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356N/2024-101860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崇仁镇 公开日期: 2024-01-04 09:02:14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4- 01- 04 09: 02
信息来源: 党政综合办(人大办)
浏览次数:
分享: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崇仁镇

一、2022年工作总结

1.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截止11月,全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48亿元,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28万元,同比增长7.8%;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收入8527万元,同比增长31.2%;实现自营出口额达3.57亿元,同比增长49.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超额完成5533万元,投资增速7.1%。

2.平台活力蓄势迸发。“一园四区”产业布局更加完善,新招引入园企业超17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产值亿元企业10家,亿元建筑企业2家,富恒建筑11月止纳税销售3.9亿元,实缴税金2393万元,园区产值突破20亿元大关。阿斯克与财通证券签约辅导上市。

3.项目招引实效显著。接待来镇客商35批122人次,累计实到市外境内资金4亿元,落地亿元项目2个(舒力机械、正瑞纺织)。

4.特色农业稳步发展。投资2000万元,建成全省首个粮食数字化平台--百亿崇粮,推动稻米文化展馆建设和崇仁年糕饺规范化营销工作,逐步搭建起“百亿”粮食全产业链条。

5.消薄扶贫有力推进。投入4000万元携手绍兴文旅集团、强村公司等打造温泉花筑村文旅项目,正式运营预计可带动温泉湖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0万元,民宿联合体年增收200万元以上。启动政府牵头、上禾家庭配送企业落地的“共富工坊”项目,预计村集体和村民经营性收益提升至少25%。莲珍农场稻-鸭-虾套种套养模式撬起“亩均效益”,获盛阅春书记批示推广。依托“禾下土”等龙头农企,试点推行订单农业110余亩,以销定产保助农增收。全镇32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其中3个村突破100万元,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000元以上。

6.城乡面貌加速蝶变。率先引入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试点开展镇域市场化保洁,聚力攻坚人居环境,累计整改点位超万个,清理垃圾40万吨,建成美丽庭院800余户,“三宜”画卷徐徐铺展。

7.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全力推进道路提升改造,投资1500万元完成环镇路(一期)建设,获评绍兴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投资1800万元实施村级生活污水提标改造工程,进一步擦亮美丽乡村生态底色。

8.社会保障厚实有力。镇级居家养老中心被评为绍兴市四星级中心,9个村级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成功上星。“10.4”苏台高速崇仁服务区阳性感染者闭环运转管控“零扩散”得到绍兴市委盛书记的高度肯定。18岁以上群众完成一针疫苗接种44824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接种24468人,接种率93.3%,位列全市第二名。

9.文化事业发展有序。逐步修缮樵溪台门、静轩台门等7处国保台门,完成四五村历史文化村落建设。古玩、攀登等14家微型主题博物馆错落有致,文人文化聚集地更加名副其实。

10.社会治理更富效能。率先出台《崇仁镇信访工作制度》,形成并推广安江专班治理模式,各类信访指标大幅连降,积案化解成效得到绍兴市通报表扬。建设消防安全数字化应用系统,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文物安全应用场景建设“揭榜挂帅”试点项目。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壮阔蓝图的落笔泼墨之年,是市委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的发展突破之年,更是崇仁积累量变、成就质变的黄金之年。崇仁镇将全面贯穿“农为基、文为魂、旅为体”的发展主线,不断优化“一园两镇四区”的产业布局,全力把崇仁打造成为古镇旅游目的地与绿色农旅名镇。

(二)经济目标。崇仁镇十四五工业的具体目标是实现规上工业产值从16亿元到35亿元,努力争取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7000万元到2亿元。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做强做大工业体量,每年扶持年产值亿元企业6-8家,5-10亿元企业1-3家,三十优企业8-10家,三十强企业2家以上。2023年阶段性目标是:规上工业产值达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破1亿元,培育新增亿元企业5-6家(亿元企业达到15家),三十优企业新增2家,地方财政收入1000万元以上2家、500万元以上企业达10家。

(三)重点工作

贯彻一件事——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是我镇一直以来以及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市委市政府对崇仁镇“节点”空间布局的发展要求,我们将以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为核心,结合崇仁农业产品多样化特点,招引香榧、茶叶、蜂蜜、蔬菜以及其他特色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入驻,打造企业+订单模式,带动大多数农民增收,争取引进落地上禾家庭配送、常青蜂业等优质企业,加快禾下土二期生产线、香榧深加工及衍生产品生产线落地开建。做强陈氏炖鸭传统品牌,招引乡巴佬、温氏牧业等大企业落地,做足一只鸡和一只鸭文章,以企业+基地模式带动畜牧业发展。 

