劳玉山、贵门、金钩(谷来镇)、坟湾、渔溪、大坑(黄泽镇)、石桥(黄泽镇)、周家、建安、后溪、徐家培、金钩(石璜镇)、泥塘、钱岩等小流域,涉及长乐镇、金庭镇、贵门乡、谷来镇、黄泽镇、崇仁镇及石璜镇等乡镇,总面积398.7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76.14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02平方公里。治理经济林308公顷,建设植被缓冲带7公顷,水土保持林5公顷,封育管护6499公顷,绿化美化9000平方米,裸露面治500平方米,生态浮床2000平方米,护岸10700米,拦沙堰28座,径流场提升改造1项。后续规划实施过程中,考虑相关不确定性因素,可从备选项目库中选择项目实施。备选项目包含金村及白雁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等6个项目,涉及长乐镇、仙岩镇、石璜镇、崇仁镇及甘霖镇等乡镇。

二是实施小水电清理整改及生态化新、改扩建工程。对小水电进行综合评估、“一站一策”、专项规划、规划环评编制,生态流量设施建设及检测、电站周边环境整治生态修复、退出电站拆除。通过小水电清理整改及长效管理,推动农村水电健康发展。新建生态化电站6座(至2035年),新增装机6580千瓦。“十四五”期间,建设2座电站生态示范区,远期建设5座,新增装机210千瓦;改造生态化电站16座,远期改造37座,新增装机420千瓦。

(六)数字水利工程

建设数字水利工程,提升信息感知处理能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夯实水利数字化改革基础。“十四五”期间,加快水利“新基建”建设,结合工程带信息化等形式,推进先进技术和装备运用,提升水文、工情感知能力和水资源、河湖监测能力,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探索构建水利数字化决策体系、服务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逐步做好应用支撑建设、业务应用建设、安全体系构建、上云部署等工作。

实施嵊州市水文防汛“5+1”工程。补齐水文监测能力短板,新建流量自动监测站,改建提升水位站,提升超标准洪水应急能力,建设通信双保障。

建设绍兴市嵊州市水管理平台。嵊州市水利核心业务事项梳理、嵊州市水利数据仓体系构建、应用支撑建设、业务应用建设、安全体系构建、上云部署,以及硬件设备购置等。

开展水土流失及水环境监测,推进嵊州市农村水厂供水信息化。实施水土流失及水环境监测。建设各主要水厂配套建设水源监控系统、水厂监控系统、管网监控系统共14套。

(七)其他工程

丰潭抽水蓄能电站生态化建设项目。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利用丰潭、南山湖、上坞山区域地形地貌,发挥靠近浙江电网负荷中心、地形地质条件优越、送电距离短、交通条件便利等优势,建设丰潭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以上,静态投资60亿元左右,总投资70.34亿元左右。

项目建设期内可拉动GDP增长约50亿元,增加电工装备制造业产值约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项目投运后主要供电浙江电网,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对地方GDP贡献约6亿元/年,每年创造利税约1.2亿元。另外,项目可提升南山水库防洪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为贵门乡村旅游增添新元素。

项目力争于“十四五”期间进入国家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规划。

四、高效能推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水资源管理

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按照《浙江省水资源条例》编制《嵊州市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拟定嵊州市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格局,重点研究嵊州市域水资源联网联调工程布局方案。制定完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建立节水评价机制,全面开展节水评价工作。

按照以水定需原则,体现水资源管理“最严格”的要求,全面监管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环节工作。完善水资源监管标准,推进水资源综合规划等重大规划和产业布局水资源论证,明确流域区域水量分配,明确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开展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强基础严把水资源取水许可和项目认论证审查关。建立节水评价机制,把好规划建设项目节水关。深入推进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水资源强监管示范县建设。深化水价综合改革、落实水资源税改革、健全节水奖励机制、探索水资源产权改革、拓展节水融资模式、落实水效标识制度、严格用水定额管理。

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控,整治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低水平开发等各种现象。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信息维护及更新。

