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市级各
部门、各单位:
《嵊州市招大引强“
1330”迭代升级行动 2.0 方案》已经市
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嵊州市委办公室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 年 5 月 17 日- 2 -
嵊州市招大引强“
1330”迭代升级行动 2.0 方案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三个年”决策部署,坚持市委常委会
“五比五拼”工作导向,进一步凝聚全市招商选资强大合力,推
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开展
2023 年招大引强“
1330”迭代升级行动 2.0,现将有关事项通知
如下:
一、行动目标
(一)项目目标
全年实现亿元以上项目招引 40 个、开工 30 个、投产 30 个,
其中招引 10-20 亿元项目 4 个,20-50 亿元项目 2 个,50 亿元以
上项目 2 个。引进 5000 万元以上美丽经济项目不少于 4 个。引
进跨国公司总部项目、世界 500 强企业投资项目、省外投资 1 亿
元以上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国家级“高精特新”企业项
目、独角兽企业项目等 2 个以上;依托产业基金,引进项目 3 个
以上。
(二)人才目标
每个亿元以上招引项目引进青年大学生不少于 25 人,引进
青年博士不少于 1 人;每个 10 亿元以上招引项目引进青年大学
生不少于 50 人,引进青年博士不少于 5 人。全年引进国家、省
级以上人才项目 10 个,绍兴名士之乡人才项目 10 个。
(三)活动目标全年开展“请进来”系列活动 12 次以上,落实“走出去”
系列活动,全年拜访异地商会 6 次以上。招引亿元以上乡贤项目
15 个,确保全年投资 80 亿元。清单化编制招商手册,组织推荐
活动每年不少于 12 场。
(四)投资目标
确保全年市外境内资金 50 亿元以上。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1
亿美元,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 35%以上,制造业
实际利用外资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招引当年度实际利用外资3000
万美元以上制造业或 5000 万美元以上服务业项目 1 个。列入国
家、省重点外资项目(含储备项目)1 个。高质量外资项目信息
10 条。签约落实国家化招商中介 1 家。
二、主攻方向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及医
疗器械、城市建设、美丽经济产业为重点招引方向,形成产业集
群,突出人才和外资招引,补齐短板,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赋
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以晶越半导体、金达视讯、卫星科技等重点项目为牵引,在
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终端等领域谋划生成一批“大好新”
项目。面向智能家居、高端装备等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高端
电子元器件、智能传感器、显示面板、处理器芯片等关键核心器
件和产业配套项目。(责任单位:招商投资中心、开发区〈高新园
区〉、五大集镇)
- 3 -(二)新材料
以打造化工新材料、高端合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三大标志
性产业链为目标,重点招引高性能工程塑料、热塑性弹性体、塑
料合金等、高端钢材、贵金属材料、金属表面强化防护材料、高
端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项目。(责任单位:招商投资中心、
开发区〈高新园区〉、五大集镇)
(三)新能源装备
以打造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契机,发挥比
亚迪等龙头企业作用,重点招引新能源动力电池、特色零部件、
新能源研发和应用、氢能装备、数字能源装备、清洁能源装备等
项目。(责任单位:招商投资中心、开发区〈高新园区〉、五大集
镇)
(四)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发挥昂利康、贝达药业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生物医药领
域重点招引高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新型给药系统、
高端制剂和新型制剂等项目。医疗器械领域重点招引体外诊断、
生物医用材料和植介入器材、医学影像设备、治疗设备、康复类
医疗器械等项目。(责任单位:招商投资中心、开发区〈高新园区〉、
五大集镇)
(五)城市建设
聚焦现代服务业、新经济产业、总部型经济,重点招引新经
济或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型商贸综合体、企业总部、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大众或长尾服务业等项目,打造服务业发达、产业特
