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09X1/2023-101278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市教体局 | 公开日期: | 2023-01-10 10:02:14 |
周芝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嵊州打造成为“研学游”示范城市的建议》提案(第22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研学旅工作的关心。您在提案中所提的我市研学旅游的现状和相关建议,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研学旅游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我们也希望在嵊州这个人文荟萃、风景如画、越剧故乡挖掘出更多的研学市场,通过各部门协同,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嵊州研学影响力。
一、目前绍兴文旅局也把研学游作为局长亲自抓的项目,已经在筹划绍兴研学游数字化工程,嵊州市文广旅游局已经提供了的研学点、研学企业等相应资料。相信数字化工程与线下打通后,能给社会有更多了解和选择。
二、我市文广旅游局今年正在与第三方合作,筹划与新昌文旅局联合打造嵊新研学路线,打通地域限制,整合两地研学优势资源,整理出一套适合推广的研学课程,形成一条适合于推广的研学路线。计划在嵊州新昌高铁站、杭州等地开展推介会,加强与省市知名旅行社与本地地接旅行社合作,扩大嵊州研学影响力。
三、对于您提出的越剧文化主题的研学营地、现代农业观光和农事体验为特色的省级研学营地、唐诗之路为主题的国学研学基地、红色爱国教育为特色的研学营地、非遗主题特色的研学基地等概念,我们将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并探索与基地营地打造合适路线与课程。
四、我市教体局十分重视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每年分批组织城区及四个街道五大集镇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全体学生赴嵊州市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中心开展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每年组织全市高一学生和城区初一年级开展“红色之旅”研学旅行活动;全市中小学校每年在春秋两季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缅怀先烈、亲近自然、志愿服务等研学活动;个别学校还利用国际友好结对学校,在暑假期间走出国门,开展研学旅行。另外,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家庭旅行多样性、灵活性、简易性等特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家庭,利用假期带孩子外出研学旅行。
接下去,市文广旅游局、教体局等部门将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发展。
一、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保障机制。探索市政府统筹、教育部门、旅游部门主管、相关部门联动、学校主体、家长支持的研学旅行工作协调机制,共同开发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精品线路,研发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培养一批专业的研学导师队伍,探索建立一套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保障到位、开放合作的研学旅行实践工作长效机制。
二、加强政策学习,培养研学导师。研学导师的职业能力,是一次研学旅行成功的关键。加强对研学导师的专业培训,调研分析研学教育发展现状,了解未来研学旅行教育可能优化的发展方向,邀请省内外知名研学专家进行相关方针政策指导,明确服务规范要求,掌握工作基本流程。组织研学旅行线路考察团队外地考察学习。
三、加强课程设计,大力宣传推介。培养国风研学实践专业队伍,打造国风研学实践课程体系。结合我市特色,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蕴含中国元素的艺术形式,探索国风研学新模式,按课程特点、地域结合、学科融合等类别陆续开发研学旅行主题精品线路。围绕重点客源市场,开展嵊州国风研学特色主题线路发布活动,并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宣传平台增加曝光量。
四、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立足嵊州特色资源,结合客源地市场分析和季节性资源禀赋,积极开展与周边县市区区域合作,加强浙东唐诗之路上下游串联,通过资源共享和平台联通,打造一批差异型、互补型、特色型研学旅游产品,培育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示范点,实现产业互动、客源互送、共赢发展,逐步构建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游新格局。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
2022年6月30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