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49512/2022-74549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日期: | 2022-07-15 15:13:42 |
进入7月后,我市连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给成熟后期的早稻、正处于分蘖期或已进入孕穗期的单季晚稻、连作晚稻育秧和旱种旱管稻田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农业部门提醒种粮农户针对当前高温天气,抓好田间管理工作,做好“四防”。
一要防止早稻高温逼熟。当前长生育期早稻到了灌浆结实最后阶段,连续高温干燥天气,会使早稻灌浆加快,快速后熟,导致空秕增加,产量下降。对此必须做到日灌夜排,白天保持田间3-5厘米的水层,晚上排干田间水分。这样既能补充植株因高温蒸发的水分,降低田间气温,促进灌浆结实,防止高温逼熟;又能使土壤干湿交替,可使植株生长健壮,防止根系早衰。此外,也要严防断水过早,以免造成植株早衰、倒伏。
二要防止单季晚稻发僵。当前单季晚稻已处于分蘖盛期,较早播种的已进入孕穗期。由于受高温影响,水源充足的田块,农户怕缺水往往采取满水灌田的方式。从而造成稻苗发僵,分蘖不旺。为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在施好分蘖肥的同时,宜采取灌、露、搁相配套的方式,即在灌一次浅水后,让田水自然落干,并适当露田,促使秧苗根系下扎,然后再灌水上田,以促进秧苗分蘖;当苗数达到预定穗数时,要及时采取搁田控苗,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
三要防止晚稻秧苗徒长。连作晚稻秧苗在高温天气既要防止秧田断水,导致生理失水而死苗;更要防止秧田灌满水,而导致秧苗徒长,素质变差,导致插种后高温败苗,影响早发。当前秧田管理宜采取浅水活灌的方式,以防止徒长,促使秧苗健壮。
四要防止旱种旱管稻田缺水伤苗。补充耕地保水能力差,灌溉条件不理想,经过连续15天以上的烈日烤苗,土壤含水量已很低,日间很多田块的秧苗叶片已呈自然卷曲状,严重影响秧苗生长。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灌水保苗,每块稻田一星期至少一次过一遍跑马水。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