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政协委员提案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978R/2023-85536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林业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局 公开日期: 2023-07-27 16:47:59

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27 16:47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局
浏览次数:
分享:

何益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古道资源系统性保护和综合利用的建议》的提案(第1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古道是古代经济交流、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汇集了山岭、峡谷、树木、河湖、溪流等自然景观和村庄、桥梁、驿站、凉亭、古井、庙宇、故事传说、宗教文化等人文遗迹,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珍贵的文化资源,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保护古道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根据《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积极加强古道资源系统性保护和综合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古道保护宣传

年来,我高度重视古道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一是举办系列活动。通过承办浙江省森林旅游节,组织开展了“十大森林游步道(古道)”评选、森林步道(古道)普查等活动,加大了对古道的宣传保护利用同时,广泛开展《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宣传。办法发布后,我市及时印发《办法》,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办法》内容,全方位、多角度提高公众对《办法》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古道保护氛围,增强全社会对古道的保护意识。

二、开展古道资源普查

2022年7月,我们根据浙江省林业局《关于开展全省古道资源普查的通知》(浙林字函〔2022〕247号)文件要求,开展全市古道资源调查,对所有古道的名称、所在地、长度、分支、起点、终点等;沿途的自然景观、植被状况、人文古迹和古村落等情况;历史渊源、人文典故及传说故事等等进行了全面调查,采集了相关照片、短视频信息和空间分布相关矢量数据整理成册,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全省古道数据库,为推进古道数字化管理打好扎实的基础本次调查共有古道29条,其中古道群5个

三、强化古道保护修复

近年来,我市自然资源、文广旅游、建设、交通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对贵门更楼古道、谷来会稽山香榧古道等多条古道和游步道进行了修复建设。其中文广旅游局2022年投入516.46万元对高山流水古道、石门岭古道、敕书岭古道进行了修缮,主要内容为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古道部分,恢复原有面貌,按原样式原材料修缮缺失、破损的古道路面,对部分块石驳坎进行整固,增设部分挡水石,整修古道原有的排水沟,清除杂草,修缮路亭及石梁桥等,目前已基本完工,准备验收由建设局投资建设的城隍山游步道项目,利用城隍山历史人文及自然风貌,串联起各个几点,使城隍山景区成为一个整体,有机结合星峰听戏、禅院风荷、剡坑怀古、戴村访贤等人文几点,成为我市休闲文化旅游的网红地。贵门更楼古道、谷来会稽山香榧等古道资源的修复、利用,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森林康养产业、体育运动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我市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四、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古道保护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今年我们将古道保护纳入林长制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乡镇(街道)管理责任,完善组织保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做好经费保障。根据《办法》要求和实际需要,计划将古道的修复、管护等所需经费列入我市每年的现代林业政策,组织申报省级林业专项资金,加大对我市古道的修复、管护。同时,积极与建设、文广旅游、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古道保护的宣传、修复、管护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加大执法力度。根据《办法》中规定的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各乡镇(街道)明确专人负责古道保护管理工作,若发现违法现象,要依法进行查处,促进古道保护全面形成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体制机制。

最后,感谢您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联系人:林业技术服务中心  黄少平  电话:83101276

 

 

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6月15日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