(二)加强水旱灾害风险管理

增强忧患意识,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风险防控底线,从控制洪水向洪水风险管理理念转变,完善组织有序、制度有效、支撑有力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健全灾害风险预测和管控体系,完善超标准洪涝等灾害对策措施。

完善防御预案体系。考虑超标准洪水、强降雨、台风叠加风险,按照科学性高、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要求,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工作预案、流域性洪水调度方案、流域性大洪水防御方案、水工程控制运用计划、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涉水工程度汛方案等预案方案,积极开展各类预案修编和演练,确保预案方案体系完备、简明实用。研究制定滞洪区启用原则及补偿政策,优化滞洪区布局,确保湛头滞洪区的正常启用。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防御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和监督检查。完善曹娥江干流洪水调度方案、应急水量调度方案、水库放水预警方案等各类应急管理方案。

提升水旱灾害调度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流域防洪调度决策辅助系统,强化水旱灾害风险识别,深入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调查,摸清底数,建立清单,常态化开展风险识别和隐患监督排查,动态更新完善主要江河、沿江平原洪水风险图,推进洪水风险图社会化应用。完善城市排涝基础设施各建管部门间的联系协调机制,逐步探索建设管理一体化制度改革。

(三)加强河湖管理

以河长制为抓手,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为目标,全面监管“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即管好河道湖泊空间极其水域岸线,又要管好河道湖泊中的水体。在对“盆”的监管上,集中力量解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打造基本干净、整洁的河湖。在对“水”的监管上,压实河长主体责任,建章立制、科学施策、靶向治理,统筹解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强化水生态空间管控保护,重视水域保护规划编制,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落实空间管控边界。编制落实“一河一策”方案,系统治理河湖水域岸线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实现从“治乱”到“治病”“治根”。

保障河湖生态用水。科学确定曹娥江生态流量目标,依据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位)保障方案,加强沿江沿河取水总量控制,对河湖生态流量(水位)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保障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水量)下泄,明确水利工程调度、限制河道外取用水和应急生态补水等应对措施。加快河湖重要控制断面监测站点建设。到2025年,生态流量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5%。

推进河湖水系连通项目,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维护河湖健康,发挥综合效益。

(四)加强水生态保护和管理

进行小水电清理整改与小水电绿色改造,编制《嵊州市小水电绿色发展规划》等规划。科学编制退出或整改方案,做到“一站一策”。加强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督促全面安装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并明确需要在线监测的水电站。统筹建立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全面监测,推进在线监测,确保有效监管、不留遗漏。有效解决小水电生态环境问题。

全面监管水土流失状况,全面监管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情况。做好水土流失科技支撑,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监管机制。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展监测,实现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覆盖,及时发现并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加强县级以上重要饮用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及时通报水源地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和年度自查评估工作,建立问题通报和整改销号机制。

(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管,压实项目法人、参建各方和项目主管部门责任,强化前期工作、设计变更、“四制”执行、质量管理、移民安置、工程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健全水利市场监管机制,引导水利建设市场良性发展。

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督、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监管的同时,以点多面广的中小水库、农村饮水等工程为重点,持续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推进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常态化制度化,扭转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健全水利工程建管长效机制。

(六)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系统升级

抓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管,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制度。推行水利工程“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改革,拓展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全面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鉴定,摸清工程运行状况,及早消除安全隐患并及时清单销号,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加强对工程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落实情况的监管。

