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1330683002585057Q/2024-0022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交通运输局 公开日期: 2024-01-08 10:24:53

嵊州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4- 01- 08 10: 24
信息来源: 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

2024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关键之年,也是践行总书记“富乐”嘱托2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我局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交通强市”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富乐嵊州”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谋好、建好、创好、养好、护好、守好”这“6个好”

一、强化规划导向指引,“谋好”一张蓝图。

一是加强经济指标的谋划调整。一方面抓好有效投资研判。做大做强经济发展“大动脉”,争取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纳入嵊州本级考核,确保交通有效投资实现4%左右增长,交通有效投资进度达到40.56亿。另一方面抓好GDP指标道路运输总周转量研判。提前谋划明年交调点优化,争取明年将数据较低的点位替换104国道上数据较大的两个点位,确保数据保持较小基数,实现较快增长(今年我市交调点基数过高,导致交调点数据在道路运输总周转量中占比较大,增长难度也较大);针对绍兴24年发展规上企业2家的指标,已落实新发展规上企业4家,做大线下数据,确保明年决战决胜“开门红”“全年红”,GDP指标道路运输总周转量年度考核力争保三争二。二是加强十四五中期项目的谋划推进。联合交投集团成立前期工作专班,打破常规工作模式,创新全过程监督体系,按照“936”工作要求,咬紧目标,倒排计划,责任到人,扎实推进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积极推进诸嵊高速、鄞州至宁海高速西延(新昌联络线)2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十四五”期间动建,加快推进S310省道奉化至桐庐公路嵊州段、S207省道秀洲至仙居公路嵊州段前期进度;加快谋划诸嵊高速东延工程、余慈高速南延工程、312省道西延工程、104 国道外迁工程、甘南路新建工程,推动嵊州“融杭接沪联甬”发展。三是加强交通共富指标谋划。全面提升农村公路优良率。持续开展农村公路小修保养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次差路整治措施,实现差等路“动态清零”,2024年农村公路优良率确保90%以上。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持续推进公交改革,打造嵊州“村村通 2.0 ”版本,完成剩余19个“200人以上较大自然村”能通尽通公交任务,实现200人以上较大自然村全覆盖,2024年城乡公交一体化率确保88%以上。四是加强嵊新协同,交通互联、民生共惠的规划。强化嵊新两地交通网络,贯通一环九联的嵊新联系通道,助力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的全面腾飞。开工动建S312省道北仑至嵊州公路嵊州段工程、新昌客货站至金庭互通连接线工程(嵊州段)、雅戈尔大道延伸段工程、嵊州市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舍姆岗村至甘霖丽湖村)三期等4大工程项目。加快S207省道蛟澄线、黄山线等2个项目的前期研究。结合甬金铁路嵊州新昌站的建成,持续优化路线设置,全面提升群众公共出行品质,重点推进甬金铁路新昌北站与嵊州公交互联工作,根据铁路客运班次和百姓实际出行需求做好系统研判,及时开通互联线路。

二、聚焦“项目为王”理念,建好一批项目。立足义甬舟大通道中部枢纽城市区位,抓好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把保障项目完全完美完工作为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续建项目方面:甬金高速增设金庭互通计划年底前完成总工程量的80%,甬金高速嵊州互通西接线北延工程完成60%;曹娥江清风船闸及航道工程的施工建设确保24年完工,甘霖-里南隧道工程完成70%。新建项目方面:一是抓好省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实物量。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争取2024年一季度前动建,并做好沿线政策处理,S312省道北仑至嵊州公路嵊州段工程计划年底前开工动建,争取尽快列入省重点项目库,并按时间节点要求尽快开工动建及时入库。二是抓好地方道路项目。新昌客货站至金庭互通连接线工程(嵊州隧道段)、嵊州市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舍姆岗村至甘霖丽湖村)三期、雅戈尔大道延伸段工程等,全部纳入市政府“936”项目管控,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推进进度,确保年度目标任务按时按质顺利完成。

