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政协委员提案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855Q/2023-99000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其他
发布机构: 市人力社保局 公开日期: 2023-07-17 15:48:10

嵊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9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17 15:48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浏览次数:
分享:

王玉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劳动争议诉源治理路径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处理情况回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局联合多个部门推动形成了“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结”的劳动争议梯次过滤、分层解决和纠纷共治体系,促进劳动争议从化诉止争到少讼、无讼转变,劳动仲裁逾期未受理案件量已同比下降97%,诉源治理初见成效,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坚持“普法三进”,强化源头治理。一是进企业宣法。广泛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为152家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法律体检”。二是进园区论法。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阵地,以主题沙龙的形式,着重就规章制度的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及履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现场答疑,活动惠及人数达1000余人。三是进课堂讲法。邀请有关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班,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会人员劳动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

创建“便民三庭”,提升仲裁质效。一是用好“速裁庭”。开通劳动纠纷化解绿色通道,农民工工资、工伤待遇等简易案件转入“速裁”处理,快速处理案件235件,为劳动者挽回损失2298万元,平均办案时间不超过3天,做到了快立、快调、快审、快结。二是建好“共享法庭”。联合法院、总工会等建立劳动人事仲裁委服务站“共享法庭”,共处理疑难案件8件,充分发挥裁调对接、诉调对接、裁审衔接工作效能,实现劳动纠纷及时化解,柔性化解,一站式化解,有效提升劳动纠纷诉源治理成效,推进劳动纠纷化解的综合治理。三是设立“流动仲裁庭”。深入到发生争议的乡镇、街道、社区或用人单位等符合办案条件的办公地点,进行调解或公开开庭审理。截至目前,“流动仲裁庭”共审理劳动案件10件,调解成功率100%,在确保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结果的严谨性、合法性的基础上,提供了“便民、利企、高效”的调解仲裁服务。

构建“监管三防”,确保公正公平。一是防虚假诉讼。联合司法局、检察院、公安局、法院等多个部门,探索建立协作机制,定期召开打击虚假劳动仲裁联席会议,围绕证据收集、协助调查、线索移送、研判会商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扎实推进衔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对涉破产企业虚假劳动仲裁行为的进行严厉地防范和打击。二是防群体事件。推行劳动仲裁建议书制度,针对个案中发现的可能存在较大群体性隐患的用人单位,通过劳动仲裁建议书的形式作出严肃提醒,并提供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劳动争议由被动仲裁变为积极预防。三是防欠薪隐患。以欠薪多发的工程建设领域为主,尤其将房产领域作为重中之重,联合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欠薪隐患大排查,并对群体性欠薪案件积极进行协调化解。联合建设、水利、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司法局、税务局、医保局等单位组织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共巡查企业138家,发现并责令整改欠薪隐患8个。大力推广“浙江安薪”二维码,使用短信提醒告知等多种形式,尽可能把投诉、信访吸附在属地,以降低全国根治欠薪平台线索件数量及欠薪类信访量。2023年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移送公安处理2件,涉及人数120人,涉及金额89.3821元。

培育“调解三员”,夯实队伍建设。一是聘任兼职仲裁员。让法学专业人才、专业律师、基层工作人员参与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中,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转入仲裁程序,确保劳动纠纷依法及时处理。二是设置基层调解员。建立基层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配置1-3劳动争议调解员,实现劳动纠纷网格化动态监管、指导服务,及时防范和化解劳动纠纷。三是培育劳动关系协调员。通过举办劳动关系协调员比赛、组织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等方式,在全市累计培育劳动关系协调员1400余人,负责开展本单位欠薪隐患排查,提前化解可能发生的劳资矛盾,第一时间调解处置劳动纠纷,确保本单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感谢您对我局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劳动关系科    联系人:李世文

联系电话:0575-83125208


嵊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13日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