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09X1/2023-82064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市教体局 | 公开日期: | 2023-09-07 16:20:39 |
尊敬的范丽代表:
您提出的嵊州市人大第十七届二次会议第45号建议《关于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由于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纷纷入城置房就业,加上人民群众的对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求,确实存在城镇学校满负荷运行,乡镇、山区学校就学人数日渐减少。目前嵊州市内有100人以下的学校19所,其中5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有8所。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影响了教育质量。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 (浙政办发〔2018〕117号),对全市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采用代表建议。
范代表在提案中分析了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条建设的建议,嵊州市教体局围绕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按照统筹规划、标准推进,兜住底线、内涵发展的原则,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具体举措有:
一、统筹布局规划
首先是科学制订布局规划。统筹嵊州市城乡教育资源,按照乡镇实际合理布局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中心学校和乡村完全小学。其次严格规范撤并程序。布局规划中涉及到小规模学校撤并的,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从严掌握,因地制宜确定。要妥善处理撤并问题,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订、论证、公示等程序,加强调查论证,切实做好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确保撤并平稳过渡,统筹考虑撤并后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寄宿生学习生活设施等条件保障。
二、加强经费保障
全面落实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和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不少于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并逐步提高两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水平,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高于以上标准的不得降低,确保两类学校正常运转。
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农村特岗津贴等政策。强化越是艰苦、越是偏远、待遇越高的政策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布局配建两类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提供交通帮助支持,保障教师基本工作和生活条件。
三、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建好城乡学校共同体。鼓励各地城镇优质学校与两类学校结对建设学校共同体,促进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到2023年实现两类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统一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推进教师集体教研备课,统筹排课,探索实行部分学科教师走教制度。
提升“互联网+教育”水平。为两类学校配备录播设备、移动学习终端,依托各类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推动网络学习空间覆盖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等短板,提供丰富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保障两类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优质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步到两类学校,全面提升两类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联系人: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普教科 张再良 83029727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
2023年6月28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