三、紧盯争先创优项目,创好一批示范。一是争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围绕建成畅达、平安、智慧、共享的“四好农村路”2.0版要求,对照创建规范逐条对照完善创建资料,高质量推进2022年、2023年跨年共富农村路项目建设,启动2024年嵊州市共同富裕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力推进高速道口提升等项目,争创全省美丽公路、“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二是争创“四港”联动全省示范,在“四港”联动试点县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四港”联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示范县创建。赋能“三个一号工程”,完善多式联运枢纽设施布局,充分发挥“四港”联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集聚效应,加快推进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嵊新奉特别合作区建设,全链条培育“四港”联动市场主体,支持本地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吸引集聚周边区域大宗物资源头企业来嵊;持续推进水运复兴,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机制,协助本地货源企业和水运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吸引集聚周边区域大宗散货水运货源;积极推进河海联运,升级改造三界码头,曹娥江清风船闸至屠家埠Ⅳ级航道工程确保24年建成,谋划城关作业区码头、客运码头等项目建设,实现与杭甬运河和宁波舟山港的全面畅联,带动我市航运经济快速发展。助推多式联运发展。招引具有铁路运输服务能力的大宗物资供应链企业在嵊设立供应链服务仓与物流中心。支持本地企业联合新昌、奉化、义乌等周边物流企业组建业务合作联盟,全方位承接宁波舟山港、义乌无水港等港口大宗物资中转、仓储、加工等附加性物流服务。2025年前实现水路、铁路货运增长率100%,开展“公转水”“公转铁”的货源企业运输成本分别下降25%、20%。

四、聚焦质效全面提升,养好一批道路。一是加强农村公路养护。靶向定制2023年农村公路路况整治计划,大力推动数字化应用在公路日常管养及共富路建设上的具体实践,谋划建设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桥下空间)2.0版,加大系统覆盖面,推广至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建立健全“路长制”管理数字化系统,完成全域公路路长制“二维码”覆盖。完善市场化招投标流程,做大日常养护标的规模, 引导中标企业提升养护机械化水平和养护效率,逐步推动农村公路管养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智慧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助力乡镇全面实现农村路养护市场化全覆盖,并以市场化管养为契机,争取实现绍兴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全覆盖。二是加强国省道路况提升。在现有国省道全寿命周期养护省级试点的基础上,试结合“浙路通”智慧巡检应用,深化试点成效,完善全寿命质量管理责任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推动国省道路况指数全面提档升级。推进省道绍甘线(崇仁-甘霖)路面改造工程,527国道一期亮化工程,进一步加强104国道管养水平,对照全省美丽公路的要求,完善中间绿化带侧石、隧道亮化、标志标线,增设隔音声屏障,提升保洁水平,争取将104国道打造为全省国省道养护样板路。

五、严密交通运输治理,护好一方平安。一是强化执法打击,抓好危货智控指数评分,开展危化品运输“铁拳”整治行动,应用“数字打非”系统,扎实提升交通执法效能。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争取将“法治嵊风惠百企吹万家”普法品牌打造成省级普法品牌。二是强化安全生产,积极推广使用“嵊路品质”数字化监管平台,对工程交工质量评定进行全过程监督。加大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强化“两客一危”行业监管。大力开展水运领域隐患排查整改,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抓好交通运输行业除险保稳,持续巩固提升大排查大整治成果;抓好防汛防台工作,动态调整“8张风险隐患清单”的内容和在建工程及人员底数清单。三是开展“交通信访投诉减半”行动,完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机制,全面提高信访处理质效,研究出台行业举报热线、“嵊利修”等举措,重点关注高铁出租车、涉杭包车等群众关注难点痛点,确保年度投诉量大幅压减,力争涉杭客车、527国道拆迁、出租车管理等方面工作问题全面销号。

六、加强勤廉交通建设,守好一份初心。一是深化党建引领,总结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将主题教育和主责主业深度融合,深入贯彻勤廉嵊州暨全市作风建设大会会议精神和各项部署要求,以“五拼五比”活动为载体,比成效、比贡献;将党建品牌打造与强基筑垒相结合,打造基层精品党建品牌。二是强化作风建设,结合“作风建设年”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创建清廉机关,推动清廉交通建设向纵深迈进,由点扩面推进“枫桥式”基层站所创建,争创示范站所。三是狠抓队伍建设,加快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梯队,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省厅市局和综合部门挂职锻炼,开展重点工作专项考核,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擂台。四是抓好问题治理,抓好“七张问题清单”,争取省市级示范榜、正面典型案例。及时办好人大、政协建议提案,确保满意率100%。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 联系我们

嵊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306830002

浙江网安备 33068302000392号 2012版备案证编号 浙ICP备11041973号-1