强化水利工程运管,重视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全面开展嵊州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准确把握小型水库功能变化,坚持安全第一、分类施策、系统治理,着力推进水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全市所有水库产权归属清晰,安全管理责任人及职责明确,均实现 “三通八有”。安全鉴定和系统治理实现常态化。符合不动产登记条件的水库登记率、水雨情自动监测率达到100%,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5%,视频图像监控率达到80%。基本构建功能定位适宜、产权归属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工程安全生态、管理智慧高效的小型水库治理体系。参照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有序推动重要山塘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开展核查评估。全面核查评估全市19座小(一)型水库、116座小(二)型水库,制定“一库一策” “一县一方案”。二是实行分类处置。对正常运行类规范管理;对整治提升类分别进行功能调整、加固改造或整改完善。对降等报废类予以报废或异址重建(毛家湾、大砩口、乌榆湾等三座水库);对山塘参照类,完成73座防洪不达标山塘的局部整治, 2021-2025年期间每年完成10~20座山塘的系统治理。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责任主体为乡镇(街道)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产权人、水库管理单位和水库物业管理企业的各自职责。四是深化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小型水库产权化、物业化和数字化,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健全水利监测监控网络体系。围绕“对象全覆盖、业务全过程”要求,以重要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河湖长制管理体系、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为基础,以一张图为抓手,打破业务信息条块分割,初步建立覆盖江河湖库保护、水资源保障、水灾害防御、水发展规划、水事务监管、水政、财务资金等领域的一体化监管平台。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维护,包括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复核、监测预警完善、宣传培训等。

(七)加强水利监督管理

加强水利监督管理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既要通过管理强化对全社会涉水行为的规范,纠正人的不当行为,又要通过监督促使水利行业责任主体履职担责,积极主动、依法依规行使管理职责。

水利监管机制的完善。制定内部监管清单,针对不同监管对象特点,制定监督检查表单,明确监督内容、标准、责任、处置措施等。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明确事权划分,制定监管方案,实行清单式监管。

水利资金的监管。提高水利融资能力,探索研究盘活现有水利资金的方法途径和政策措施,通过资金融资等方式,创新水利融资方式和提高融资能力。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加强洪水风险管理,探索建立水利工程超常规防洪调度利益补偿机制、非常蓄滞洪区基金或非常滞洪区洪水保险等制度。

行政事务工作的监管。建立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引导水利干部职工想担当、敢担当、会担当,对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严肃追责问责。

(八)加强人才建设

从体制入手,建立统一领导、全面覆盖、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监管队伍。从机制入手,建立内部运行的规章制度,确保监管队伍能够认真履职尽责,顺利开展工作。加强水行政综合执法,全面提升执法装备及监管能力,扎实做好水事纠纷调处工作。加大“宪法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宣传力度,做好《浙江省水域保护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党组织对专家人才的团结、引领、保障和服务,选树各业务领域带头人,打造高端智库,厚植人才梯队,增强队伍发展后劲。二是加强专业干部培养,树立担当实干导向,强化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锻造“五强”班子,提升干部“七种能力”,遴选储备一批优秀青年技术骨干。三是提升基层队伍素质水平,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加大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加大对基层水利员扶持力度,贯通技术技能职业发展通道。四是深入实施知识和技能培训,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对中青年骨干特别是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培训;送培训下基层,开展技术帮扶。五是通过加强正面宣传、舆论引导和负面警示,持续释放严监管、严问责的强联信号,引导全行业重视监管、支持监管、配合监管。

五、投资估算及空间衔接

嵊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重大水利项目;统筹考虑了重点工程、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幸福河湖、水生态保护治理、水利管理和智慧水利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效益,按照需要与可能,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效率,合理安排建设项目和实施步骤。

(一)投资估算

(1)总投资

经汇总,全市本次谋划“十四五”项目总投资135.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总投资52.5亿元,改扩建项目总投资0.2亿元,丰潭抽水蓄能生态电站70.4亿元,续建项目总投资12.0亿元。

“一湖一库”重点工程具备防洪、供水、生态等综合功能,投资32.2亿元,占“十四五”项目总投资的24%。丰潭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初估70.4亿元,占比51%。防洪排涝工程投资11.9亿元,占比9%;幸福河建设工程投资5.0亿元,占比4%。水资源保障工程投资13.4亿元,占比10%;水生态保护工程、水利管理和智慧水利工程分别投资1.3亿元和0.9亿元,投资占比分别为1%、1%。

