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49512/2023-82404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日期: | 2023-01-12 17:04:21 |
叶善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制茶智能化建设,提升茶叶炒制效率和品质的建议》(第12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茶叶是我市最具特色的传统经典产业,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全市有茶园面积21万亩,年产越乡龙井茶6800余吨,占全国龙井茶产量的1/3,年加工出口茶叶6万多吨,约占全国珠茶出口量的2/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倒逼茶叶生产企业对加工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效益的提高。2021年在嵊州市现代农业政策中对茶叶加工企业建立茶叶智能化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当年茶机设备投入在30万元以上,给予设备投入额的35%补助。在扶持政策的驱动下已建立智能化茶叶加工生产线3条,智能化生产线的建立对全市茶叶生产企业开展智能化生产线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市将紧跟茶叶数字化发展浪潮,数字化赋能茶产业,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2022年的嵊州市现代农业政策中明确:对茶叶加工企业建立茶叶智能化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当年设备投入在30万元以上,按投入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额不超过50万元;在茶园建立可视化在线监控,给予设备投入额的50%补助。
二是实施分批建设。针对茶企建设用地难解决、政策扶持资金难增加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按照条件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逐步推进我市制茶设备智能化建设。对规模茶场,鼓励开展数字化茶园建设,推进茶园生产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生产管理和溯源系统的应用。
三是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以茶叶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为目标,贯通种植、加工、流通、品牌、文化、服务等各环节,力求实现主体全上线、地图全覆盖、数据全贯通、业务全闭环、服务全集成、一码全管控,促进数字农业新技术、新设施、新业态在茶产业发展领域的应用和转化,赋能嵊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嵊州茶业数字化与省茶产业大脑相联结,实现互联互通。
对您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农业农村工作,为嵊州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对我市茶产业和农业农村工作给予关心、关注和支持。
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品牌建设科
联 系 人:汪新贵
电 话:83187332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16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