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4978R/2022-85531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林业 |
发布机构: | 市自然资源局 | 公开日期: | 2022-07-21 09:38:24 |
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86号提案的
答 复
黄军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走出香榧“高产量困境”的建议》的提案(第18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嵊州是著名的中国香榧之乡,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和农业部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全市拥有古香榧群落191个,香榧种植面积达13万亩,2020年香榧干果产量6000吨,2021年干果产量4000吨,总产值近10亿元,香榧产业已成为我市高水平、高效率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山区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载体。但在产业发展中,也确实存在着生产管理粗放,销售形式单一,用工老龄化,产品质量不一,缺少行业龙头,宣传力度不足,市场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为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香榧产业,强技术、提品质、育品牌、拓市场,大力弘扬香榧文化,不断提高嵊州香榧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促进香榧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出台香榧扶持政策。我市从2000年开始每年出台专项扶持政策,2021年现代林业政策安排200万元用于扶持香榧产业发展,包括香榧产业基地提升、品牌整合和市场推介等,75万元用于古香榧等古树名木保护,开展白蚁防治等项目建设等,45万元用于培育龙头企业、现代经营主体、新品种及香榧种质资源库建设等。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切实强化金融政策支持,2021年嵊州农商银行为香榧产业授信贷款3亿元,切实解决了香榧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题。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在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改进采摘工具等基础上,计划实施香榧采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等林业政策性保险,为香榧产业发展绷紧安全生产弦,守护安全生命线。
二、不断强化林业科技创新。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种植。近年来,我们和浙江农林大学、省香榧产业协会等单位紧密联系,积极邀请浙江农林大学戴文圣、喻卫武、浙江省林科院刘本同等专家教授,对我市榧农开展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广茶榧套种、榧稻套种、榧药套种等生态套种模式,既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又减少香榧林管理成本,提高香榧品质和林地利用率。如谷来镇舜源村发动53户村民香榧林下套种冬瓜13200株,收获冬瓜70万斤,村民增收3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谷来镇想食榧榧家庭农场采用“企业+农场+农户”的模式,在香榧基地林下套种黄精、芍药、白术等中药材基地350亩,为香榧产业探索出一条增收大道。二是加强香榧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对香榧加工技术创新、良种选育等进行政策扶持。目前已获得香榧实用新型专利6个,新增香榧良种1个,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在我市林场开展香榧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建设方案设计,着手启动整地建设;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机构开展香榧青果皮深加工企业,正在开展利用香榧青果皮等制作生物质燃料的共同富裕试点项目的申报,该项目落地能够使香榧青果皮化废为宝,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三、培育壮大嵊州香榧品牌。一是加强品牌管理。在协会组建基地建设、堆沤炒制、包装管理、宣传推介等工作专班,落实专人负责完善“嵊州香榧”证明商标的生产、管理、销售等行业标准,编好《嵊州香榧》杂志和宣传片,重新注册“嵊州香榧”图标商标,用好“嵊州香榧”区域品牌,切实提高香榧产业的组织化水平。二是强化宣传推介。每年举办嵊州香榧节、炒制比赛、推荐品牌评选等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加义乌国际森博会、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省农博会等展示展销活动,不断提高嵊州香榧品牌知名度。2021年我们举办了“嵊州香榧”开摘节、“嵊州香榧”推荐品牌评选、 “嵊州香榧”线上推介会等活动,开展香榧安全采摘倡议和优质优果承诺,举行感恩祈福,邀请围棋国手马晓春和各地商会会长、越剧大咖张小君等在直播间与粉丝互动,梅花奖得主黄美菊、国家一级演员裘巧芳担任嘉宾助播,利用小视频加强香榧文化宣传推介,开展电商销售,进一步提升了嵊州香榧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充分利用我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平台和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为浙江省唯一入选的“中国最美森林”资源,积极开展古香榧树认养等活动,加强对古香榧群的保护和开发;投资550万元建设谷来镇香榧森林公园门户打造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利用香榧森林公园、香榧博物馆等遗产地(嵊州)资源,进一步挖掘香榧文化内涵,走产业发展和生态观光有机结合之路,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在“全国绿色小康村”谷来镇袁郭岭村、“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石璜镇白雁坑村等香榧特色产业村,大力发展森林人家、林家乐等特色民宿,做大古香榧林采风、休闲观光、香榧采摘游等森林旅游产业,将香榧主产区建成农业文化遗产风情体验、山水游乐、民俗文化鉴赏的森林康养特色产业区。如袁郭岭、白雁坑、小昆等地新建多条游步道后,每年吸引了大批的外地旅客,特别是上海等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和休闲养身。依托古香榧的优势,当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显现,已成为我市山区经济新的增长亮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技术、提品质、育品牌、拓市场,不断提升嵊州香榧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提高榧农收益,走出香榧“高产量困境”。
最后,感谢你们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联系人:林业技术服务中心 黄少平 电话:83101276)
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6月9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