经初步汇总,全市本次谋划远期储备项目55.4亿元。其中:规划水库工程(远期储备)50亿元、储备河湖生态项目4074万元、储备防洪排涝项目5亿元。

资金投入按照分类分项进行统计, “十四五”期间嵊州市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分年度实施计划表如下所示。

图5-1  嵊州市各类建设项目投资占比

(2)规划完成投资

“十四五”期间规划完成投资51.0亿元(不含拟建丰潭抽水蓄能生态电站规划完成40亿元),其中:新建项目完成44.5亿元,改扩建项目完成0.2亿元,续建项目完成6.3亿元。

(二)国土空间衔接

坚持“多规合一”,合理安排水利工程建设空间布局,加强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红线调整衔接。布局方案上,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与全市空间发展格局相衔接,注重与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布局范围内,在预留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用地空间范围内,原则上不进行城镇开发和工矿企业建设,暂不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建立水安全保障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协调机制,根据重大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变化,动态调整和优化空间信息。

嵊州市“一湖一库”重点项目已纳入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需新增用地规模510亩。

六、环境影响分析

(一)规划环境影响

规划实施后,可加快完善嵊州市“蓄、分、疏、堤”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以及水资源保护能力,改善江河湖库生态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一湖一库”重点工程、流域防洪、平原排涝、“百塘(库)”系统治理(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可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提高重点区域防洪排涝标准和小流域山洪灾害预防应对能力,减少环境风险;二是“一联”(大中型水库联网联调联供)、引调保供等工程建设,可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有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三是幸福河湖工程建设,可持续推进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积极助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助力构建全市域幸福河湖格局;四是农村供水工程及配套管网、灌区配套提升建设,可进一步强化农村供水长效管护,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可进一步构建系统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灌区节水水平及用水效率;五是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全面推进构建生态友好、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水环境体系;六是数字水利工程建设,可全面推进水利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聚焦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局部区域带来一定的不利环境影响。修建水库、加固堤防、治理中小河流、整治水环境等水利工程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陆域水循环过程、江河湖库水文情势和水动力条件,可能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等造成影响。水库建设具有淹没及占地多、移民数量大等特点,政策处理难度大,可能会诱发一些社会问题;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废水、废渣的排放以及施工噪声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为此,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周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依法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强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生态环境对规划实施的响应及时优化调整实施方式,减免规划实施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

(二)影响评价结论

规划完善了嵊州市域防洪减灾体系、供水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体系,有效改善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维护江河生态安全。规划实施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对策措施可以得到规避和减缓,规划总体而言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十四五”水利规划任务、要求高,是一项创新性强,挑战性强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嵊州市各级地方政府务必高度重视水利工作职责,大力支持,抓好工作部署,落实工作责任,及时研究和解决水利发展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和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水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的强大合力。

(二)组织规划协调

按照“多规合一”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做好水利规划与空间规划的衔接协调,将水利规划确定的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以及水利监管空间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予以落地,衔接协调好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红线保护区的关系,加强空间管控。

(三)强化投资保障

要把水利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进一步落实好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政策,积极拓宽水利建设基金渠道。适度开发水土资源,灵活运用土地、水体、水利工程等水利资源进行融资,盘活水利资产。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水利的信贷投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

(四)建立考评机制

要分解细化嵊州市水利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逐级落实目标责任,建立考评机制。按照一年一考评的基本要求,对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及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等进行督查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水利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强化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强化规划的落实和执行。

(五)鼓励公众参与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有关水利政策法规、项目审批等政务公告制度,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健全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决策的途径和方式,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介,发挥其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附表

“十四五”水利规划投资估算分年度实施计划表

工程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

所在地

建设

性质

工程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总投资

(万元)

已完成

投资

(万元)

“十四五”

规划投资    (万元)

分年度规划投资(万元)

2026-

(万元)

计划实施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一、“一湖一库”重点工程

综治

工程

1

嵊州市曹娥江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东桥至丽湖段)