- 4 -色明显的枢纽核心。(责任单位:招商投资中心、高铁新城)
(六)美丽经济
依托嵊州优良的生态资源,大力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全面完
善旅游基础设施,将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重点招
引高端民宿产业、文生旅农一体化等项目。(责任单位:招商投
资中心、各乡镇〈街道〉)
(七)人才项目
以“科技招商”“人才招商”为核心,充分挖掘本市特色产
业、龙头企业科技人才需求,重点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
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城市建设产业类高端人才,
以人才链激发产业链创新,提升招商引资深度,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责任单位:招商投资中心、开发区〈高新园区〉、五大集镇)
(八)外资项目
深化谈项目首先谈外资的招商理念。深入推进外资招引小分
队专班运作,持续开展“奔跑+蹲点”组合招商。借助绍兴 QFLP
试点提质扩面,开展外资基金招商,鼓励在嵊企业、央企(国企)
境外资本返程投资。推进嵊商、侨商回归投资。(责任单位:招
商投资中心、两大平台、五大集镇)
三、主要措施
(一)深化乡贤招商,增加“向心力”。以乡贤招商为重大
突破口,充分利用在外乡贤资源,高度重视亲情招商,实现乡贤
回归、人才回归、项目回归、资金回归。开展“越响行动”,分
别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精准推介招商。实施“请进来,
- 5 -- 6 -
走出去”战略,拓展异地商会交流,全年开展“请进来”系列活
动 12 次以上,邀请乡贤回嵊共叙乡情、共谋发展;落实“走出
去”系列活动,全年拜访异地商会 6 次以上。引进一批优质乡贤
项目,招引亿元以上乡贤项目 15 个,确保全年引进乡贤项目投
资 80 亿元。(责任单位:统战部、组织部〈人才办〉、招商投资中
心、工商联)
(二)强化驻外招商,增强“影响力”。以北京、上海、深
圳、成都为核心向周边区域辐射,重点紧盯“
4+1+1”新兴产业
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资源。一方面开展奔跑招商,快速现场核实;
另一方面排出全年拜访计划,定期走访意向投资企业、基金公司、
研究院和重要乡贤等,整合项目资源形成清单化管理。完成亿元
以上项目招引 13 个,其中 5 亿元以上项目 4 个,10-50 亿元以
上项目 4 个,收集项目有效信息 200 条,其中外资项目信息 80
条,完成调研报告 4 篇,组织推介活动 8 场。完成亿元以上项目
信息首报 20 个以上,5 亿元以上项目信息首报 10 个以上。申报
国家引才计划人才项目 40 个、入选 4 个,申报省级引才计划人
才项目 10 个、入选 4 个。(责任单位:招商投资中心、各驻外招
商引智组)
(三)开展人才招商,增强“感召力”。积极探索实行“人
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招引产业发展类高端人才,以人
才链激发产业链创新。以开发区为重点,持续增强众创空间、孵
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能力,聚焦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引
进一批科技型、成长型的“种子”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创新产业- 7 -
链布局、赋能产业链发展。引进国家、省级以上人才项目 10 个,
绍兴名士之乡人才项目 10 个。加强与浙江大学、西安交大、日
本东京工业大学等的务实合作,新建校地合作共建研究院(研发
中心、校企共建创新载体)2 个。鼓励头部企业“勇闯天涯”,
并购国外优质企业,引进优秀科研团队。(责任单位:组织部〈
人才办〉、科技局、招商投资中心、两大平台、各乡镇〈街道〉)
(四)坚持以商引商,增强“吸引力”。鼓励企业立足于做
大做强,着眼于靠大联强,主动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加强对
接,合资合作,逐步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动一批”的
招商引资“乘法效应”。确保全年收集“以商引商”项目信息不
少于 100 条,其中高质量外资项目信息不少于 10 条。(责任单位:
招商投资中心、两大平台、各乡镇〈街道〉、各驻外招商引智组)
(五)拓展基金招商,增强“扩散力”。开展基金招商,打
造“基金+项目+园区”的一体化生态链,实现“股权投资+招商
选资”的联动效应。全市成立国投系基金,重点投向“
4+1+1”
新兴产业,同时支持本地产业转型升级。鼓励聘请有合作基础的
基金公司和科研院校等专家人士担任招商合伙人。依托产业基
金,引进项目 3 个以上。(责任单位:投控〈国资〉公司、招商投
资中心、两大平台、各乡镇〈街道〉)
四、强化保障
(一)把资源集聚作为“第一保障”。加快属地政策处理进
度,实现土地等项目。建立全市可供招商土地清单、全市涉地招
商项目清单。对亩均产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招商项目,要优先保障新增用地计划指标。2023 年力争盘活存量用地 800 亩以
上,低效用地再开发 500 亩以上,向上争取土地 800 亩以上。(责
任单位:两大平台、发改局、经信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
道〉)
