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09X1/2023-91084 主题分类: 教育,体育
发布机构: 嵊州市教体局 公开日期: 2023-12-20 14:24:54

(教体局)嵊州市教育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3- 12- 20 14: 24
信息来源: 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一年来,市教体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体行政部门决策部署,围绕抓项目、提质量、建队伍、保安全主题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全市教体事业实现稳健发展,“学在嵊州、教在嵊州”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嵊州优学”教育现代化市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党建引领实现新加强。一是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体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学思践悟工程走向深入,《习近平浙江足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实现党员教师人手一册,机关干部理论知识测试全月测试参与率100%且每人满分,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2期、党务干部实务培训班2期,党组织、党员教师政治“三力”明显加强。二是阵地建设不断强化。组织开展“当先锋 争先行”“我为防疫办件事”“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党日活动2016场次,党组织书记上党课788场次,10个党组织被评为“五强”党组织,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现中小学校全覆盖。三是清廉教体精心打造。印发《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五张责任清单”》,日常谈话、签订目标责任书实现100%,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实践活动近100场次,校长离任审计实现全覆盖;梳理全市中小学校违纪违规案例13个,全年作出党政纪处分6人,追责问责3人,谈话提醒1人,开展“作风提升年”警示教育“以案说法”巡回宣讲21场次,遵规守纪和拒腐防变的防线得到强化。

二、育人质量实现新攀升。一是高考成绩高位突破。全市一段上线2193人,一段上线率62.6%,高出全省平均2.6个百分点。3位学生进入浙江省前100名,人数居绍兴市第1名,浙江省第5名。4名学生被清北录取,2名学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78名学生被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名校录取。高职本科上线46人,进入省专业总分前100名23人。二是五育并举成效显著。“拥抱微笑”系列德育主题教育全面推开,爱国主义、体育、卫生、教育全面加强。近视总筛查人数65975人,学生近视率为54.0%,较上年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嵊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艺术节顺利举办,艺术作品绍兴市级获奖96人次。《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得到深入实施,劳动教育每周一课有效保证,开发《劳动“36技”》《诗意蓝染》等精品课程78门。三是科技素养不断提高。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技教学、科学方法、科研精神等培养载体得到丰富和完善,科技活动绍兴市级获奖93人次,其中获一等奖15人次,成绩创近年新高。

三、师资队伍展现新作为。一是整体素质不断优化。“立德树人”师德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正向引领和行为约束合力得到强化。人才引进力度加大,顺利组织公开招聘2场,招录教师74人(其中研究生11人),招录高水平教练员4人,委托杭州师范大学定向培养紧缺复合型教师4名,教师学历结构得到优化、学历层次水平整体提高。二是名师培养成效明显。“分层分类宝塔型渐进式”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名师名校长培养实现突破,2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5人列入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全年涌现省春蚕奖4人,绍兴市教坛新秀 11人,绍兴市最美教师5人。2人获浙江省教育技能比武一等奖,教师获绍兴市级以上荣誉达15人。三是人事改革深入推进。委托北师大的卓越校长培养工程三年行动顺利完成,卓越校长青蓝工程项目加快谋划。“县管校聘”改革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头版介绍,第三轮教师“县管校聘”人事改革方案基本形成。

四、综合改革激发新活力。一是“双减”高效推进。全面推行放学后托管服务“5+2”模式,小学、初中学生参与率分别为93.06%、90.26%,教师参与率分别为97.88%,96.87%。学科类培训机构成功清零,体育科培训机构全部纳入“绍信培”平台管理,招生、报名、预收费收缴实现全程监管。二是民办“双控”攻坚落地。推进《嵊州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实施方案》落地,嵊州市初级中学整体成功转公;嵊州市逸夫小学、嵊州市东圃小学招生计划统筹压减,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为4.68%,同比下降近四个百分点。三是数字化改革持续深化。精准智能教学助力“双减”落地、深化学生作业布置管理、作业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双减数字化场景建设按计划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作用进一平显现。校食安3.0集成智能菜谱和“点餐制”成为绍兴市首创,经验在全绍兴推广。

五、协同发展跃上新台阶。一是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接受省级预评。全市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99.8%,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95%,全市省等级幼儿园实现100%,省三及以上等级幼儿园达100%,乡镇中心幼儿园省二等级达100%。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步伐加快,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共体覆盖率100%,融合共建型教共体比例100%。与青田县的跨地区教共体建设取得实效,结成跨地区教共体5个 设立名师工作室10个,开展网络研修、管理研讨、教学指导活动近200场次,开出送教下乡示范课88节。三是高中教育特色推进。全市普高“5+2”错位发展态势良好,嵊州中学、马寅初中学科技高中和人文高中建设扎实推进。中职教育8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不断深化,中职学生2022年就业人数730人,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达到89%,本地就业率达74% ,中职教育助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彰显。

六、办学品位实现新提升。一是基础建设持续加码。全年教体工程项目建设累计投资达25.3亿元,马寅初小学等11个工程项目顺利完工,绍兴市十运会“两馆一场”、艇湖区块学校等9个工程项目按计推进。新城实验学校、蛟镇幼儿园等4所学校(幼儿园)顺利开学。全年扩容优质学位近2700个。34所初高中校园安全防护提升工程顺利完工,改造教室灯光500间,购置升降课桌椅5000套。二是优质资源引进加快。镇海中学嵊州分校合作办学迈出实质步伐,办学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顺利组建,工程建设、师资配备、经费保障加快推进和研究。积极配合浙经院嵊州校区引进落地,探索中高职一体化,结合嵊州周边乃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需求以及浙经院自身专业特点开设专业。三是创建效应有效放大。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实现“满堂红”,提前两年完成目标任务。全市累计创建成省现代化学校5所;累计创建成绍兴市现代化学校37所,应创率达97%。全市教育现代化指数逐年攀高。

七、健康嵊州开创新局面。一是体育设施提档升级。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村级全民健身广场等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全市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到2.73平方米。绍兴市十运会“两馆一场”、网球场、攀岩场地、沙排场地建设加快推进。二是竞技大赛成绩喜人。获浙江省第十七届省运会金牌实时金牌5枚,150名运动员代表绍兴市参加7个大项角逐。全年在绍兴市及以上重要赛事中共获奖牌445.5枚,其中国家级金牌5枚,省级金牌10.5枚。三是体育产业规模扩大。 第三届“嵊州杯”中国王中王围棋争霸赛成功举行,赛事新闻3次在央视报道。嵊州市崇仁镇温泉湖董郎岗村(石林花海景区) 玻璃滑道漂流被评为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浙东唐诗之路”山水挑战赛入选绍兴市一类品牌赛事,8家单位成功申报绍兴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八、平安校园得到新保障。一是疫情防控全程从严。严格落实“守小门”“场所码”,师生核酸监测按要求作动态调整,组织开展应急演练4场,组织近2000名干部教师参加培训。高考学考等9场大型考试顺利组织。独创“学校健康申报平台”,实现师生健康情况常态掌控,相关经验在《绍兴信息》刊登。二是除险保安全力推进。“除险保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派出43个督查组,开展专项检查2场次,发现问题隐患现场整改110项,及时落实整改92项,限期整改18项,整改率达100%。联合开展校园食品“阳光监督”,发现的50多条意见建议全部实现闭环整改。三是网格管理全面压实。“11611”校园安保体系和“11530”校园安全教育工程建设健全,发送《一周安全提示》49期,推送《平安君有话说》128期,开设反诈主题班会5000余节、法制校长讲反诈60余场、防溺水安全讲座482次和主题班会6500余堂;学校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与属地公安联动率、专职保安配备率都达到100%。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