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政协委员提案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057Q/2023-8238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交通运输局 公开日期: 2023-01-12 09:29:50

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1-12 09:29
信息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

董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四港联动枢纽节点城市建设的建议》(第14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四港联动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倡议的重大战略举措。

2021年是我市开展嵊州四港联动枢纽节点城市建设的开局之年,为积极响应省四港联动工作部署,根据省交通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浙江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2021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嵊州区位优势和交通先行官作用,市政府立即决定由市政协牵头做好调研工作,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相关实施方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立组建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一套四港联动发展县级工作机制,同时成立由交通运输局牵头的专项行动小组。

一、2021年我市“四港”联动工作开展情况

(一)前期调研及谋划按照任务清单和工作要求,局领导多次带队前往杭州与相关部门开展了四港联动工作对接,先后向省交通运输厅蔡洪副厅长和厅政研处、运输处等汇报工作,同时与省四港联动规划编制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前期工作对接。配合市政协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多次往北京、上海、杭州、宁波、义乌、海港集团、四港联盟秘书处等地区和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和交流学习,探索一条适合嵊州本地发展的四港联动枢纽节点城市建设的道路。经过多次的调研学习,前期方案及谋划的思路逐渐成型。

(二)争创省交通强国试点嵊州建设 四港联动枢纽节点城市的试点成功列入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2021年度工作任务中,我局根据试点方案的相关要求,牢牢把握嵊州区位融合优势和省四港联动发展契机,以融杭接沪联甬承义为主要工作导向,聚焦综合运输时间、成本和生态3个效率提升,建立一套适应四港联动发展的县级工作机制,推进物流园区建设、物流信息上云、内河码头共建、嵊利号联运班列、区域仓储资源共享等八大场景,强化工作、政策和环境三大保障,做大百亿项目支撑(概括为一套机制、八个场景、三大保障、百亿支撑

(三)系统的完成嵊州市“四港”联动发展规划及试点方案委托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编制嵊州市四港联动枢纽节点城市建设的试点方案及发展规划。并于 20211020日顺利召开嵊州市四港联动发展规划评审会议,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及嵊州四港联动各相关单位对《嵊州市四港联动发展规划》及《嵊州市四港联动发展试点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及讨论。

(四)阶段性成果

1.四港联动工作在嵊州区域发展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十四五期间嵊州市发展经济社会的重大战略。经过几代交通人的努力,嵊州终于建成了第一条铁路杭绍台高铁(第二条金甬铁路在建),第一个现代化码头,正式进入公、铁、水综合运输的新格局。并与萧山机场达成航站楼建设意向,为我市建设四港联动节点枢纽奠定了一定的硬件基础。

2.嵊州四港联动节点项目成功纳入到省厅聚焦联运关键节点,打造4+1+N个多式联运枢纽规划的六个节点城市之一。

3.完成了全省首个县级层面的四港联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了规划评审,为嵊州市开展四港联动工作提供了方向。

4.交通运输局与省四港联盟秘书处一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市内生产制造企业物流需求方面和运输企业现状的专题调查活动,有正对性的提供了物流服务,也为物流云平台的实际应用提供信息支撑。

5.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短板,通过现代物流运输新模式振兴乡村经济。

二、“四港”联动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明确试点方向,理清思路,形成“四港”联动发展体系。

通过前期调研和考察学习,形成了嵊州建设四港联动节点枢纽城市的大致思路,并委托浙江省交科院完成《嵊州市四港联动发展规划》及《嵊州市四港联动发展试点方案》编制,并邀请行业专家通过可行性研究评审,使得嵊州发展四港联动工作更具科学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性。

(二)加快项目建设,补充短板,强化“四港”联动发展支撑。

2021年度完成杭绍台铁路及嵊州新昌站、嵊州北站,绍兴港嵊州港区中心作业区建设,这也标志着嵊州从单一的公路运输进入了内河、高铁时代。全年有效投资完成34.7亿元,增速达19.24%

(三)积极谋划项目,彰显特色,建立“四港”联动循环体系。

1.深挖一路嵊风等农村物流新型服务模式,在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短板,通过现代物流运输振兴乡村经济,打通嵊州物流运输内循环

2.积极开展义甬舟大通道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嵊州杭绍台高铁的开通和金甬铁路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对嵊州的地区发展带来很好的契机,通过基础完善+服务提升 ,完善嵊州物流运输新链条,促进嵊州物流运输外循环

(四)加强多方合作,建立机制,加快“四港”联动发展推进。

1.积极与省四港联盟秘书处沟通交流,推动物流云平台在嵊州的先行先试。

2.与省海港集团谋求合作,共同推动嵊州港区码头的运营,将嵊州的内河航运纳入到我省河海联运的版图内,让嵊州的实体企业通过新型的、便捷的物流服务,真正实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3.与内河航道发展公司等实力雄厚的国企计划共同开展项目建设,对嵊州港城关作业区码头工程实行共建共营,既节约项目前期研究成本,又能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模式。

三、2022年度我市“四港”联动工作建议

结合全省四港联动工作部署和我市实际,围绕打造四港联动枢纽节点城市定位,积极争取省级相关政策倾斜,重点推进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项目建设,夯实四港基础设施继续推进2022年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特别是金甬铁路、清风船闸等一批国家、省重点项目,对527国道等一批续建工程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同时谋划好诸嵊高速、甬金高速扩容等重大项目,完善好共同富裕示范区交通设施基础建设。为嵊州市完善内、外双循环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围绕平台建设,打通多式联运节点。继续提升一路嵊风农村物流体系,彻底完善嵊州物流运输内循环;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强化嵊州与周边城市的物流基础线路、设施,解决陆海铁联运前面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从而提升物流运输仓、运、配一体化能力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海港功能、海铁联运网络与传化智能公路港全国网无缝连接,合作开展物流服务,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物流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完善嵊州物流运输外循环基础,通过完善嵊州物流的内外循环通道,打造高效快捷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真正实现嵊州企业的降本增效。

(三)围绕数字化改革,提高四港多跨应用。继续加强与四港联盟秘书处的工作交流,推进省级物流云平台2.0版本在县级层面的应用,通过数据化改革和大数据分析,为嵊州的生产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新运输模式和仓储共享共用,利用5G+智能的互联网,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直观的物流运输。

四、目前“四港”联动遇到的瓶颈与困难问题

(一)项目上缺乏要素保障嵊州的交通基础设施正处于加快建设阶段,距离四港联动发展的需求还存一定差距,省重点工程以上的项目因缺少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持,前期审批等都存在困难。

(二)发展方向欠缺指引四港联动是个新的命题,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突破重点,推进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创新性、指导性、建设性意见。

(三)资源整合缺乏整体性和关联性四港联动有许多单位和地方都在开展,整体的资源共享和沟通等暂时没有良好的渠道,各地之间的互联互通缺乏。

感谢您对交通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联系人:吴杰  联系电话:83037605

 

 

 

                    嵊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2630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