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政协委员提案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102R/2023-82438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旅游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3-07-17 16:09:24

文广旅游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4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17 16:09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
浏览次数:

李培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民宿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第140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旅游经济占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席,民宿经济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休闲度假,民宿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应运而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载体和机遇。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以来,受国际疫情高压态势、周边疫情持续爆发影响,纵观嵊州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本地化、近程化特点愈发突出。旅游比往常更加融入乡村、紧接地气。市内游、短途游、自驾游等成为新常态,乡村旅游迎来利好契机。

乡村旅游热度逐渐上升,而乡村旅游发展与民宿经营休戚相关。我市民宿业起步较早,经由几年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市登记在册民宿125家,房间数1030个,民宿床位1814张,餐位近7100个。民宿总量较为庞大,尽管外界对民宿市场依然持乐观态度,但竞争的白热化已成为民宿主不可回避的问题。加之近三年疫情的影响,民宿经营起起落落,倒闭、歇业、内卷、躺平……不断刺痛着民宿经营者的神经。后疫情时代,民宿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求生存——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守正,即守本心、敬本业、立本职。只有守住了本心,才能稳根基、正方向、凝力量。民宿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文化产品,它养在乡村文化的根基里。做民宿首先要做到在保护当地文化资源的同时,将其物态化、互动化、产业化。想要民宿发展得更好,保持本色尤为重要。如今,市场上不乏茶文化主题、竹文化主题、游戏主题、摄影主题等特色民宿,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民宿主能够根据自身喜好,聚焦一个主题来真情打造,自然而然会吸引一批志趣相投的顾客。一味抄袭和模仿反倒会让民宿陷入同质化危机。在发展和创新前,民宿主应该守住本心、坚持本意,在疫情大环境下,如何不忘初心、稳中求存,乃首要目标。

二、谋发展——顺应大势,危中寻机

(一)新趋势下,以变应变。

受疫情影响,2021年我市乡村旅游人数21.52万人,营业收入1.76亿元;2022年我市乡村旅游人数7.51万人,营业收入1.69亿元。民宿生存艰难,全年处于停业状态的民宿占比达25%以上,无法正常营业的时间达30天以上。疫情给民宿经营带来极大挑战,民宿发展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民宿应当主动出击、以变应变。

1.改变规划思路,用好闲置资产。原有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没有很好地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考虑,更多站在供给角度分析现状,造成产业谋划有所缺失。民宿较差的周边环境、投资者受土地制约等问题,影响着民宿业正常发展。对此,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当改变思维,做好乡村旅游用地规划,挖掘空心村、废弃地等存量土地,用好空余公共设施,真正盘活闲置农房。农业农村局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加大对闲置农房改建民宿的扶持力度。

2.调整奖补政策,引导向优发展。民宿发展的本意和要求是农户根据自身条件,做细做精做强。我市现有政策要10间客房以上才能补助,很多自建房无法达到房数要求,而达到房数要求的又超出了限定面积。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民宿意见及实际情况修改现行政策,学习民宿业发达地区的奖补政策,取消普通民宿的奖补政策,鼓励中高端民宿发展,对能够挖掘当地文化旅游特色的民宿另行奖补。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局着手拟稿《关于培育嵊州市民宿精品试点村的扶持奖励办法》文件,并修改《嵊州市关于加快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意见》文件,文件针对现有形势下全域旅游创建及民宿的发展修改,已征求多方意见,预计今年出台。修改后的政策文件对鼓励民宿产业发展、扶持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在资金力度和政策支持上均有了更进一步的诠释。

3.微整老旧危房,展现乡村新姿。2021年6月以来,根据省厅文件精神,我市对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等旅游核心吸引物,景区城镇村、美丽城镇等旅游目的地,酒店、民宿等旅游接待场所这三类场所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截止目前已开工项目399个,累计完成投资6.14亿元,其中涉及民宿相关“微精”项目20余个,“绣花针”功夫卓有成效。如石璜镇祥瑞·溪隐民宿、长乐镇清悠谷民宿、三界镇星期八户外休闲基地、贵门乡烟岫居民宿等对闲置的学校、供销社营业用房、水电站管理用房进行微改造,显著提升乡村旅游点的设施设备品质,助力民宿产业精致化提升。

(二)发展之道,文创当先。

如今许多民宿主都意识到要将当地文化融入进民宿中,但如何将当地文化与民宿结合,又自成风格是一道难题。在乡村旅游发展与民宿经营中,单一餐饮、住宿、游玩已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鉴此,民宿应当挖掘特色发展文创产品(伴手礼)、打造品牌、走出本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政策鼓励民宿业主、村级组织、民宿运营团队开发伴手礼,让文创产品领跑发展之路。贵门乡烟岫居民宿的文创产品开发就是一个经典实例。烟岫居旗下的农产品品牌开发,有“八宿屋”、“张小记”系列。特色产品有“八宿屋”茶、“八宿屋”菜、“八宿屋”酒,品牌LOGO、包装等均有独立设计。其中刺梨酒还被绍兴市文广旅游局评选为“东亚文都 诗画江南”绍兴市文化和旅游产品大赛优秀奖。

(三)区域合力,共创未来。

民宿发展取决于市场需求,每家民宿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发展民宿不是靠一家一户就行的,而是要集万家之力。民宿想要长远发展,应当在变革中寻求合力,在挑战下形成集群,乘势打造区域品牌。这一点,也是目前我市民宿发展的薄弱一环。

1.鼓励个性发展,鲜明特征亮点。我市民宿大多依山傍水而建,未能很好地提炼出独有文化特色,没有品牌定位,建设单一化、模仿化。有的民宿虽已具备旅游配套设施,配套中却缺少亮点,设施设备也是大同小异。为此,应当鼓励民宿概念多元化,在现有乡村酒店、度假村、农家乐、客栈、驿站、庄园等基础上,不断增添当地的文化地理特色,形成百家民宿、百种亮点的新局面。

2.标杆引领行业,品牌促成集群。我市民宿正处于从低端化走向中高端的瓶颈期,整个业内缺少标杆,民宿总体建设质量、服务质量不高,阵痛难免。对此,应当引进行业标杆,村集体或镇政府可以在闲置农房激活、农房使用权获得等方面创新举措,吸引外出人员和外来投资,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鲜因子。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品牌,在市内创建多个民宿,统一品牌引领,形成多点联动、互补共建的模式,如初闻民宿有限公司以何家坞品牌新建石璜镇戴溪雅舍民宿、长乐镇蓬瑠民宿、贵门乡观云民宿,打造了统一的民宿品牌。

3.加大金融扶持,强化人才培训。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民宿产业的信贷支持,创新出台金融产品,围绕民宿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信用智治普惠金融,积极推广“助旅贷”等金融创新产品,简化审批手续,加强信贷扶持。自然资源局出台房屋租赁使用权办法,明确房屋所有权证与租赁使用权证分离,租赁使用权可转租,也可抵押,经依法登记的租赁、转租和抵押受法律保护。旅游人才方面,形成前人带动后人的良性循环,不断扩大充实乡村人才队伍。完善乡村人才振兴计划,推进乡村人才发现,人才奖励措施的实施。真正实现让人才走进乡村,留在乡村。

发展民宿业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后疫情时代,民宿要在原貌上坚守本色——求生存;在阵痛中把握变化——谋发展;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面向未来、谋划方向、炼就精彩。顺势变革,守正创新,民宿业定会花开有期!

联系人:周勇潭(规划建设科) 联系电话:83015299

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6月20日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