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09X1/2023-82065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市教体局 | 公开日期: | 2023-09-07 16:22:58 |
尊敬的马伶俐代表:
关于嵊州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40号提案《关于开展乡村学校越剧特色教育的建议》已经收悉,现答复如下:
甘霖镇有百年越剧的诞生地(东王村),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施家岙村),有以越剧为文旅主题的(越剧小镇)。嵊州市委、市政府正在做大做强越剧这篇文章,打响越剧金名片,提升嵊州城市文化品位。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根据《关于深入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嵊教体普〔2018〕30号),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万人唱经典,越韵古诗求创新
以“传祖辈艺术,扬故乡美名,崇创造精神”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练一练越剧唱腔、学一学越剧知识、展一展越剧演唱、试一试越韵古诗、访一访越剧名家、走一走越剧圣地、讲一讲越剧故事、测一测越剧名段演唱等“八个一”活动。充分利用地方教材《越剧》《越韵古诗》等教材,在小学四年级每两周安排一次越剧课,其它学段、年级也要把越剧作为选修课,要求学生能唱1至2首越剧名段。各校要积极开展越剧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走访越剧圣地、越剧博物馆、越剧小镇等。通过吟唱越剧,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越剧、喜爱越剧,从而提高越剧吟唱的参与度、广泛性,培育丰沃的越剧土壤。
二、示范加争创,以点带面图发展
发挥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培训基地——城南小学为龙头的“越剧教育网络学校群体”作用,深入推进“越剧进校园”活动。教体局自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开展“越剧进校园”示范学校的评选,从办学思想、目标规划、教育科研、过程管理、特色成果等五个方面开展“越剧进校园”示范学校的评选,通过这种示范先行、全面推广的工作方法,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思路,推动中小学师生学唱、会唱、爱唱越剧,打造越剧特色教育品牌。到目前,已经评出了城南小学、甘霖镇中心小学、甘霖镇苍岩中心小学等十所“越剧进校园”示范学校。通过这些学校的以点带面,发动学校利用宣传窗、广播站、特色展示墙等重要窗口,积极营造越剧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越剧文化的魅力。目前,我市中小学生共有60人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成为全国“小梅花”最多的县级市。
三、丰富体验活动,培养越剧素养
培养越剧的土壤和学生的越剧素养,是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也是越剧传承发展的重要。如何让孩子接受越剧、喜欢越剧,近年来作了积极的探索。参观越剧博物馆,近距离感受越剧魅力;通过春游秋游活动,到施家凹、东王村、越剧小镇等地,发现越剧的美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调动多感官功能,让孩子喜欢越剧;将越剧教学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项目,在评价中提高越剧的参与度。通过送教下乡的形式,对乡镇农村艺术教师薄弱的学校进行点对点的帮扶。建立“互联网+艺术教育”的新型结对帮扶模式,跨越时空大面积地开展越剧艺术教育的普及。空中普及越韵古诗,让孩子将语文教材中的必背古诗与越剧腔调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发展越剧事业,是每个嵊州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希望社会各界人士,为越剧的普及提供更多的便利,营造越剧传承的好氛围。
联系人: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普教科 张再良 83029727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
2023年6月28日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