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公共文化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102R/2022-74595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2-07-19 09:44:01

关于印发《打造越剧文化圈——高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清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7-19 09:44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
浏览次数:
分享:

各相关科室: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省的实施意见》(浙委办发〔2021〕64号)《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领航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浙文旅公共〔2021〕32号),努力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县和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彰显文化担当,嵊州市拟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领航项目)——“打造越剧文化圈,高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请各责任科室认真落实《打造越剧文化圈——高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清单》,切实推动越剧文化圈打造,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2年6月28日

打造越剧文化圈——高质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清单

类别

内容

序号

具  体  任  务

责 任 科 室

备注

公共文化设施

推进“越剧+”非遗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1

科学规划、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越剧+”非遗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让越剧文化积极融入嵊州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助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增强民众对越剧文化保护传承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艺术科(非遗中心)

2

推动各乡镇将越剧文化元素融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越剧文化,建设戏迷角、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城市雕塑、美丽乡村、文化墙等空间场所,建设越剧主题景观街道,建设越剧主题“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构建特色鲜明、健康和谐、群众满意的具有越剧文化内涵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艺术科、规划建设科、公共服务科(乡镇街道文化站)

公共文化活动

推进“越剧+”非遗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开展。

1

培育“越剧艺术村”,举办中国民间越剧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挖掘与越剧相关的民俗节庆活动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政府推广,制度安排,社会舆论等实现对民俗节庆文化资源项目的保护,围绕民间音乐(嵊州吹打等)、民间曲艺(落地唱书、绍兴莲花落等)、民间舞蹈(打连响、龙舞、狮舞、高跷、大头荷等)、民间杂技(叠罗汉、抛菜瓶、罗汉会等)等嵊州特色非遗,推进“越剧+”非遗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开展。

艺术科(非遗中心)、产业发展科、公共服务科(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

越韵古诗

实施越韵古诗推广传播行动计划。

1

融合越剧和古诗创新而成的越韵古诗,利用越剧的唱腔来吟唱中小学课本中的经典古诗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记古诗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越剧的兴趣。积极推广传播嵊州越韵古诗优秀经验,以绘本等形式创新载体,借助国家、省级权威媒体以及抖音、快手、B站等新型媒体加强传播,通过结对友好学校等方式助推落地,举办越韵古诗大赛等活动扩大影响,开展越剧研学游增加体验感,从市域内开始走向全省乃至全国,不断向外扩大嵊州越韵古诗的传播半径,使之成为越剧文化进入青少年群体的新载体。

艺术科(越剧艺校)、产业发展科

“越剧+”文旅

推进“越剧+”文旅深度融合。

1

以越剧为主题,打造“越剧+”非遗精品旅游线,越剧文化特色研学游线路。围绕越剧艺校、越剧博物馆、东王村、施家岙·越剧小镇等,串联城市相关非遗主题文化商业综合体、特色文化主题街区等,设计旅游线,突出越剧体验内容。

产业发展科、艺术科(非遗中心、越剧博物馆、艺校、有关乡镇文化站)

2

按照“办好一个节,提升一座城”的目标,实现从“节庆”活动到“会展”经济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办好中国民间越剧节、全国越剧戏迷大会等大型越剧节会,争取中国越剧艺术节永久落户嵊州,以此为基础打造主题文旅节会。

产业发展科、艺术科(越剧博物馆)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网络110 报警服务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