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683002585073E/2024-96943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发布机构: | 市建设局 | 公开日期: | 2024-01-05 16:41:22 |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市住建局
2023年12月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情政策调整后经济企稳复苏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住建局高站位谋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各类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管理水平。现将住建局2023年工作和2024年思路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是有序推进未来社区创建。完成1个省级未来社区验收(江南社区),推进3个省级、6个市级未来社区创建。白莲堂未来社区于8月进场施工,并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创新文化全链服务,推动历史建筑活化运用”的先进经验获得省领导批示;二是完成3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持续完善老旧小区停车位、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小区服务功能。三是推进央督问题销号。研究制定《嵊州市雨污管网长效管理机制》,绘制“雨水管网一张图”,实现雨污管网体制化、常态化、一张图管理,11月完成中央环保督查问题省级验收。
(二)聚焦“城市品质”,抓好环境亮化美化
一是以“微提升、精改造”建设口袋公园30个,拓展城市公共区域绿色空间。二是以“整体点亮、重点打造”的理念,实施城区主要道路两侧提升(二期)项目建设,在城市主要道路、核心景区、公园广场等区域建设了一批城市夜景景观,有效带动城市夜经济发展。三是精细管理抓好清洁城市创建。创建绍兴市“席地而坐”示范区2个、清洁城市道路2条、最清洁公厕10座。深化垃圾分类攻坚,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30个、示范村50个,完成“越美小区”110个、“越美商业街”25条,高质量完成绍兴市第一轮“越美系列”攻坚任务(排名绍兴第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易腐垃圾分类收集清运量占比24%以上。
(三)聚焦“行业振兴”,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建筑业扶持力度。组织召开全市建筑业发展大会,制定出台《嵊州市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嵊州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兑现奖励资金868万元。二是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控。实行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标后监管,提升工程管理效能,全年创成“越乡杯”9只、“兰花杯”2只,其中金达视讯屏显产业基地项目(一期)EPC 总承包工程获评“钱江杯”,实现近5年以来我市建设工程在该奖项零突破。三是突破建筑技术研究。取得了“一规程两图集”的课题成果,即《住宅厨房混合排气道系统技术规程》及其配套的《集成灶安装图集》和《住宅厨房混合排气道系统图集》等3项获得浙江省技术标准成果。
(四)聚焦“住有宜居”,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
一是优化房地产新政。研究制定《关于优化政策举措促进嵊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19条政策举措,举办春秋两季房地产促销博览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抓好风险楼盘保交楼。发挥专班的作用,设立共管账户项目7个,绿地四季印象、锦城商业中心、上悦城、融信观河盛世府、恒大越府二期、恒大未来城二期已顺利交付。三是完成18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
(五)聚焦“城乡融合”,实现城乡风貌跃升
一是纵深推进城乡风貌提升。甘霖—崇仁“剡中越韵”县域风貌样板区成功列入浙江省2023年度第二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同时加快三界—仙岩“水上诗路”和长乐—石璜“剡西忘忧”2个县域样板区创建。二是持续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12个镇街37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提标改造,完成847个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实现行政村覆盖率94.1%,出水水质达标率91%。三是推进农村美丽宜居建设。甘霖镇施家岙村列入村庄设计与农房设计落地试点优秀名单(全省9个,绍兴市唯一);崇仁镇七八村列入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优秀名单。
(六)聚焦“生命至上”,城市安全形势平稳
一是加强农房管理。持续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自建房203145处,鉴定安全隐患1613户,全部完成整治。二是加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对全市137个共计496万平在建工程进行跟踪监督,排查整治安全隐患737个,全年受监工程未发生安全生产亡人事故。三是加强城市运行领域。成立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新建燃气管道38公里,改造老旧管网7.19km,更换金属波纹管14102个,覆盖率达到90%以上,保障燃气运行安全。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住建局将继续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在基础升级、设施更新、管理提质、行业振兴上集中攻坚,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实现城乡环境蝶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求,助力打造“富乐嵊州”品质之城。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完善功能助力打造生活舒适便捷之城。通过实施未来社区创建,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完善社区、小区等城市基本单元配套设施,不断满足群众“15分钟生活圈”的需求。一是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继续投资1亿元实施三江新村等15个老旧小区改造,强化公共服务配置,注重公共空间共享,完善停车、健身、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四个街道拟建设5个未来社区,利用社区闲置空间,结合居民需求,打造邻里中心、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场景;二是推进提质增绿节点打造。2024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西后街老皮革厂等点位建设5处口袋公园。实施城南区块重要道路景观建设项目,对104国道、嵊州大道、官河南路等嵊州南大门主要道路节点进行改造。三是完善城市路网。实施高杨路、领带园一路二路白改黑和杨港路(官河南路至剡兴路)拓宽改造工程,优化城南经济核心区交通通行条件。
3.城乡融合助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之城。一是推进风貌区创建。2024年重点完成嵊州“剡西忘忧”风貌区的省级验收及嵊州“马老故里·富乐雅韵”传统风貌区的建设。二是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1个乡镇、街道共4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提标改造,疏通农污管网、改造处置终端,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确保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探索新建项目”建管养“机制和管网终端一体化养护方案,在确保管网质量的同时提升运维效率。三是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结合美丽乡村示范带高标准打造既有美丽乡村高颜值,又有共同富裕内涵力的现代化美丽城镇,2024年完成浦口街道现代化美丽城镇验收。
4.行业振兴助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之城。坚决扛牢“稳增长、促发展”使命责任,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全力以赴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一是要全力推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从供需两侧精准发力,落实房地产19条优化政策措施落地,激发市场活力。全力“保交楼、稳民生”,重点做好恒大、碧桂园等重点风险项目处置,确保按期完成交付任务。二是要全力推进建筑业做大做强。积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加强体制机制研究,持续完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健全质量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全面压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包干,推动“监管责任网格化、监管执法科学化、监管程序规范化”从公建项目、大型房地产着手,抢抓质量管控,将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治理转为常态化、日常性工作,努力实现工程质量创优夺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