三江街道、鹿山街道

新建

1)防洪堤提标:对澄潭江(下岙村~与新昌江汇合口)右岸(长度约为3.7公里),新昌江(黄泥桥活动闸下~与澄潭江汇合口)左岸(长度约为6.1公里),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提标建设,总长度为9.8公里。

2)丽湖片区三江口滨水区水生态综合治理:维持三江口丽湖片堤线位置不做调整,按照城市定位调整,对该段堤防设防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从恢复河湖湿地角度,以控制调蓄容积不减少为原则,对所涉区域高滩进行整理,局部抬高或降低。

3)其他工程:堤顶道路修复工程、堤防迎水坡护脚工程、巡查通道工程、水文化节点工程等。

80090

80090

20000

30000

30090

2021-2023

水库

工程

2

嵊州市三溪水库工程

石璜镇

新建

主要包括水库枢纽工程和剡源分洪工程。其中,水库枢纽位于嵊州市石璜镇,石璜江上游平天荡电站上游约800米处,控制集水面积73.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6264万立方米。剡源分洪工程1~2#堰坝位于剡源水库上游支流上。

241600

180000

10000

30000

40000

50000

50000

61600

2021-2030

二、防洪排涝工程

江河治理   骨干工程

3

澄潭江(苍岩段)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应急工程

甘霖镇

续建

建设黄金堤及苍岩右堤0.9公里,防洪标准20年一遇。小乌溪江汇合口至丽湖村澄潭江左岸局部护岸加固长1.68公里,防洪标准20年一遇。沿江房屋改造,苍岩大桥延伸42米,丽湖活动坝延伸改造、新市活动坝改造及新建上山湾节制闸。

18827

15000

3827

3827

2020-2022

4

嵊州市长乐江干流综合治理工程(堤防加固)

长乐镇、甘霖镇、鹿山街道

续建

治理长乐江干流24公里。

45000

19500

25500

5000

5000

5000

5000

5500

2018-2025

5

长乐江滞洪分洪工程

长乐镇、石璜镇、甘霖镇、鹿山街道

新建

长乐江流域太平、群力、石磺滞洪改造;倪家渡、西球分洪改造。

50000

0

50000

储备项目

6

黄泽江干流综合治理工程

黄泽镇、浦口街道

新建

黄泽江干流堤防加高加固1公里(黄泽大桥至前良大桥);   生态堰坝修复加固1座(劳动砩);   慢行系统24.9公里(屠家埠-市界,均为利用现有堤防及道路);   植物措施10处。堰坝取水工程修复加固2座。

6078

6078

6078

2025

排涝工程

7

城区排涝工程

鹿山街道

新建

城西排涝工程、鹿山区排涝工程。

8340

4170

4170

4170

2025-2035

8

嵊州市黄泽江整治工程(宕头分洪堰至河口段)二期工程——北部高排渠工程

浦口街道、黄泽镇

新建

浦口开发区北部高排渠3.764公里;李家洋分洪渠工程273.16米,及桥涵复建工程。

7764

7764

7764

2021-2025

水库除险   加固改造   及山塘整治   工程

9

小型水库系统治理(除险加固)

嵊州市域

新建

依据省市部署和《嵊州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方案》,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实现常态化,持续发力、有序推进小型水库和山塘的治理整治,全面核查评估小型水库。

23560

23560

3960

5600

6500

3500

4000

2021-2025

10

山塘整治

嵊州市域

新建

2021-2025年整治山塘50座,2021年投入3400万,后续每年投入1500万用于山塘维修整治。

9400

9400

3400

1500

1500

1500

1500

2021-2025

三、幸福河建设工程

幸福河   建设工程

11

嵊州市黄泽江流域

幸福河建设工程

黄泽镇、金庭镇

新建

(1)嵊州市黄泽江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各支流对应3个子项目:黄泽江流域许宅江综合治理工程、黄泽江流域渔溪江综合治理工程、黄泽江流域上东江综合治理工程(2)治理黄泽江流域许宅江、渔溪江、上东江,共计新建堤防9.92公里,新建生态护岸0.56公里,堤防加高加固8.77公里;修复加固堰坝取水工程12座;生态堰坝4座;慢行系统30.4公里;植物措施10处。