(二)把一把手招商作为“第一抓手”。开发区(高新园区)、
高铁新城作为招商主平台,主要负责人三分之一时间投入招商招
才,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每月外出招商招才 2 次以上。开展在谈
项目首报机制,每月首报在谈项目不低于全年项目招引任务的
20%。完成流转项目承接率不低于 80%。(责任单位:招商投资中
心、两大平台、各乡镇〈街道〉)
(三)把招商队伍作为“第一先锋”。探索招商服务公司实
体化运作,通过国企选调、社会面招聘等方式,配优配强招商人
员队伍。鼓励招商服务公司与各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政
府主导招商与市场化招商的双轮驱动。探索“社会化”招商招才,
鼓励中介、个人等参与政府招商招才,对项目成功落地的引荐者
进行奖励。开展“招商之星”评选活动,入选人员在干部提拔使
用、职级晋升中优先考虑。(责任单位:组织部、编办、人力社
保局、招商投资中心)
(四)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要素”。开设实体窗口,打造
一支专业队伍,提供一对一的管家服务。全域推行“拿地即开工”,
强化土地要素统筹配置。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大力推动政府性融
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产业与金融精准对接,支持、引导和鼓励
银行、保险、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围绕市级重大招商项目。(责
- 8 -- 9 -
任单位:发改局、自然资源局、金融办、行政服务中心)
五、健全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招大引强“
1330”迭代升级行动
2.0 工作专班,由分管市领导任专班召集人,统筹负责全市“双
招双引”工作的组织协调、分类指导;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
设在市招商投资中心,由招商投资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办
公室负责落实具体工作。
(二)构建“1+7+4+N”工作体系。进一步理顺招商投资中
心、重点招商平台、驻外招商引智组、行业主管部门、其他招商
主体的关系,实现高效联动的“一盘棋”招商新格局。“
1”是强
化招商投资中心统筹合力,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枢纽作用。“
7
是”强化两大平台、五大集镇主要招商主力军作用,切实承担项
目招引和落户主体责任工作。“
4”是强化四支驻外招商引智组奔
跑招商,根据区域对接联络乡贤、提供项目信息、实地考察核准。
“
N”是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招商主体配合工作,做好资源
要素保障、营商环境打造、行业政策配套等工作。依托工作体系,
组建快速研判、现场核准、项目洽谈、要素保障、外资招引等五
支招大引强突击队。
(三)建立快速研判流转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
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城市建设和美
丽资源等“
4+1+1”新兴产业,组建六个产业研判组,成立第三
方专业研判专家库。建立招商投资中心快速研判、驻外引智实地
核准、属地对接洽谈快速反应机制。
(四)健全考核督查制度。增加两大平台、五大集镇项
目信息首报和项目承接率考核;增加其他平台项目信息首报
和美丽资源考核,探索跨地域项目流转落地税收分成奖励政
策和考核加分机制。建立月度通报、季度赛比、年度考核制
度,每月底对完成情况通过“三色”预警图进行通报,每季
度对重点招商平台进行产业项目“比、看、干”晒比活动,
每年度对招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赋分,营造浓厚的“比学赶
超”招商引智氛围。
附件:1.嵊州市招大引强“
1330”迭代升级行动 2.0 专
班名单
2.嵊州市招大引强“
1330”迭代升级行动 2.0 任
务分解表- 11 -
附件 1
嵊州市招大引强“
1330”迭代升级
行动 2.0 专班名单
召
集 人:李剑光
办公室主任:沈文武(招商投资中心)
成
员:章晓燕(组织部〈人才办〉)
庞
伟(统战部)
胡益萍(开发区〈高新园区〉)
凌夏犇(高铁新城)
周嗣炀(发改局)
任春军(经信局)
袁华东(科技局)
柳
栋(财政局)
张锡明(自然资源局)
马安平(商务局)
吴一赞(文广旅游局)
丁海鸥(市场监管局)
舒彩容(金融办)
王国东(生态环境分局)
郑
浩(招商投资中心)
郦
丹(工商联)- 12 -
诸黎星(三界镇)
裘
索(浦口街道)
朱洪平(剡湖街道)
朱立红(三江街道)
张义莹(鹿山街道)
徐海波(甘霖镇)
金
炜(崇仁镇)
葛晗滢(长乐镇)
赵硕达(黄泽镇)
王一超(驻北京招商引智组)
费 洋(驻上海招商引智组)
陈俊江(驻深圳招商引智组)
李 斌(驻成都招商引智组)
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招商投资中心,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
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以上人员如有变动,由所在单位接任领导自然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