破难一件事——打造活化利用古镇文旅典范。“剥洋葱式”分批拆除与古镇风貌违和的周边建筑,用绣花功夫持续做好一批国保台门维修工程和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建设,原汁原味保留戴望舒的“雨巷”美感,打造成为“江南民居博物馆”。加快将老卫生院改造为集邻里中心和省特级文化站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小镇会客厅”。对文保单位继续建设裘沙艺术画馆、马晓春围棋馆、攀登文化体验馆、西泠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等名人艺馆群,逐步把古镇建成一个活态非遗集市、文人文化产业园。同时,招引社会资本共同打造民宿酒店与特色小吃馆,进一步激活同绍兴古城的血脉共鸣。引导古镇保护区内企业向工业园区导入,为古镇发展腾出空间。

创新一件事——文物安全智慧消防再提升。加快建设消防安全数字化应用平台改革领跑项目,继续开展居民厨房电气线路改造,迭代升级火灾险情实时监测系统,增强精准性、扩大覆盖面。深化“楼长制”“护宝队”机制建设,把消防责任压实到最小单元,形成多方共护的优势局面。

民生一件事——把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聚焦“一老一小”,用心托起“朝夕美好”,兜底保障居家养老中心配套工程顺利施工,争取实现五星级养老院的“零跨越”,加快完成崇仁镇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谋划建设集镇商贸综合体项目和星级酒店,不断完善15分钟集镇生活圈。保质完成嵊诸高速前期、崇仁七八村道路硬化与广利村(泥塘)家宴中心建设等一事一议项目,继续做好山塘水库、二类坝、自来水提升改造与道路大中修等历年工程,用民生工程筑牢百姓幸福根基。以安江专班治理为模板做好麻雀解剖和面上复杂村的举一反三经验,推进信访的存量消化、增量控零,彻底扭负为正,坚决打赢“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节点的维稳安保硬仗。

多跨一件事——多方协作抱团发力谋共富。保护性开发建设千年古镇的同时,联袂共建温泉小镇,谋划温泉小镇与千年古镇的专车道,串起嵊诸高速崇仁出口和312省道连接线,让“温泉珍珠”成为长三角的最亮。紧抓市成立温泉度假管委会契机,实施绍兴文旅集团“帮扶共促”党建联盟项目,投入资金4000万元携手打造温泉花筑村文旅项目。扎实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持续深化跨区域、跨领域党建共富联盟合作成效,加速建成崇仁镇岭头山村-柯桥王坛镇丹家村生态停车场共富项目,加快建设政府牵头、上禾家庭配送企业落地的“共富工坊”项目,绘就增收同心圆。

重点改革。加快构筑粮食安全数字化屏障,完善升级“百亿崇粮”平台,“粮多多”小程序,实现农户、门店、粮食功能区等基础数据资源全部贯通。加快乡愁产品线上线下营销,以禾下土速版冻年糕饺为主产品,推动农特产品产业化发展。建成“百亿崇粮”稻米文化展示中心,穿插当地的历史与人文,线上线下展示粮食乡愁产品,数字赋能构建种、产、销全产业链体系,助推嵊州粮食等农产品产值向百亿目标奋进。

重大政策。严格贯彻落实《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等政策要求,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扛牢耕地保护之责,按时收尾2022年度7433亩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再全力以赴打赢“非粮化”整治攻坚战,在完成6991亩的基础上再持续发力,谋划土地开发项目、增减挂钩项目,让“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 

重大平台。围绕建好四个工业园区平台持续发力,着重做强机械、建材、轻纺等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园区内企业基础再造、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块状凸显、集聚功能更强的产业平台。动态出清亩均税收5万以下D类企业,倒逼企业向四个工业园区集聚。争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力争完成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10家,新增工业机器人10台,引导传统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争取出让闲置工业用地50亩和商业用地60亩,努力实现外资零突破。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阿斯克田湾核电供气项目(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年产600吨蒸气绿色供能工程1.8亿订单)。争取禾下土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亿桦茶叶年产5000吨清洁化出口茶生产线项目于年初投产,争取上禾家庭配送年产220万单半成品菜及软件技术输出项目与常青蜂业(外资200万美元)新建年产5000吨优质蜂产品出口加工基地项目落地开建。加快启动集镇区域配套升级工程,计划投资5000万实施集镇道路及配套设施改造提升项目。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