15719

7592

7592

8127

2025

12

嵊州市小舜江幸福河建设工程

谷来镇

新建

小舜江水环境提升工程。小舜江水环境提升,治理河长1.6公里

900

900

450

450

2022-2023

13

嵊州市石璜江综合治理工程

石璜镇

续建

嵊州市石磺江综合治理工程。石磺江堤防加高加固21.52公里;修复加固、重建堰坝4座;生态堰坝2座

12434

10500

1934

1934

2018-2021

14

嵊州市崇仁江综合治理工程

崇仁镇、甘霖镇

续建

新建堤防2.6公里;堤防加高加固16.44公里清淤疏浚1.65公里;修复加固堰坝4座;生态堰坝4座

9781

5445

4336

1500

2836

2018-2022

15

嵊州市富润江幸福河建设工程

崇仁镇、甘霖镇

新建

富润江堤防加高加固17.54公里;清淤疏浚2.1公里;修复加固堰坝4座;生态堰坝1座

10500

10500

3500

3500

3500

2021-2025

16

嵊州市农村水系整治工程

崇仁镇、三界镇、下王镇、贵门乡

新建

崇仁镇、三界镇、下王镇、贵门乡等农村水系整治

560

186

374

187

187

2020-2022

四、水资源保障工程

规划水库工程

17

甘霖水库工程

甘霖镇

拟建

总库容0.92亿立方米,年供水量0.68亿立方米

500000

0

500000

储备项目

农村供水工程和管网配套

18

富西水厂工程

崇仁镇

新建

新建供水量为1.5万吨/日水厂一座,水源为坂头水库

8000

8000

2000

3000

3000

2021-2023

19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管网建设城镇管网联通及延伸辐射

嵊州市域

新建

建设相关输配水管网311公里。将城市供水主管网与乡镇供水主管网进行联通,乡镇配水管网尽量延伸。

76500

76500

20000

20000

36500

2021-2023

20

乡镇水厂及管网提升三年行动工程

嵊州市域

新建

2021-2023年对乡镇水厂和较偏远地区管网提升改造

25000

25000

7000

8000

10000

2021-2023

引调水工程

21

钦寸水库引调水工程

黄泽镇

续建

钦寸水库至嵊州第四水厂铺设一条DN1800输水管道,日供水5万吨,年供水量1407万吨。

18000

8000

10000

2020-2021

22

辽湾水库与南山水库城乡供水管网连通工程

长乐镇

新建

辽湾水库与南山水库城乡供水管网连通

4500

4500

1500

1500

1500

2021-2025

灌区配套   提升工程

23

嵊州市中型灌区改造工程

金庭镇

新建

改造嵊州市上东水库灌区等中型灌区

2000

1400

700

700

600

2021-2035

五、水生态保护工程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24

东坑、绿溪等22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嵊州市域

新建

东坑、东林、晋溪、绿溪、岭头、新建、花桃坞、黄家岭头小流域治理;劳玉山、贵门小流域治理;金钩(谷来镇)、坟湾小流域治理;渔溪、大坑(黄泽镇)、石桥(黄泽镇)小流域治理;周家、建安小流域治理;后溪、徐家培、金钩(石璜镇)小流域治理;泥塘、钱岩小流域治理。

4845

4845

2105

566

559

502

1113

2020-2025

25

金村、辽湾等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嵊州市域

新建

金村、白雁山小流域治理;辽湾、黄岩下、下陈、外白山小流域治理;强口、西鲍、夹山小流域治理;通源、冷湾口小流域治理;贝白山等3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村及双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2062

