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政协委员提案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09X1/2023-82228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市教体局 公开日期: 2023-01-10 09:17:34

嵊州市教体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1-10 09:17
信息来源: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魏钢委员:

您提出的 “关于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59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办学模式,深化内部管理,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职业教育教学长效机制,搭建竞技成长平台,通过课堂教学比武、技能考证、技能抽测、技能竞赛等多渠道,营造“精技”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目前,已连续举办“面向人人”技能比赛16年,每年为社会输送初中级技术工人,2021年初级技工1266人,中级技工1460人。参加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金牌7块、银牌8块、铜牌3块。其中市职技校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数控项目金牌。同时2021年高职考成绩又有创佳绩,本科上线52人,进入省专业总分前100名15人,实现高职考上线率100%。光明日报旗下《教育家》杂志宣传了职技校的德育先进经验;职技校的“四自一导自主德育管理模式”被列为省中职德育品牌。

二、加大投入力度职校建设加强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支持职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投资6950万元新建职技校实训大楼改善实训条件,投入500万升级改造职教中心汽修工场和工艺木雕工场。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制定完成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先期完成学校智慧办公及校园生活便捷化设施建设。同时市委市政府每年设立中职教育专项经费200万元,100万用于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技能奖励,100万元用于教学设备添置和更新,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重点扶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相关专业,保障职校主体专业建设。目前,职技校的机电专业、职教中心的服装和工艺美术被评为省名专业,职技校的机电技术和中餐烹饪专业、职教中心的汽车维修专业、越剧艺校的戏曲表演(越剧)专业等入选省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

三、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品质提升

遵循“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实训室、共享教学成果”的建设思路,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专业人才,探索引企入校、校内学徒、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新途径,积极推进产学研共同体建设,努力实现“招生与招工相结合,专业与兴趣相结合,培训与岗位相结合”,形成校企共育、共管的长效育人机制,同时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了一条龙服务,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了面对面交流平台,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建立长期合作行业协会18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3个、校外实习基地189个,成立职教集团3个、职教联盟1个,2021届毕业生初次实习率达到96%,专业对口率达到89%,学生本地实习率达到74%。《中国教育报》以《树“求实德育”之魂、塑“尚德工匠”之神——浙江省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调查》为题整版专题报道了职技校的办学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完善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同时配合市委市政府及其他部门,推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浙江工匠”培育工程等系列工程,为“嵊州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一、深化改革合理布局谋划职教发展

通过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基地与数字资源建设,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通过整合相关专业,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要求各职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调整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科学、合理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并建立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反馈、修正机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十四五期间要求完成更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15个,优化调整“3+2”高职类、技工类等专业5个。

二、专项资金保障职业技能提升

2019年—2021年,嵊州市财政落实3400万元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用于三年技能提升行动,面向社会各群体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对企业、个人、机构等发放专项培训补助,以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免费技能培训。2022年,财政专项拨款1350万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嵊州工匠”培育工作,计划开展职业培训11350人次,培育技能人才2900人。

三、加强技能培训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强化统筹、规划引领、政策支持,有力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市职业教育中心(市技工学校)已成为我市培训和输送企业产业工人的重要基地。同时,全市已培育形成市现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市区职工农民培训中心、市农民培训学校等7家市级定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长期开设领带制作、服装制作、电工、焊工、车工、汽车维修、面点烹调、家政服务、育婴员等近50个技能培训项目,大力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试点和第三方社会培训评价,三年来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达4.39万人次。2021年,培育“新时代工匠”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列入《嵊州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截止2025年,计划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将为“嵊州制造”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四、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用工环境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两大平台作用,协同人社局和经信局积极组织企业外出招聘,与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大市建立劳务协作基地,与技工院校建立专业对接、学以致用、工学结合的长期合作关系,并积极举办各类劳动力招聘会、洽谈会。构建支持实习、实训政策体系,对短期实习学生,给予200—1500元交通补贴,并按每人每天200元标准安排食宿。对1个月以上来绍实习、毕业实习学生,给予相应交通补贴和商业保险补贴,并按照专科(高职)、本科(技师)及以上分别为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60%、80%,每次给予接收企业(包括共建研究院)最长12个月的见习实习补贴。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就业见习实习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励等。同时通过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和预警监测制度,提高用工服务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并进一步加大规范劳动力市场的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五、加强舆论引导形成尚德尚技新风尚

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首先每年5月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和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让更多社会群体和学生家长了解职业教育,提升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认同。其次在招生季开放职业学校校园,全面展示学校建设成果和优秀毕业生事迹,吸引更多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同时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鼓励中小学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劳动技能和职业启蒙教育,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引导学生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六、引进高校助力区域振兴

我市由于财政保障能力等原因,导致职业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保障与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提升,正如提案中提到的“要进一步加强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建设嵊州技师学院,引进更多具有大学学历的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来满足我市企业及产业发展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利用嵊州乡贤力量,筛选本省高职院校,谋划经费投入、学校规模,主动出击,多次走访相关高职院校,深入了解高等院校合作办学意向,为早日圆嵊州市的大学梦作出了努力。目前已与省内某一高校达成合作办学意向, 2022年6月底完成学校选址,7月份办学方案上报省政府,预计投入15-20亿元进行校园建设,占地800-1000亩。高校的引进不仅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技能人才供应之间的突出矛盾,必将为嵊州插上腾飞的翅膀。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

                                                                                                                                                                                                                                                                                            2022年6月20日

联系科室:职成教科,联系电话:83332567,联系人:邢轶军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