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政协委员提案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49512/2023-82145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23-08-10 15:54:24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5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8-10 15:54
信息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市知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拥抱农业数字经济 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根据我局职责,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贵单位提出的要构架数字管理体系,加强数字服务渗透;串联全产业链环节,发展产业信用体系;培育乡村新农人,讲好三农故事的建议,对于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决策部署,实现我市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是深化数字改革,强化实战实效。自2021年召开第一次数字化改革会议,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以来,我市用好用足数字手段,提升我市“三农”数字化水平,尤其是2022年我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成效显著:省级重大应用有序贯通,对照上级应用贯通要求,密切沟通对接,及时反馈,实现我市浙江乡村大脑全员激活应用,浙农码赋码用码量超190万次,浙农牧和浙农优品推进行业有序发展,网上农博助农效果显著,浙农帮扶促6610户低收入农户增收,农民建房“一件事”数字化审批平台在线审批办结945件提群众办事体验度;数字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做好头部农业企业培育,强化要数供给,积极引导数字化建设,成功建成绍兴市首家未来农场(嵊州市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农业工厂2家(嵊州越冬牧业有限公司、嵊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嵊州市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典型企业;农村数字化展现活力,立足乡村振兴要求和村民服务需求,以数字化手段破解乡村发展难题,不断实现村庄蝶变,石璜镇雅璜村列入第一届“金翼奖”百优村名单,创建省级未来乡村4个(崇仁镇温泉湖村、谷来镇王院村、石璜镇雅璜村、贵门乡贵门村),崇仁镇温泉湖村经营主体数字人民币业务全覆盖。

二是打造农业全产业强链,促进融合发展。在强链方面: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做强茶叶、香榧产业链,开展抹茶、香榧、米糕等新产品研发;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企业打造“产业联盟”,推进“百亿崇粮”项目实现粮食全产业链高效管理,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有效联结分散经营小农户,建立起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生鲜物流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保障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完善设施农用地利用和管理,新增用地指标优先用于茶叶、香榧等主导产业的加工、流通、休闲农业产业建设。在三产融合方面:推进农旅融合,充分利用生态优势,结合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发展乡村旅游,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业态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镇村、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

三是积极培育乡村新农人,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一是积极创新人才举措,组建了粮食、蔬菜(中草药)、水果、茶叶、蚕桑、畜牧、水产7支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和植保、土肥、农机、农业法律、美丽乡村建设5支农业保障服务团队,不断完善“农大师”服务体系,积极实施科技进乡村的助农行动,同时破解农技人才瓶颈制约,让新的农技队伍得以切实有效地进行运作。二是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2022年共培育高素质农民345人,培训实用人才1580人次。通过开设农村电商线上培训、农产品电商直播培训等新业态农民培训,全方位提高了我市农业经营领军人才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青年人才建设工作,2022年共培育大学生农创客354人,开展农创客座谈会、宣讲会,引导农创客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高青年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做好农村领军人才培养、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农艺师在职研修班等相关政策宣传和补助工作,全方位提高我市农业青年经营领军人才的综合素质;四是组织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每年安排80名以上农技人员前往省内各地参加农技培训,涉及的专业有蔬菜、水果、农机、畜牧兽医等;五是已按照省农业农村厅部署文件,确定招收3名农学专业的基层农技人员定向生进行定向培养,实现知识储备直接应用于实践生产,为壮大基层农技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我市将紧抓数字化改革这个关键,认真消化吸收贵单位所提意见,推进数字化融入我市“三农”建设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真正实现我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是数字服务赋能乡村振兴。我市将继续用好省级重点“浙农”系列应用,积极反馈,帮助应用优化升级。大力建设智慧农业,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在田间管理、畜禽高效养殖、农机装备提升、节本增效等方面的应用推广,推进“智慧型”高标准未来农牧场建设。慎重谋划实用场景,提升数字服务能力,围绕群众高频需求、共性需求,围绕堵点、难点,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应用创新,重点推进数字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真正实现我市“数字三农”的实战实效,做好“三农”数字化这篇大文章。

二是信用建设促产业发展。我市将在“三农”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信用体系建设,做好农业产业链管理。通过完善信用承诺制度,用好“浙农优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丰富“浙农码”溯源信息展示,推动信用信息有序流动共享,同时加大源头管控,引导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实现种植业“肥药双降”、养殖业绿色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增强我市“三农”竞争优势。

三是新农人培育唱响三农声音。我市将在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嵊州“三农”新故事,奏响“三农”最强音。根据产业发展和农民知识需求,在开展以水稻、蔬菜、畜牧、花木(茶叶、香榧)4个主导产业作为培训重点的课程内容外,同时开展各类新媒体电商、农产品直播短视频运营、农产品手机摄影、农村实务智能化操作等新业态课程,“订单式”开展各类新业态课程,以此适应现代农业背景下的新需求,实现乡村到城市信息零延迟。

感谢贵单位一直以来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真诚欢迎广大政协委员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联 系 人:王伟伟(“三农”数字化改革专班联络员)

电    话:83122766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5日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

爱嵊州app 嵊州发布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