0

2062

储备项目

小水电清理整改及生态化新、改扩建工程

26

长丰等6座电站生态化建设项目

嵊州市域

新建

长丰、官俞活动坝电站、宕湖砩活动坝、三溪水库、甘霖水库、潭石等电站建设,新增装机6580千瓦、厂区绿化、环境整治、生态护岸、水能资源综合利用。

6278

3000

3000

3278

2021-2035

27

辽湾水库等2座电站生态示范区项目

嵊州市域

改扩建

辽湾水库电站及剡源水库电站新增生态机组、厂区绿化、环境整治、生态护岸、水能资源综合利用。

346

346

173

173

2021-2022

28

百丈岩等16座电站生态化改扩建项目

嵊州市域

改扩建

百丈岩、清潭水库、新曙光、大昆、坎一、孔岭一级、孔岭二级、三溪、张村水库、友谊、雅璜、辽湾水库二级、梅溪、坪石头、小昆二级、斤丝潭等电站机组改扩建、厂区绿化、环境整治、生态护岸、水能资源综合利用。

2013

2013

275

275

487

488

488

2021-2025

29

显潭三级等22座电站生态化改扩建项目

嵊州市域

改扩建

剡源二级、小溪、小昆一级、显潭四级、显潭三级、下岙、外横、石屋、石和尚、狮子岩、清溪一级、桥石头、前岩村、七一二级、梅坑、留田、坎一一级、金勾子二级、化山、丰景山、大坑二级、柏春坑等电站机组改扩建、厂区绿化、环境整治、生态护岸、水能资源综合利用。

1965

0

1965

储备项目

六、智慧水利工程

工程管理及数字赋能

30

嵊州市水文防汛“5+1”工程

嵊州市域

续建

补齐水文监测能力短板,共新建流量自动监测站,改建提升水位站,超标准洪水应急能力提升与通信双保障建设。

2300

800

1500

750

750

2020-2022

31

绍兴市嵊州市水管理平台项目

嵊州市域

新建

嵊州市水利核心业务事项梳理、嵊州市水利数据仓体系构建、应用支撑建设、业务应用建设、安全体系构建、上云部署,以及硬件设备购置等。

150

150

90

60

32

水土流失及水环境监测

嵊州市域

新建

水土流失及水环境监测相关项目

100

100

100

2021-2025

33

嵊州市农村水厂供水信息化工程

嵊州市域

新建

“十四五”期间嵊州市水厂信息化建设规划工程为14处,单套投资约为70万元。

840

840

840

2021

七、水利管理

工程管理

34

嵊州市水利规划体系建设

/

新建

《嵊州市节水专项规划》、《嵊州市小水电绿色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

100

100

30

30

40

2021-2025

35

嵊州市小型水库(重要山塘)安全运行管理

/

新建

嵊州市小型水库(重要山塘)系统治理的安全运行管理部分,包括安全鉴定、不动产登记、物业化管理、水雨情自动监测、视频图像监控。

5578

5578

1599

1495

824

836

824

2021-2025

36

曹娥江干流湛头滞洪区补偿机制研究

/

新建

研究制定滞洪区启用原则及补偿政策,优化滞洪区布局,确保嵊州市湛头滞洪区的正常启用

100

100

100

2021-2025

37

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支撑

/

新建

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支撑

80

80

40

40

2021-2025

38

水土保持监管

/

新建

水土保持监管相关项目

150

150

50

50

50

2021-2025

八、其他工程

/

39

丰潭抽水蓄能电站生态化建设项目

贵门乡、长乐镇

拟建

丰潭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新增装机1200000千瓦、厂区绿化、环境整治、生态护岸、水能资源综合利用。

703400

400000

200000

200000

303400

2024-2026

汇 总 统 计

“十四五”总计(不含丰潭抽水蓄能电站)

647433

59431

510227

92434

110212

140040

67576

89965

77775

/

“十四五”总计(含丰潭抽水蓄能电站)

1350833

59431

910227

92434

110212

140040

267576

289965

381175

/

远期储备项目

554027

0

0

0

0

0

0

0

554027

/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政协办。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0日印发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